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功在于考生對于知識點重點掌握程度,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匯總【四】”,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匯總【四】
飲片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
根及根莖、木本莖:類圓形切片,如甘草、大血藤飲片。
草本莖:段狀,圓柱形的如金錢草飲片,方柱形的如薄荷飲片,中空而節(jié)明顯的如淡竹葉飲片。
皮類:彎曲或卷曲的條片狀,如肉桂、厚樸飲片。
葉類:一般絲條狀,如枇杷葉飲片;或保持原形,如番瀉葉飲片;或皺縮,如艾葉飲片;
或碎片狀,如桑葉飲片。
果實、種子:一般為類圓球形,如五味子飲片,扁圓形如酸棗仁飲片,心形如苦杏仁飲片等,大者常切成類圓形片狀等,如木瓜飲片、檳榔飲片。
(2)大小
《中國藥典》規(guī)定,飲片的規(guī)格有片、段、塊、絲等。片:極薄片 0.5mm以下,薄片 l—2mm,厚片 2—4mm;段:長 10—15mm;塊:8—12mm;絲:皮類絲寬 2—3mm,葉類絲寬 5—10mm。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二】
粉體的性質定義
粉體的性質:粉體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和粒徑的測定方法。
粉體的粒子大小是粉體的最基本性質,它對粉體的溶解性、可壓性、密度、流動性等?均有顯著的影響,從而影響藥物的溶出、吸收等。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
①定方向徑:即在顯微鏡下按同一方向測得的粒子徑。
②等價徑:即粒子的外接圓的直徑。
③體積等價徑:即與粒子的體積相同球體的直徑,可用庫爾特計數(shù)器測得。
④有效徑:即根據(jù)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計算所得的直徑,因此又稱Stocks徑。
⑤篩分徑:即用篩分法測得的直徑,一般用粗細篩孔直徑的算術或幾何平均值來表示。
粉體的大小不可能均勻一致,而是存在著粒度分布的問題,分布不均會導致制劑的分劑量不準、可壓性變化以及粒子密度變化等問題。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常用頻率分布表示各個粒徑相對應的粒子占全體粒子群中的百分比。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三】
含木脂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
(一)五味子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較多約5%,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木質素:五味子醇、五味子素。《中國藥典》HPLC測定五味子醇甲含量≥0.40%.
(二)厚樸
厚樸主要化學成分為木脂素類(厚樸酚及和厚樸酚),《中國藥典》HPLC測厚樸酚及和厚樸酚,總含量≥2.0%。
(三)連翹
連翹中木脂素類成分多是雙環(huán)氧木脂素和木脂內(nèi)酯,《中國藥典》以連翹苷和連翹酯苷A為指標。
(四)細辛
1、主要成分
遼細辛主要成分為揮發(fā)油、木脂素類和黃酮類。揮發(fā)油約占其含量的3%.揮發(fā)油:甲基丁香酚(主要藥效成分)、黃樟醚、優(yōu)香芹酮、欖香素、細辛醚、愛草醚、茨烯和桉油素等。非揮發(fā)性成分:L-細辛脂素、L-芝麻脂素等木脂素類成分和卡枯醇。質量控制成分(指標成分)細辛脂素,同時規(guī)定揮發(fā)油不得少于2.0%(ml/g)。
2、生物活性
細辛具有抗菌作用,β-細辛醚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還有降低血壓、平喘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3、臨床注意事項細辛含有馬兜鈴Ⅰ,具肝毒性,《中國藥典》對馬兜鈴酸Ⅰ進行限量檢查,含量不得過0.001%。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四】
中藥脫色方法
目前應用于中藥脫色的方法及工藝很多,但大致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分類。
一、根據(jù)色素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差別進行除去
屬于最常用、最簡單、也是效果比較差的方法。
1.水提醇沉:可去除小部分水溶性色素。
醇提水沉:可除去大部分脂溶性色素。(也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
2.酸堿沉淀法:例如當雜質色素是一些黃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時,可調節(jié)PH3以下,另其析出。
二、根據(jù)色素在兩相溶劑中的分配比不同進行除去
例如當雜質色素是一些黃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時,可采取調節(jié)PH到12以上,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這時由于色素都以解離形式存在,不宜被萃出。
三、根據(jù)色素與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別進行分離
1.物理吸附:(吸附力是分子間力)
(1)極性吸附劑:如硅膠、氧化鋁??扇コH水性色素。
(2)非極性吸附劑:如活性炭,紙漿、滑石粉、硅藻土??扇コH脂性色素。
活性炭是一種優(yōu)良的吸附劑,它對色素、細菌、熱原等雜質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并且其還有助濾作用。
其內(nèi)部有大量的微孔和空隙,表面積可達200-500m2/g.
吸附原理:由于大多數(shù)色素具有共扼雙鍵結構,易吸附。
使用方法:冷吸附法,熱吸附法,炭層助濾法,柱層析吸附法。
2.化學吸附:
(1)例如可用堿性氧化鋁去除一些黃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
(2)離子交換樹脂法:例如黃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可以用陰離子交換樹脂除去。
3.半化學吸附:
聚酰胺與大孔樹脂。
吸附原理為氫鍵作用,大孔樹脂還有部分范德華力作用。
聚酰胺可通過分子中的酰胺羰基與酚類、黃酮類的酚羥基形成氫鍵。也可一通過酰胺鍵上的游離胺基與醌類、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氫鍵。
四、沉淀法除去色素
代表物質:石灰乳。
常用濃度:20%-30%.
脫色原理:石灰乳中鈣離子能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及雜質結合成鈣螯合物、鈣鹽沉淀。而沉淀在硫酸作用下,黃酮、蒽醌、酚類、皂苷、部分生物堿與鈣離子形成的鈣鹽可以被分解出來,再溶解到水中。但是鞣質、部分蛋白質、有機酸、極性色素、多糖等不能分解出來。
五、絮凝劑法除去色素
1.常用的絮凝劑分以下幾種:
(1)明膠類:鞣質影響藥液穩(wěn)定性且容易變色。可利用明膠與鞣質行政絡合物,與水中懸浮顆粒一起沉淀
(2)ZTC1+1天然澄清劑:
分為四種:
I型:除蛋白型
II型:脫色澄清型
III型:中藥口服液與顆粒劑型,可代替醇沉法,起到去除不穩(wěn)定成分和助濾作用。
IV型:注射液型,主要提高澄明度。
(3)101果汁澄清劑
(4)甲殼素及殼聚糖:殼聚糖是甲殼素乙?;频?。它們都是天然的陽離子絮凝劑。
2.影響澄清效果的因素
(1)澄清劑的用量
(2)澄清劑的配制濃度和加入順序
(3)藥液本身的濃度
(4)絮凝時溫度的影響
(5)藥液的PH的影響
(6)攪拌速度和攪拌時間的影響
(7)絮凝沉淀時間的影響
六、膜分離去除色素
最常用的為超濾技術。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復習考點【五】
有機酸
鴉膽子油酸-抗癌;地龍中的丁二酸-止咳平喘;巴豆的致瀉成分為巴豆油酸。
1、結構和分類
(1)芳香族有機酸
含馬兜鈴酸: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細辛、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等。
(2)脂肪族有機酸
(3)萜類有機酸:甘草次酸、齊敦果酸等。
2、含有機酸的常用中藥
(1)金銀花:綠原酸(3-咖啡酰奎寧酸)為一分子咖啡酸與一分子奎寧酸結合而成的酯。異綠原酸(5-咖啡??鼘幩?是綠原酸的同分異構體。金銀花的醇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菌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有機酸。普遍認為綠原酸和異綠原酸是金銀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
(2)當歸:阿魏酸、香草酸、煙酸、琥珀酸等?!吨袊幍洹芬园⑽核釣橹笜顺煞帧?BR> (3)丹參:水溶性的酚酸類成分。酚酸類成分主要是丹參素、丹參酸A、B、C等 ,其中丹參酸B是丹參中酚性酸的主要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