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古代文學常識

字號:


    行測常識判斷題中,文學常識考得比較多,平均每年出現2道題目,如果沒有深厚的積累,確實很難選出答案。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常識判斷:古代文學常識,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行測常識判斷:古代文學常識
    大家都知道,行測總共包含了五個部分,最過神秘的要數我們的常識了,因為它要求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它進一步要求我們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范疇,從歷史政治到地理化學,從古詩新詞到生活見聞......從法律國情到經濟科技。
    在這其中,文學常識以強勁的勢頭出現了,從近五年的考情來看,平均每年出現2道題目,如果沒有深厚的積累,確實很難選出答案,往往大多數同學都會呈現出“談文色變”的情況,然而這個部分的積累一方面會增加我們的常識,另一方面也會做好言語部分的助攻。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大家加油啦!
    例1:楊柳是我國古代詩詞里面較為常見的意象,往往蘊涵離別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達送別意象的是:
    A.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B.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C.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D.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中公解析】:選D項??疾旃诺湓娫~中“楊柳”意象的含義。A項出自王之渙《涼州詞》,此處楊柳指的是《折楊柳》曲,借而表達送別。詩人感慨,何必用羌笛吹起哀怨的《折楊柳》,春風是不會吹過玉門關的。表達戍邊戰(zhàn)士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B項出自王維久負盛名的送別詩《渭城曲》,此處楊柳意指送別。C項出自柳永《雨霖鈴》,為柳永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D項出自歐陽修《蝶戀花》,主要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綜上,本題選擇D項。
    其實我們常??疾斓疥P于樹木意象類的內容,我們做好相關的梳理就可以事半功倍啦!
    
    例2:中國古代小說塑造了很多莽漢形象,他們外表威猛如金剛,性格天真似兒童,深受讀者的喜愛。下列小說中莽漢的時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張飛 ②程咬金 ③李逵 ④牛皋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中公解析】:選D項。考查中國古代小說以及歷史常識。張飛,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重要人物。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程咬金,唐朝開國大將。李逵,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在書中生活于北宋。牛皋,南宋抗金名將。
    因此,按照時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張飛,程咬金,李逵,牛皋,故本題選D。
    關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總結:
    
    例3: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的理念。下列語出《尚書》的是:
    A.“和為貴” B.“和而不同”
    C.“協(xié)和萬邦” D.“兼愛非攻”
    【中公解析】:選C項。考查古代典籍主要思想。A項“和為貴”出自《論語·學而》,意為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B項“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為君子與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膠似漆,小人之間看上去如膠似漆但內心勾心斗角。C項“協(xié)和萬邦”出自《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意為眾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協(xié)調萬邦諸侯。D項“兼愛非攻”出自《墨子·兼愛》。故本題選擇C項。
    
    行測言語理解模擬題及答案
    1. 母語的基本性質決定了母語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語教育對于維系________、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構筑心靈世界具有不可________的作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民族風俗 低估 B.民族情感 輕視
    C.文化認同 替代 D.文化精神 缺少
    2. 城市環(huán)境和市民的生活方式是互相________的。非汽車城市的環(huán)境,往往給運動留下諸多________,鼓勵人們從事體育鍛煉。大家都喜歡戶外運動,因而更加珍惜環(huán)境,愿意把一切都維護成這樣。有了環(huán)境,則又________更多的人參與戶外運動,使更多的人關心環(huán)境。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融合 可能 促使 B.塑造 便利 刺激
    C.補充 空間 迫使 D.促進 便捷 導致
    3. ________改革開放大業(yè)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大廈,________老百姓身邊細微之處的需求,就是建成這座大廈的一塊磚、一片瓦,________給這座大廈添磚加瓦,則是每個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果 那么 而 B.盡管 但是 也
    C.因為 所以 則 D.假設 那么 且
    答案:
    1.【答案】C。解析:“維系”與“民族風俗”、“文化精神”不搭配,排除A、D?!安豢商娲淖饔谩北取安豢奢p視的作用”程度更深,由前文“母語的基本性質決定了……”可知,作者這里用的是非??隙ǖ恼Z氣,故后文用“不可替代”更契合句意。故答案為C。
    2.【答案】B。解析:先看第三空,導致,常用于不好的結果。迫使,側重于“強迫”。由題干可知,“更多的人參與戶外運動,使更多的人關心環(huán)境”并非不好的結果,也并非一種強迫行為,故排除C、D。再看第二空,“非汽車城市的環(huán)境”為居民運動創(chuàng)造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而非“可能”,排除A。本題選B。
    3.【答案】A。解析:第一空,把改革開放大業(yè)比作建設中的大廈,是做出的一種假設,排除表轉折和因果的關聯詞B、C項。第三空,“且”表遞進,此處不表遞進,排除D。故本題選A。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行測定義判斷:巧用定義名稱
      行測言語題答題技巧:“大隱隱于形”
      行測假言命題“推理規(guī)則”題型歸納
      行測答題技巧: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其實沒有那么難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行測答題技巧 行測題庫 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