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碩士申請條件(附截止日期)

字號:


    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碩士2020年課程的申請第一輪的截止日期提前到了2019年9月30日,出國留學網為您整理了相關的信息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重點信息:招生要求再次提升,僅招收中國大陸211/985本科背景學生!
    一、一般入學要求
    1.申請碩士課程,申請人應具備:
    ·畢業(yè)于認可的大學并獲得學士學位,通常榮譽不低于二等;
    ·畢業(yè)于擁有學士學位的認可大學的榮譽課程,平均成績通常不低于“B”;
    ·完成了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習課程,并獲得了相當于榮譽學位的專業(yè)或類似資格。
    2.英語語言要求
    要達到大學對研究生課程錄取的最低英語語言要求,申請人應具備:
    ·取得香港大學學位或取得學位課程,其教學語言為英語;
    ·如下所示,在以下英語語言測試中取得了分數(shù):
    托福:550(Paper-based)/ 79(Internet-based);
    雅思(Academic):6.5;
    GMAT(Verbal):Band21;
    ·在以下考試中獲得英語及格分數(shù):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AS Level);
    香港高等教育考試;
    香港中文大學入學考試;
    普通教育證書考試(GCE) Advanced Level(A-Level)/Advanced Subsidiary Level (AS-Level)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考試的英語科目中達到4級或以上;
    ·如果考試是用英語進行的,則獲得認可的專業(yè)資格。
    劃重點:
    現(xiàn)在開放能申請的是大四畢業(yè)生!
    、申請截止日期
    第一輪:2019年9月30日
    第二輪:2019年11月15日
    第三輪:2019年12月31日
    申請將以滾動方式處理,強烈建議盡早申請!
    三、學費
    約160000港元(全日制)(每增加一門課程,港幣20,000元)
    四、申請注意事項
    1. 對于GPA:應屆生香港看前三年,工作黨看四年,所以別想著自己大四上刷幾門再申請,你出分都到過年了,offer都發(fā)完了,沒用,趕緊申請。
    2. 對于實習:只要實習開始了,就可以寫到文書里,而且實習可以后補,除非你第二輪可以確定有非常牛逼的實習可以糾結一下(因為補材料的過程是人工的,可能會不及時并且遺漏),比如申請金融,即將去高盛、摩根、黑石、KKR、Bridgewater、中金等等,否則時機更重要。
    3. 對于語言:很多同學聽一些不負責任的渠道說可以后補語言。小編很嚴肅的告訴你,沒有資本的時候不要去冒這個險,你理解本質就明白了。
    香港沒有語言班,如果發(fā)了太多有后補語言的offer,后面都沒考到,又沒有語言班給你讀,專業(yè)就招不滿人了,這個險學校不會冒。
    所以,除非你的其他條件遠高于該專業(yè)錄取水平,學校會考慮為了爭取你這個人才發(fā)后補語言錄取通知書。
    尤其是前三,非常少,但不是沒有,理工浸會見的稍微多一點,如果你的條件和別人一樣,還沒有語言,基本上就屬于涼涼了;
    4. 對于文書:文書很重要,是你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甚至劣勢情況下力挽狂瀾的利器。
    千萬別當成完任務一樣弄完拉倒,多少硬條件優(yōu)秀的同學敗在文書,又有多少條件一般的同學成在文書。
    沒有面試的專業(yè),文書是你和教授唯一對話的機會。有面試的專業(yè),文書通常是教授和你聊的重點內容。
    一套高質量的文書通常至少需要1-2個月的時間充分挖掘打磨,所以現(xiàn)在還沒開始的同學要敲敲警鐘了,別折騰半天語言是考出來了,結果因為文書還是沒趕上第一輪申請,小編在這里建議:專業(yè)的文書還是讓專業(yè)的老師為您撰寫吧~
    五、香港中文大學熱門專業(yè)
    1.中文系
    中文系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最悠久學系,全名為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顧名思義,課程特點是語言與文學并重,為同學提供全面而深入訓練。語文是溝通工具,掌握語文結構和源流,有助于溝通。再者,語文也是歷史產物,了解語言,可以深化我們對文化認識。文學承載著古今作者對世界觀照,故此對文學作品欣賞和探討,不單為我們提供了審美訓練,更是了解人生世相途徑。
    2.新聞與傳播
    學院是香港最早成立交流教育與研究專業(yè)學院,現(xiàn)有5個本科專業(yè):新聞、廣播、廣告和公共關系、創(chuàng)新與新媒體及通訊學。學院自1965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為香港培養(yǎng)優(yōu)秀專業(yè)傳播者和研究人員,推動文化發(fā)展路線,設立了大量廣泛與靈活基礎課程,把重點放在了基礎理論與專業(yè)培訓相結合上。
    3.翻譯學
    是香港中文大學優(yōu)勢專業(yè),在傳統(tǒng)專業(yè)基礎上,該系還聯(lián)合其他學科開辦了若干雙學位課程,旨在培養(yǎng)多元化人才,如法學-翻譯學雙學位專業(yè)就是一個很好例子。法學-翻譯學雙學位專業(yè)采用新穎“4+1”模式教學,即學生第一年學習翻譯課程,第二年才開始學習法律相關知識,法律知識學習期限為4年,畢業(yè)后學生將獲得法學和文學雙學士學位。而且法學專業(yè)學生在讀完第一年課程后,還可以選擇讀取翻譯學學位。
    4.法律
    中大法學院成立于2006年,延續(xù)了香港中文大學“雙語”、“雙文化”教學特色,以培養(yǎng)適應全球化大環(huán)境和中國內地經濟快速增長背景為目法律專業(yè)人才。中大法律學院和其他兩所大學法學院不同之處是,將著重提供通才教育,以擴大學生知識面,使他們畢業(yè)后能在不同領域服務,且現(xiàn)在香港金融法比較薄弱,而國際貿易法資源也特別少,故中文大學將著重培養(yǎng)這兩方面人才。
    5.法律與社會科學學士雙學位
    課程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新增雙學位模式課程,學生將受到法律與社會學兩方面專業(yè)課程學習,畢業(yè)后將獲得法學士與社會科學學士兩個學位。
    6.專業(yè)會計學
    課程是香港中文大學為滿足21世紀市場需要而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遠見國際化商業(yè)領航者而設立強勢專業(yè),學生不僅要學習商業(yè)和會計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輔修領導、分析、人際關系、溝通技巧等方面知識,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7.社會學
    本系課程“文武并重”,除了培訓學生理論及學術發(fā)展,亦以小組討論、工作及社會觀察方式拓展學生眼界,讓學生走出課室、面對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