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正是許多孩子叛逆的時候,那么這時候成績下降怎么辦呢。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
家長篇
1)對成績不穩(wěn)定這個問題的看法做出相應的改變,應該從多個角度了解導致孩子成績不穩(wěn)定的因素。
2)對于成績一直優(yōu)秀的考生來說,偶爾一次考不好,家長應該多鼓勵,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能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
對于成績上下浮動很大的孩子,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歸納一下考試中的得失,屬于自己優(yōu)勢的地方應該保留下去,屬于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時發(fā)現,及時應對。
3)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分析問題,不能一味的抱怨甚至責備。并非所有的考生成績下滑就是基礎不好,或者說是不努力造成的。應該全面分析一下原因出在哪里,然后針對情況給出意見。
學生篇
首先要明確一點:排名僅僅是參考,不能說明全部問題。
一些學生看到自己某次考試沒有考好,就情緒低落,甚至失去信心。陷入“學習→緊張→考試→失落→學習→緊張→考試→失落……”的惡性循環(huán)。
你應該相信自己,因為考試題型是有限的,知識點也是有限的,總能學到你不會的東西。下面的建議可以參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建立中考備考日志
一份完整的《備考日志》至少要解決6大問題:
1、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你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考試時,你對各科試卷的感覺如何?
3、考試結束后,你感覺如何?
4、拿到分數時,你的感覺如何?
5、在備考中,你做哪些事情對你這次考試有了很大的幫助?
6、 對下一次考試有什么期待?
2)對復習策略進行必要的調整
1、認識上的改變
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期中考能讓更多的學生清醒,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中考,自己離目標的差距有多遠,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否欠缺,等等。
2、想法上的改變
先有認識,再有想法,通過考試發(fā)現一些事情與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好的結果不是期待來的,那么是不是以前的學習心態(tài)、做法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方面是否需要改變?只要有改變的想法,才具有改變的前提。
3、做法上的改變
不想失敗,夢想成功,以前的做法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那么要想下一次考試取得好成績,學習計劃、方向、時間分配都得做一定的調整。
拓展閱讀: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1、在孩子進入初一之前,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
根據自己的經歷或者是周圍別人家孩子的感受,列舉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初中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并表達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2、老話講“當人不教子”
對孩子的教育盡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3、做為家長要主動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
盡量避免蒼白的說教,即便是最美味的心靈雞湯,也不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4、在一些原則問題上要與學校保持一致
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過于隨便,要有做為家長的權威,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
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苦口婆心”的教育已經不被孩子接受,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具體問題。
6、多跟老師交流
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但是不能做簡單的傳聲筒。同時要跟孩子說明,與老師溝通是做家長的責任,不是想監(jiān)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問題,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更愿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要明確好朋友的標準,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引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健康的成長。
8、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9、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
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一般自己已經很傷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為家長,應該表示關切,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具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責備會疏遠他與你的距離,以致今后出了問題,也不會再主動拿出來與父母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