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繼承法試題盤點

字號:


    要想檢測你學得怎么樣,就得做一做題目!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繼承法試題盤點,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考出好成績!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繼承法試題盤點
    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民法為每年必考內容,且在法律內容中民法占比最大。民法內容中繼承法出題率也較高,除了一些常規(guī)的繼承法試題,今天就繼承法的較偏的歷年試題給大家做相應的匯總講解。
    【真題再現(xiàn)】甲死后留下價值3000元的瓦房2間和存款800元,法定繼承人為其子乙。甲生前立有遺囑,將其存款贈與侄女丙。乙和丙被告知3個月后參加甲的遺產分割,但直到遺產分割時,乙與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乙、丙均應視為接受遺產
    B.乙、丙均應視為放棄接受遺產
    C.乙未作表示視為接受繼承,丙未作表示視為放棄受遺贈
    D.乙未作表示視為放棄繼承,丙未作表示應視為接受遺贈
    【答案】C。解析:據《繼承法》第25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乙是繼承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丙為受遺贈人,兩個月內沒有表示,視為放棄受遺贈。故本題答案為C。
    【真題再現(xiàn)】甲喪偶,有乙、丙、丁、戊四個子女,乙與其共同生活,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丙缺乏勞動能力且生活有特殊困難;丁有贍養(yǎng)能力卻未盡贍養(yǎng)義務;戊盡了部分贍養(yǎng)義務。在繼承甲的遺產時,依據《繼承法》,誰可以適當多分?
    A.乙
    B.丙
    C.丁
    D.戊
    【答案】A。解析:據《繼承法》第13條規(guī)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yǎng)能力和有扶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xié)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乙與其共同生活,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可以多分,丙應當多分,丁應當不分或少分,戊屬于一般情況,故本題答案為A。
    【真題再現(xiàn)】李某育有子女甲和乙,2008年立下遺囑,將其全部遺產留給甲。李某于2014年4月死亡,經查,李某立遺囑時甲18歲,乙15歲,現(xiàn)甲乙均已工作。李某的遺產( ) 。
    A.由甲全部繼承
    B.由乙全部繼承
    C.由甲乙各繼承一半
    D.甲繼承多半乙繼承少半
    【答案】A。解析: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7條規(guī)定: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李某立遺囑時乙15歲,但遺囑生效時乙已經工作,故所立遺囑有效,故本題答案為A。
    【真題再現(xiàn)】胡某生前有存款10000元和債務5000元,立有遺囑規(guī)定存款5000元歸妻子,3000元歸兒子,2000元歸女兒。胡某死后其遺產按遺囑分割完畢?,F(xiàn)債權人索債,按照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胡某妻子應償還5000元
    B.胡某兒子應償還1500元
    C.胡某女兒應償還2000元
    D.胡某兒女應共同償還5000元
    【答案】B。解析: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2條規(guī)定: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胡某只有遺囑繼承人,所以胡某生前債務由胡某的遺囑繼承人按比例償還,妻子還2500,兒子還1500,女兒還1000元,故本題答案為B。
    【真題再現(xiàn)】老唐有甲、乙、丙、丁四個兒子,下列情形下繼承人仍享有繼承權的是()。
    A .甲故意殺害老唐
    B .乙篡改遺囑,欲分得更多遺產
    C .丙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D.丁不盡贍養(yǎng)義務,并經常虐待老唐,致其骨折
    【答案】B。解析:《繼承法》第7條規(guī)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遺棄被繼承人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的,對遺棄被繼承人的,不管情節(jié)是否嚴重,都喪失了繼承權;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從肉體上或精神上進行摧殘或者折磨,如果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示且被遺棄人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jié)嚴重。故本題答案選B。
    專家點評:繼承法內容除了一些常規(guī)考題,一些非常規(guī)內容也需要多注意,做此題的方法可以通過多做真題掌握相應的考點,防止下次出現(xiàn)考點相同的題目。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當場處罰與當場收繳考點對比
    在公安類考試中當場處罰與當場收繳是很容易混淆的兩個知識點,也是兩個高頻考點,應當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為此我結合具體法條,將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對比總結,以此來幫助大家掌握該知識點。
    當場處罰法律規(guī)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0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37條:違法事實確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有違禁品的,可以當場收繳:
    (一)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或者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
    (二)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對違反出境入境管理行為人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
    (三)對有其他違法行為的個人處五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
    (四)法律規(guī)定可以當場處罰的其他情形。
    涉及賣淫、嫖娼、賭博、毒品的案件,不適用當場處罰。
    詳細解讀當場處罰的適用條件:
    ①當場發(fā)現(xiàn)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需要滿足當場發(fā)現(xiàn),事后發(fā)現(xiàn)的就不算;發(fā)現(xiàn)的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②需要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情節(jié)簡單、因果關系明確。
    ③符合當場處罰的權限: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處警告或者200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可以適用當場處罰程序。
    ④涉及賣淫、嫖娼、賭博、毒品的案件,不適用當場處罰
    當場收繳法律規(guī)定: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214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作出罰款決定,被處罰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及其辦案人民警察可以當場收繳罰款,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一)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處五十元以下罰款和對違反交通管理的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處罰款,被處罰人沒有異議的;
    (二)對違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以外的違法行為人當場處二十元以下罰款的;
    (三)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qū)、旅客列車上或者口岸,被處罰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被處罰人提出的;
    (四)被處罰人在當地沒有固定住所,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
    對具有前款第一項和第三項情形之一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要求被處罰人簽名確認。
    詳細解讀當場收繳的適用條件:
    ①是可以當場收繳不是應當當場收繳。
    ②情形(一),需要學會斷句,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處五十元以下罰款;對違反交通管理的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處罰款(按照理解,罰款數額超過50元的不得當場收繳),其次,最重要的,被處罰人對沒有異議,如果存在異議,那么也不能當場收繳。
    ③情形(二),不需要被處罰人無異議;僅適用于當場處罰。
    ④情形(三),處罰地點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qū)、旅客列車上或者口岸,條件是被處罰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需要經過被處罰人提出。注意這里罰款就沒有數額限制了。
    ⑤被處罰人沒有異議、被處罰人提出只要口頭提出即可,不需要寫書面的申請書,辦案民警記錄在案,被處罰人簽字或者按手印確認即可,如果被處罰人拒絕簽字按手印,那么就不能適用當場收繳。
    通過詳細對比解讀,不難看出當場處罰不等同于當場收繳,二者屬于交叉的關系,有些情形下,當場處罰之后就可以當場進行收繳,但是有些情況下,當場處罰了,不符合當場收繳的條件,那么就不能進行當場收繳。大家唯一要記住的,就是二者的適用條件,這可能是最容易混淆的。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民事法律行為
    一、民法總則-民事法律行為知識點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一)有效民事法律行為條件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包括:①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實;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具備以上條件,才能有效地成立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行為人非依法律規(guī)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二)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無效民事行為指已經成立的民事行為,因嚴重欠缺民事行為的生效要件,而自始、當然地不按照行為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意思表示發(fā)生預期效力的民事行為。主要包括:①行為人不具有行為能力實施的民事行為;②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行為;③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④偽裝行為,即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行為;⑤違背公序良俗的;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二、民法總則-民事法律行為相關練習題
    下列民事行為中,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是( )。
    A.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抬高投標報價
    B.投標人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日前撤回了投標文件
    C.施工人員按照低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合同要求進行施工
    D.承接分包工程的建筑公司將專業(yè)工程再分包
    【解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