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寫作不知道從什么角度寫又或者有哪些題材,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申論寫作技巧:選好素材,讓例證法充實有效”,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申論寫作技巧:選好素材,讓例證法充實有效
通常情況下,同學們在寫申論文章時會覺得語言匱乏,擔心文章寫不完,寫文章就是湊字數(shù),一句話拆成三句說,語義重復;或者是舉例子論證時,詳細描述案例,缺少分析,幾乎寫成記敘文;或者例子隨意堆砌,缺乏邏輯;或者例子不夠新穎,不夠典型,過于老舊,牽強附會。怎樣處理例子,使其邏輯清晰,充實有效,讓例證法使文章寫作如虎添翼。小編在此進行分析。
例證法可以分為典故例證、熱點例證、材料轉(zhuǎn)述、親身經(jīng)歷。在這里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探討下普適性較高的兩種:材料轉(zhuǎn)述、熱點例證。材料轉(zhuǎn)述普適性最高,考生在沒有任何素材積累的情況下,都可以借鑒材料的例子,不至于文章寫作無處下手。熱點例證也是相對容易上手的,因為,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發(fā)達的社會,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無時無刻不在感受世界的瞬息萬變,耳濡目染中,總有一些例子讓人印象深刻。在文章寫作中如果能夠?qū)⒋藘煞N辦法結(jié)合,既能夠做到借助材料素材信手拈來,又能夠做到結(jié)合儲備的熱點使文章新穎。最后能夠在文章寫作時,快速高效又有亮點特色。
那么,在寫分論點時,有人又會問,那到底寫多少個例子比較合適呢。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三種寫法,可以是一至三個。又由于分論點寫作有篇幅限制,最好控制在250字到300字之間,所以選取例子個數(shù)不一樣,寫法也是有一些小小的區(qū)別的。如果是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寫詳細點,但也要精寫,不能是從頭啰嗦到尾,可以按照主體+處境+做法+結(jié)果+啟示來進行處理。如果是兩個例子,我們可以采取正反對比法寫,通過對比,起到強調(diào)作用。如果是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略寫,具體描述一下這個分論點要體現(xiàn)的人物身上的某種典型的精神,或者是他獲得的榮譽稱號,最后還要采取一定的句式將其串聯(lián),也可以寫成排比。
我們分別選取一個案例和三個案例描述的方法給大家呈現(xiàn)一下:比如一個案例法描述大家耳熟能詳?shù)狞S文秀。黃文秀,于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告別繁華的大都市,回到家鄉(xiāng)廣西百色市,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建設家鄉(xiāng),助力當?shù)匕傩彰撠氈赂?,在職期間,全村貧困率下降20%以上,最后遭遇山洪不幸遇難。這種不忘初心,甘于奉獻,敢于擔當?shù)木裰档梦覀儚V大青年學習并傳承。再比如,三個案例法來描述人民的好干部:從精準脫貧好干部廖俊波到白發(fā)干部李忠凱再到第一書記黃文秀,他們都是夙夜在公,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干部。再如:從勤政為民的廖俊波到敢于擔當?shù)睦钪覄P再到甘于奉獻的黃文秀,他們都是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干部。
運用例證法可以在文章寫作時,快速高效又有亮點特色。小編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多看,多積累,多思考,多運用。
申論備考名言佳句:談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篇
針對于申論科目有些考生質(zhì)疑除了可以每天通過做題鍛煉自己的申論水平,還有別的方面能夠提升嗎?其實,做題只是一個方面,尤其是各位已經(jīng)備考很長時間的考生,申論學習可能會到一個瓶頸期,那么如何打破瓶頸呢?小編認為細節(jié)是其破解之道。
申論的試卷并不是毫無章法隨便拼湊的,我們每一篇申論試卷都是有一定的主題的,所以我們這次名言佳句的鑒賞也按照不同主題進行分類,這樣更有利于記憶也更有利于日后的使用。
1、群眾對一些地方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現(xiàn)象非常反感,要認真加以解決?!暯?BR> 2、防止返貧和繼續(xù)攻堅同樣重要?!暯?BR> 3、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提高脫貧質(zhì)量,聚焦深貧地區(qū),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zhàn)推向前進?!暯?BR> 4、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習近平
申論寫作技巧:用好引言增光添彩,文章寫作錦上添花
“書到用時方恨少”,在作答最后的大作文時,由于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語言,很多同學經(jīng)常很苦惱。死記硬背一些名人名言之后卻又像茶壺煮餃子,不知道該如何去進行引用,空有滿腹好詞好句倒不出來。今天跟大家來聊一聊名言該如何積累和引用。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名言不是隨便去使用的,這里也有一些禁忌。
第一,過于常見的不要用。考官在閱卷的過程中看到引用名言的確會眼前一亮,但試想一下,若是每位同學都在使用同樣的名言,文章寫作便會是去新意,這一引用也會失去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備考的過程中要拓寬知識面,多多記錄、積累。
第二,反面人物說的不用。很多名言看起來確實會令人眼前一亮,但如果深入去研究下其出處的話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說出這句話的人其實表里不一,并沒有真正地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最終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所以,作為想加入為人民服務隊伍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立場的正確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搞清楚自己積累的出處,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所引用的正確性。
在了解了這些不適合使用的方面之后,我們又該如何去進行積累呢?
“腹有詩書氣自華?!蔽覀兊闹腥A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智慧的先人們?yōu)槲覀兞粝铝藷o數(shù)精美又富有深意的話語。古典詩文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fā)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息。
說到這里,有同學禁不住要問:“老師,古文有那么多經(jīng)典,我們怎么可能背的下來呀?”其實這項記憶的工作大家早已做過,只不過將其遺忘掉了。憶往昔,備戰(zhàn)高考,大家背誦過多少名篇美句,這都是我們可以使用的引用素材,大家只需拿起高中時背語文時所使用的小冊子,進行回憶,便能找到散落的記憶,重回人生知識的“巔峰時代”。
另外,我們可以多去積累領導人的講話和政府政策文件,并進行深入的理解。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積累到很多和申論材料相關方面的權(quán)威表述,無論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還是社會、生態(tài)方面,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比如毛澤東同志曾在《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中寫到“暮色蒼??磩潘桑瑏y云飛渡仍從容”。這句話為我們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了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云從容地飛過的場景,讀過后讓人頓有回腸蕩氣、豪邁壯闊之感。
那么這句話可以怎么使用呢?我們先來看看其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詩作于1961年9月9日,正值同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廬山工作會議期間。20世紀60年代初是復雜而嚴峻的年代。國內(nèi)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同時國外風云變幻。毛澤東同志依然鎮(zhèn)定自若、信心百倍、昂揚奮發(fā)。他堅信無論是外來的政治孤立,還是軍事威脅、經(jīng)濟封鎖,都嚇不到偉大的中國人民,我們經(jīng)過不懈的奮斗也終將戰(zhàn)勝一切困難。這是何等的氣魄和胸襟!
現(xiàn)如今,當我們在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也應當拿出這種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在面對疫情、人口老齡化、經(jīng)濟增速放緩等一系列問題時更要拿出這種勁頭。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另一句名言“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那么在文章寫作的過程中遇到負面的背景時,我們便可以對其進行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