《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講述的是楊玉環(huán)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恨歌原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恨歌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翻譯
唐玄宗喜愛女色,想得到美人,統(tǒng)治天下多年還沒有找到。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成人,嬌養(yǎng)在深閨里,別人不知道。
天生的美色很難自我放棄,有一天被選入宮侍侯在君王身邊。眼珠一轉(zhuǎn),輕輕一笑,千嬌百媚,后宮里嬪妃都失去了美色。
初春賜她到華清池洗浴,潤滑的溫泉洗她白嫩細(xì)膩的肌膚。侍女扶起她顯得嬌弱無力,這正是她剛剛得到皇帝寵愛的時候。
烏云似的鬢花,如花的容顏,頭戴金步搖,在溫暖的芙蓉帳里度過春宵。只恨春宵太短,太陽升得老高才起床,從此后皇帝不再上早朝。
受到喜愛,陪著皇帝宴飲,從未有空閑的時間,春天隨著游玩,夜里得到專寵。后宮的美女雖有三千人,但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于她一個人。
在金屋里梳妝打扮好,嬌艷地侍奉過夜,五樓宴會散了醉意和著春意。兄弟姐妹都得到了封賞,光耀了楊家的門庭令人羨慕。
于是讓天下作父母的都改變了想法,不重視生男孩而重視生女孩。驪宮高聳入云,美妙的音樂聲隨風(fēng)飄揚(yáng),到處都可以聽到。
節(jié)拍緩慢的歌曲和舞蹈配合著管弦樂演奏,皇帝整天也看不夠。漁陽叛亂的戰(zhàn)鼓驚天動地而來,打斷了霓裳羽衣的歌舞。
京城到處升起了煙塵,成千上萬的車輛馬匹護(hù)衛(wèi)著皇帝向西南方向逃。皇帝的儀仗搖搖晃晃,車馬走著卻停下來,這時出了京城西門大約有一百多里。
護(hù)駕的軍隊不肯前進(jìn),皇帝也沒有辦法,只好將楊貴妃賜死?;ㄢ毬湓诘厣蠠o人收拾,還有翠翹、金雀、玉搔頭。
皇帝遮住臉,不忍心看,無法相救,回頭看,止不住的血淚流下來。黃土彌漫,蕭索的風(fēng)吹拂,沿著高聳的棧道盤旋曲折登上劍閣。
峨嵋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沒有了光彩,日光黯淡。四川的水一片碧綠,山一片青翠,皇帝日日夜夜都在思念。
在行宮里望見月亮,心中亦惆悵。雨夜里聽到風(fēng)鈴聲更是傷心不已,悲痛欲絕。戰(zhàn)亂平定后,皇帝回到長安,到了楊貴妃賜死處,徘徊不前。
在這馬嵬坡的泥土里,沒有看到美人的容顏,只看到她慘死的地方。君臣們相互看著,眼淚都沾濕了衣裳,向東望著京都,聽任馬自己向前走。
回京以后,看到園林還和從前一樣,太液池里栽著荷花,央秧宮前種著柳樹。荷花就像她美麗的容顏,柳葉像她的眉毛,面對這景物又怎能不傷心垂淚呢?
春風(fēng)吹開桃李的花朵,秋雨打落梧桐的葉子。如今西宮,南內(nèi)長滿了枯黃的雜草,落葉灑滿了臺階沒人清掃。
梨園弟子們頭發(fā)都要白了,后妃宮里的侍女,太監(jiān)容顏已經(jīng)衰老。晚上看著流螢在宮前飛過,愁悶不語,孤燈都要燒盡了還是睡不著。
報更的鐘鼓聲徐徐響起,夜越來越漫長,看著微明的星河,天終于快亮了。鴛鴦瓦上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霜,翡翠被里冷冰冰的與誰共眠?
生死離別差不多經(jīng)過一年了,她的魂魄不曾在夢中出現(xiàn)。臨邛有個道士在京城坐客,能以精誠招來魂魄。
因為感念皇帝,對貴妃輾轉(zhuǎn)不眠的思念,就讓道士們盡力去尋找。騰云駕霧像閃電一樣快速地奔馳,上天入地找了個遍。
上面找到了天界,下邊找到了黃泉,兩個地方都沒找到。他突然聽說海上有一座仙山,仙山座落在渺??栈弥g。
精巧細(xì)致的樓閣立在五彩云里,里面住著許多美麗的仙女。其中一個叫太真,雪的肌膚,花樣的容貌,像是楊貴妃。
輕輕地敲著金屋西廂的玉石門,讓小玉轉(zhuǎn)告雙成,聽說漢家的使臣來,在九華帳里驚醒過來。迅速穿好衣服,推開枕頭,下床徘徊了一下,珠簾屏風(fēng)一道道打開。
云鬢半偏著,剛剛睡醒,衣冠不整就下堂來。風(fēng)吹著她的衣袖飄飄飛揚(yáng),好像當(dāng)年跳霓裳羽衣舞的樣子。
美麗的容顏冷靜凄涼淚水縱橫,就像一枝春天的梨花帶著雨珠。深情注視著感謝君王,自從離別后,聲音容貌都無法相通。
朝陽殿里的恩愛已經(jīng)斷絕,蓬萊宮里的歲月無限漫長。回頭向下望望人間,看不見長安,只見塵霧彌漫。
只能拿著當(dāng)年的舊物表達(dá)深情,鈿合金釵請使臣帶去。金釵留下一股,鈿合留下一扇,掰開金釵,分開鈿合。
只要心像金鈿一樣堅定,天上人間總有一天會相見。臨別時,又殷勤地請使臣帶上幾句話語,話中的誓言只有兩個人知道。七月七日的長生殿里,夜深沒有人時說的話。
在天上愿意做比翼雙飛的鳥,在地上愿做枝干相連的連理枝。天地雖然長久,也有終結(jié)的時候,這愁恨綿長沒有終結(jié)。
長恨歌賞析
第一部分
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象故事原就應(yīng)該從這里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lǐng),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tǒng)領(lǐng)著全詩。緊接著,白居易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huán)。描寫了楊玉環(huán)的美貌、嬌媚,進(jìn)宮后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復(fù)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后在宮中如何縱欲,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chǔ)。白居易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第二部分
生離死別的痛苦和無奈。愛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難舍美人。
自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夜雨聞鈴斷腸聲,敘述安史之亂爆發(fā),楊玉環(huán)因禁軍兵變而殞命,李隆基陷入懷念和哀傷不能自拔。白居易具體的描述了安史之亂發(fā)生后,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六軍不發(fā),要求處死楊玉環(huán),是憤于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玉環(huán)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關(guān)鍵性的情節(jié),在這之后,他們的愛情才成為一場悲劇。
第三部分
此段寫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的思念,愛悠悠,恨悠悠。由此也說明皇帝不單是重色,更是一個至誠的情種。至誠才有長恨。多角度的反復(fù)描寫強(qiáng)化著愛,也突出了恨。(問題:本段是從哪些角度表現(xiàn)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從情景:物是人非、從時間:歷久彌新、從心情:度日如年)
自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返長安后對楊的無窮思念。白居易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diào),宛轉(zhuǎn)形容和描述了楊玉環(huán)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后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回腸蕩氣。正由于白居易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這樣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來,仙境的出現(xiàn),便給人一種真實感,不以為純粹是一種空中樓閣了。
第四部分
把愛由人間寫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如果說前一段寫的是昭陽殿里恩愛絕(皇帝),這一段寫的是蓬萊宮中日月長(貴妃)。尋覓是思念,是牽掛,有點(diǎn)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的味道。(問題:為什么要從人間寫到仙境)。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jié)束,寫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的思念感動道士,道士尋找到玉環(huán)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系塵寰,對李思念不已。白居易采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后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玉環(huán),讓她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xiàn),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yīng)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jìn)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jié)筆,點(diǎn)明題旨,回應(yīng)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