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范文

字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窮小子保爾如何從一個車站食堂的小火夫成長為著名的布瓊尼騎兵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范文,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篇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這段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則,這段話激勵我:要努力,要堅強,要奮進!
    保爾,他是一個那樣堅強的人,他以他頑強的毅力震撼著我,雖然飽受戰(zhàn)爭的洗禮,經(jīng)歷了病痛的折磨,但他仍經(jīng)受得住更嚴(yán)峻的考驗。他奮力在人生的樂曲中譜寫輝煌的音符。1927年,23歲的保爾已經(jīng)全身癱瘓,接著雙目失明。但他頑強地生活下來,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在母親與妻子的幫助下,絲毫沒有寫作經(jīng)驗的他竟出版了一本小說!難以想象,在這背后保爾付出了多少努力,他那如鋼鐵般的意志是達到了怎樣高地境界啊!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冰心的《成功的花》的精神?!俺晒Φ幕ǎ藗冎惑@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dāng)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是啊,古今中外的名人,人們只看到他們“現(xiàn)時的明艷”,卻看不到“奮斗的淚泉”與“犧牲的血雨”。正如保爾一樣,他們讓我了解到煉成的鋼鐵的背后:司馬遷編撰《史記》,經(jīng)歷千辛萬苦,走訪百家,最終才得以名垂青史;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親自嘗草藥,餐風(fēng)露宿,才著成醫(yī)學(xué)巨著;海倫·凱勒,命運是那么地不幸的她卻以鋼鐵般的意志取得了成功;居里夫人在簡陋的環(huán)境下,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提煉出了鐳……試問,哪一位名人志士不具有堅定的信念與鋼鐵般頑強的意志呢?
    再想想自己,題目做煩了就當(dāng)作不會做,不去思考了;爬山爬累了就沒有勇氣去征服這座山了;長跑累了就停下走路了。再想到保爾就覺得一股羞愧之感席卷而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對于我如同夜晚閃閃發(fā)光的燈塔,指引著迷失的船只,找到正確的航道,讓它順利到達目的地。
    篇二
    “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碑?dāng)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這振聾發(fā)聵的話語時常在我耳邊回響,心中對書中主人公保爾??虏旖饒载懖磺?,勇于獻身,嫉惡如仇,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到無限欽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十月革命”為背景講述了保爾的經(jīng)歷:一個貧苦不懂事的孩子,在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引導(dǎo)下,參加紅軍,因英勇作戰(zhàn)而負傷,導(dǎo)致一只眼睛失明;但保爾仍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地方上的工作,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按期修通了鐵路,朱赫來感動地稱贊:“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因長期艱苦工作,保爾身患重病,但他憑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及親友的鼓舞,勇敢地與疾病搏斗。雖然,保爾失明了,癱瘓了,但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和等死,于是他砸碎“鐵環(huán)”,拿起了新的武器——筆,他通過口述,終于完成了長篇小說《暴風(fēng)雨所誕生的》。
    看完這本書,我有許多感觸,主要有兩點:一塊“鋼鐵”要經(jīng)歷許多磨難才能煉成;要取得成功,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而我卻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不太能吃苦、毅力也不夠堅強的。保爾·柯察金和他的同志們在搶修鐵路時,生活非常艱苦,是平常人無法接受的。我要學(xué)習(xí)保爾·柯察金這種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于面對。保爾·柯察金一生命運坎坷,但不論是作戰(zhàn)負傷還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都以堅強的毅力去面對,去克服,繼續(xù)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奮斗。我要學(xué)習(xí)他這種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遇到挫折時,不抱怨,不逃避,堅定信心,要為心中的目標(biāo)不斷努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我最喜歡的名著,它將一直鞭策我前進。
    篇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是怎樣磨煉而成的?
    前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首往事的時候,它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边@段文字教會我們遇到困難要堅強,要像保爾·柯察金那樣……
    堅強是成功的基石。保爾的堅強性格決定了他的人生。在幼年時他曾經(jīng)做過童工,每天要搬搬抬抬,還要忍受被人的嘲笑,種種坎坷似乎都集中在保爾身上發(fā)生,但他沒有因此變得一蹶不振,而是堅決參加了紅軍,在紅軍隊伍這個大熔爐里,堅強成為了保爾腳下的墊腳石。讓保爾像一塊鋼鐵般生存了下去,從一個工人子弟鍛煉成為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
    堅強是生命的源泉。保爾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激烈的戰(zhàn)爭和無數(shù)的挫折,他仍然堅強地面對生活,即使他最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也沒有放棄生命,始終保持著樂觀開朗,無私無畏,堅決地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作起斗爭。他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在病榻上經(jīng)歷三年完成了巨作,保爾的堅強讓他的生命得到了第二次延伸。
    堅強是生命的支柱。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保爾精神”——堅強,對人們的影響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在8月7日22時,甘肅省舟曲發(fā)生了重大的泥石流,在這次災(zāi)難中許多人霎時失去了最愛的親人,失去了美好的家園,山川失去了顏色,河流失去了平靜,天災(zāi)人禍,誰也無法預(yù)料到,甘肅人民親眼目睹一座座樓房在眼前倒塌,心里悲痛欲絕,淚如雨下。兇猛的泥石流能摧垮了混凝土筑起的房屋,剝奪千余生命,但不能打消失去親人的幸存者繼續(xù)好好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們從悲痛之中走出,變得更加堅強。12歲小姑娘何潔,她幸運地躲過了死神之手,在災(zāi)后向十字會申請做一位小志愿者,希望為災(zāi)區(qū)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年齡與我們相仿,她在災(zāi)難后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樂觀地面對生活,成為一位小志愿者,給災(zāi)區(qū)人民送食物,她忙碌的身影,就像看見保爾為人類的自由而努力地抗?fàn)幍臍v程。調(diào)皮的孩子何坤回家看見全村被夷為平地,再也按捺不住頓失親人的悲切,泣不成聲,和記者交談時,不時狠狠地跺跺腳,想盡量地掩飾自己的情緒,“前幾天,我一直在哭,現(xiàn)在我想通了,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睘?zāi)區(qū)的人民就像保爾那樣堅強面對挫折,即使失敗了,也要勇敢爬起來繼續(xù)向前沖,執(zhí)著地活下去,因為他們知道挫折只能嚇倒懦夫,而堅強的人永遠都勇于挑戰(zhàn)自我。
    此時,我思潮澎湃:挫折并不可拍,只有越挫越勇的人才會明白挫折的價值,珍惜每一次失敗的機會,即使凄風(fēng)冷雨,泥石覆蓋,只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百折不撓,也能如梅花傲然挺立,清香溢遠?!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睘?zāi)難過后的夜晚也一樣有燦爛的星光!
    篇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勇敢、堅強、毅力。
    ——題記
    勇敢是一種拼搏,大膽地去做才有結(jié)果;堅強是一種強大,面對困難屹立不倒才有回報;毅力是一種韌勁,堅持到最后才是勝利——我想,這些就是這部小說背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告訴我的哲理。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窮小子保爾如何從一個車站食堂的小火夫成長為著名的布瓊尼騎兵最勇敢的士兵之一。即使最后保爾完全喪失健康、被囚禁在床,也從不動搖為解放人民而斗爭的信念。
    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匪徒手中救下朱赫來,這是他人生重要的轉(zhuǎn)折點。這不僅僅因為命好,如果他膽怯,害怕傷及自己,那么他將會錯過這個可以改變他人生的一刻。不過,飽嘗資本主義制度剝削的保爾從小受到壓迫的痛苦,在地下社會地位和苦難生活中煉就了一副百折不撓、仗義、勇敢等良好品質(zhì),使他把握了機會,邁出了這一步——這是勇敢。
    后來保爾參加了紅軍,意味著他所受的痛苦并沒結(jié)束。他始終為解放人民而站在戰(zhàn)斗的前線。他所表現(xiàn)的高度責(zé)任感和旺盛的工作熱情使人欽佩,別忘了,他的工作是以生命為代價!他不退縮,為黨拋頭顱,灑熱血。曾一年內(nèi)負傷三次。沒有父母的開導(dǎo)、沒有同學(xué)們的安慰,傷的痛都得自己扛,可哪次不是傷剛剛好些又回到工作中?想想自己,考差了試悶悶不樂、多做幾道題撇起嘴、總愛抱怨這抱怨那……要知道,保爾所經(jīng)歷的苦是我們的幾倍?我們嘗到的甜又是保爾的幾倍?——這是堅強。
    最終,因為長年勞累,病魔開始侵蝕保爾。但保爾依然組織工人學(xué)習(xí)小組、培養(yǎng)青年積極分子、尋找新武器、重新回到戰(zhàn)斗隊伍里去。到了疾病纏身仍不放棄自己的工作,死而后已,畢生的血水都留在了戰(zhàn)場,只為了什么?解放!——這是毅力。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