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

字號: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痹谘谉岬娜飚斨?,我們往往會進行一些祛濕氣寒氣的方法。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篇一】
    ??一、吃伏叫雞
    ??農(nóng)村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的說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雞,也就是公雞,古人認為剛剛會打鳴的小公雞陽氣最盛,有去濕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的階段,通過吃伏叫雞可以把體內(nèi)的寒氣、濕氣都逼出來。
    ??伏叫雞的做法
    ??食材:嫩公雞1000克姜400克,紫蘇50克,鹽、白酒、油適量。
    ??做法步驟:
    ??1.準備好食材,雞肉清洗干凈,內(nèi)臟保留(一般都講究吃全雞,內(nèi)臟也不能少),紫蘇和姜清洗干凈。
    ??2.雞肉切塊(不要太小因為后面還要燉)。
    ??3.姜洗干凈不用去皮,直接切片。
    ??4.紫蘇洗干凈稍微晾一下。
    ??5.將紫蘇放入砂鍋,砂鍋內(nèi)加三分之一的水,開小火煎15分鐘。
    ??6.鍋內(nèi)放少量油,加入切好的雞肉塊翻炒(內(nèi)臟晚一會兒再加,要不然會炒爛)。
    ??7.炒至雞肉微微發(fā)白,加入姜片繼續(xù)翻炒,淋入白酒(正宗的做法是噴,娘娘沒那個本事,淋進去也一樣的),放入內(nèi)臟輕微翻炒至內(nèi)臟脫生。
    ??8.將炒制好的雞肉放入砂鍋中。
    ??9.大火轉小火煨40分鐘,出鍋前10分鐘撒入適量鹽翻動一下,基本鍋內(nèi)剩一點點湯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二、喝姜茶
    ??生姜性溫,味辛,有發(fā)汗、驅寒、除濕、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濕氣、寒氣的效果。
    ??食材:紅糖30克,生姜15克,紅棗50克。
    ??做法步驟;
    ??1.生姜切片,放入壺中,加入紅棗,加入1000毫升,小火煮開5分鐘后關火。
    ??2.加入紅糖,蓋上蓋子燜5-10分鐘即可。
    ??2腳底穴位非常之豐富,泡腳能夠疏通經(jīng)絡、促進血液流通、舒緩壓力、幫助體內(nèi)排出體內(nèi)濕寒,在三伏天泡腳效果尤佳。
    ??一、艾葉泡腳
    ??材料:艾葉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將艾葉放入鍋中,加水煮5-10分鐘。
    ??2.將艾葉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溫熱略燙的程度,即可開始泡腳。
    ??3.泡腳20-30分鐘即可。
    ??二、花椒泡腳
    ??材料:花椒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將花椒放入鍋中,加水煮5-10分鐘。
    ??2.將花椒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溫熱略燙的程度,即可開始泡腳。
    ??3.泡腳20-30分鐘即可。三伏貼
    ??3三伏天時身體陽氣大盛,毛孔打開,此時使用具有通經(jīng)活絡、調理氣血、鼓舞陽氣功效的三伏貼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驅除寒濕的功效。
    ??注意:
    ??三伏貼的使用需要根據(jù)年齡、皮膚狀態(tài)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因此建議到到中醫(yī)院貼,避免皮膚灼傷的風險。嗮背
    ??4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人體亦是如此,陽氣外散外浮,氣血聚集體表,毛孔張開,腠理開泄,日夜耗陽,同時暑季多濕,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則必然內(nèi)陽中虛(內(nèi)寒),我們后背有兩條大的經(jīng)絡,督脈和膀胱經(jīng),兩條經(jīng)絡恰恰又是容易發(fā)生淤堵、受寒的,陽氣在督脈中受到圍困,去不到該去的位置,人體就會出現(xiàn)“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涼、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曬背來吸收太陽光的“元陽”,不僅可以提升陽氣,升級體質,連陳年老寒氣、濕氣都可以排掉。
    ??做法
    ??第一次曬背,應該選擇早上8~9點的太陽光,或者下午3點以后的陽光,不必太長,20分鐘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體的耐受性,如果覺得舒服還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時間,一般體質推薦曬30~60分鐘為佳。應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千萬不要貪圖功效,把皮膚曬傷、曬痛。
    ??注意
    ??1.適合虛寒體質、寒濕內(nèi)盛的人,經(jīng)常便溏腹瀉、四肢寒涼怕冷的人群。
    ??2.期間要注意補充水分,不能過于饑餓。
    ??3.紫外線過敏者不能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曬;氣陰兩虛或陽盛體質的人禁曬;年齡大的慎曬,需家人陪同;孕婦不可以曬;喝完酒不能曬。
    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篇二】
    ??三伏天養(yǎng)生常識
    ??1、保證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加之氣溫高、人體代謝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從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誘發(fā)中暑,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點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睡眠時不要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
    ??2、外出前備好防曬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陽帽、遮陽傘、墨鏡等都是很好的防曬用具,最好出發(fā)前半小時涂點防曬霜;另外需備上充足的水,有條件可以隨身帶點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
    ??3、用涼水沖手腕,可以每隔3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一次,每次沖一分鐘,因為手腕是動脈血液流經(jīng)的地方,用水沖可有效降低血液溫度。
    ??4、外出時不要穿太厚太緊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不能及時排汗散熱,多穿棉、麻、絲類宜排汗的衣物,可選擇短袖、短褲、涼鞋。
    ??5、別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過多,還要增加,可以多補充些淡鹽水或含礦物質的水。但不要一次飲用過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運動后補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類食品都含有較高的熱量,應盡量少服用,可以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會,有研究顯示,白天睡覺能有效降低身體溫度,而且中午最熱時,選擇睡眠可以有效避開高溫天氣,并能及時補充體力。
    ??8、應少食多餐,當吃的東西越多時,所攝入的熱量也越多,如果選擇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熱量攝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陽光最強,溫度也最高,工作的人們最好避免這時工作,可以選擇早開工,晚收工,中間多休息會,另外不要連續(xù)工作,太累也是誘發(fā)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溫飲品,一些飲品能有效降低體內(nèi)熱量,是預防中暑不錯的選擇,例如,涼綠豆湯、涼山楂汁、涼金銀花、涼的菊花茶、西瓜、黃瓜、西紅柿等。
    ??11、涂抹風油精防中暑,高溫天氣出門前可在人中、太陽穴、印堂處涂點風油精,可有效預防中暑。
    ??三伏天養(yǎng)生要注意哪些
    ??1、飲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適合那些具有明顯濕熱癥狀的人,主要表現(xiàn)為有嚴重的痤瘡、舌苔厚膩等。對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還可推薦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針灸。三伏天,讓身體適度出汗,可以帶走體內(nèi)暑濕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陳代謝,促進人體排毒。
    ??3、適當運動
    ??夏季適當進行活動有利于身體氣血運行,保持健康的體魄。但也因為夏季炎熱,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氧耗量大,運動時最好要控制好強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產(chǎn)生。
    ??三伏天飲食注意事項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jié),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chǎn)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yǎng)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jié){、百合粥、菊花粥等。
    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篇三】
    ??1、多喝姜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祛濕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祛濕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適宜喝姜茶的時節(jié)。
    ??2、溫水泡腳
    ??三伏天一般會天天洗澡,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溫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眾多經(jīng)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jīng)、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溫水泡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3、多吃發(fā)汗利水的食物
    ??多吃發(fā)汗利水的食物,如紅豆綠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綠茶花茶等,從皮膚及小便處排出濕氣,促進體內(nèi)代謝運轉。也可以喝生姜紅糖水、紅豆綠豆薏米湯、香菜絲瓜湯、翠衣玉米須湯、綠茶花茶等來達到食療祛濕的目的。
    ??4、多運動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微動四極”,也就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nèi)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5、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jīng)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三伏天喝什么茶去濕氣寒氣2022(最新)【篇四】
    ??1、多喝姜茶
    ??進入三伏天時,可以多吃一些姜祛體內(nèi)的濕氣。因為,生姜辛溫,有散寒發(fā)汗等各種功效,但生吃較為辛辣。若不喜歡直接吃的,可以拿它來泡姜茶喝。把水燒開,倒入杯子中,然后放幾片切好的姜,泡10分鐘就拿來喝,是一種簡便的去濕保健方法。而且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三伏天最適宜的排濕方法就是喝姜茶。
    ??2、溫水泡腳
    ??由于三伏天其它炎熱,要天天洗澡,但很少有人會泡腳。其實天氣越熱,體內(nèi)的濕氣也越重,所以泡腳就非常的重要。用溫水去泡腳,可以刺激我們的人體中的經(jīng)絡。建議大家在睡覺前用40度的溫水進行泡腳,不僅能夠去除濕氣,還能夠提高睡眠質量。
    ??3、吃健脾化濕的食物
    ??健脾化濕的食物有薏米、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等。雖然辣椒能開胃助消化,但祛濕功效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