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學位主要有副學士學位、本科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美國的學位有什么類別,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出國留學網。
美國的學位有什么類別
副學士學位
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它是美國高等教育中較為特殊的一種類型,通常由兩年制社區(qū)大學或職業(yè)技術學院授予,是學位制度中最初級的學位。
首先,社區(qū)大學授予的一般是副學士學位,也是大家所理解的??茖W位,與國內的大專還有一點不一樣,副學士可以進入大學攻讀學士學位,而且在美國國內認可程度也比較高。
一般情況下,讀完兩年制社區(qū)大學或職業(yè)技術學院就可以拿到副學士學位,而且在專業(yè)課程之外,學校還提供職業(yè)培訓和時間課程。共有以下幾種副學士學位:
AA(Associate of Arts):文學副學士學位
AS(Associate of Science):理學副學士學位
AAS(Associate in Applied Science):應用科學副學士學位
ABA(Associa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副學士學位
ABS(Associate of Baccalaureate Studies):副學士學位
AOS(Associate of Occupational Studies):職業(yè)副學士學位
ASN(Associate of Science in Nursing):護理理學副學士學位
AST(Associate in Specialized Technology):專業(yè)技術副學士學位
本科學士學位
本科學士學位(Bachelor Degree),學生修完所有要求的課程,并達到相應的學分總數(shù),即可獲得學士學位。
再來說學士學位,美國本科的學位設置和英國別無二致,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BS(Bachelor of Science),也就是理學學士學位。通常情況下,理學學士學位的課程側重于工科。
另一種是BA(Bachelor of Arts),是文學學士學位的簡稱,課程設置有關于藝術、人文、英語、音樂、社會科學和外語、現(xiàn)代語言和傳播等領域。
此外,大家肯定還聽過除了BS和BA之外的學位名稱,它們可以說是BS和BA的擴展,比如說:
Bachelor of Arts in Education .教育學文學士
Bachelor of Arts in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文學士
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Social Science 社會工程學士
Bachelor of Fine Arts B.F.A.藝術學士
Bachelor of Education ,B.E教育學士
碩士學位
碩士學位(Master's Degree)只有開設了研究生課程的大學或專業(yè)學院才有授予權。除了同學士學位一樣分文理兩大類,或者根據專業(yè)方向細分衍生外,根據教學方式側重點不同又可分為Thesis-based和Non-thesis based兩種。
接著,美國的碩士學位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是MS(Master of Science),也就是理學碩士,一般通過對工科技術的學習和實踐,進行跨學科性的研究,有時也會和文化藝術相結合。
第二種是MA(Master of Arts),也就是文學碩士,主要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主,通過課題和研究建立討論和實驗的過程,以此來完成學習。
最后一種是MFA(Master of Fine Arts),也就是藝術碩士,通常需要2-3年的時間,課程多以藝術創(chuàng)作為主,而且MFA也是設計領域的最高學歷。
美國有超過1000所學校提供碩士學位,按照學位性質大體上分為學術型和授課型。學術型大多是MS學位,也有一些學位開設的MS學位是為了讀博做準備的。而授課型/應用型的大多是MA學位。
博士學位
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 簡稱 Ph.D.),是美國高等教育制度下的最高學位。一般在大學本科(學士)及/或研究院(碩士)畢業(yè)后,再進行相當年數(shù)的研修后,撰寫論文并通過答辯,方獲發(fā)博士學位。
最后,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需要3-6年的時間,法學博士一般是三年,其他專業(yè)一般是五年。而博士研究的第一階段一般為期兩年,結束時要對此前所學所有學科領域進行一次總體考試,稱為“初試”或“資格考試”,通過后就可以開始為博士畢業(yè)論文進行研究。
美國留學的注意事項
1、熟悉所在州的法律,知曉應該擁有的權利;
2、遵守交通法規(guī):
3、行李能簡則簡;
4、啟程前學會做飯;
5、不要出于對陌生世界的恐懼就把自己關在家里;
6、留心觀察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媒介現(xiàn)象以及民眾對于自由的理解和運用
7、積極配合警方的要求;
8、在社交網站上“謹言慎行”;
9、不在公眾場所飲酒;
10、不拿公共安全開玩笑;
11、 尊重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