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留學文書時的禁忌

字號:


    申請國外院校時我們要準備許多的材料,其中我們的個人簡歷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那么在寫我們的個人簡歷時應(yīng)該避免一些什么問題呢?一起來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來看看吧。
    
           一、中國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耳濡目染中,你的留學文書里多少會出現(xiàn)我們熟悉的屈原、魯迅……但是,就像你不知道某個“大衛(wèi)”一樣,中國文化對外國人來說相對陌生。所以用別人陌生的東西解釋自己,效果并不理想。申請文書中出現(xiàn)外國人陌生的中國著名人物或歷史事件,會對文章的可讀性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二、奇怪的創(chuàng)意寫作,“個性化”歪曲
    有學生認為,留學申請文書要展現(xiàn)特殊的寫作技巧,為了脫穎而出,他們選擇把奇思妙想寫進文章,或?qū)懙迷娗楫嬕猓虿捎眯路f的文體來寫,或在文書的開頭搞特殊,或使用第三人稱來寫,或在文中大量運用對話式寫法……以期用另類來吸引眼球。這些都是錯誤的,不但無法為自己的申請加分,而且很有可能犯了招生官的大忌,嚴重影響自己的申請結(jié)果。
    三、感性化,情緒化,故事化
    由于中國思維的模式,許多人用抒情方式來描寫自己,感動的描寫太多,理性的思維太少。有人特別愛描述困難的經(jīng)驗,其實這很冒險,除非這個困難對你有重大影響,闡明你到底戰(zhàn)勝了什么、學到了什么。但還是要謹記,即使選擇這么寫,也不要過分描述整個困難的細節(jié)和經(jīng)過。不要用做作、夸大的方式來爭取好感,因為這很可能引起招生官的反感。還有一些學生喜歡過度談?wù)搨€人如何與心理方面的疾病進行抗爭,如憂郁癥、厭食癥、多動癥等,這些其實很難把握的,因此最好不要提及。
    四、抄襲化,標準化
    受網(wǎng)絡(luò)或書籍的影響,許多學生的申請文書呈現(xiàn)出了抄襲化、標準化的特征。其實,詞語和風格要體現(xiàn)出自己的味道,不要從書上、網(wǎng)絡(luò)上抄襲借用太標準的句子、詞匯,也不要抄襲成功申請者的詞句或是特殊的想法,這樣才可以避免在招生官審核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并由此認定你是抄襲,從而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
    五、大眾化,陳詞濫調(diào),展示不出自己的特點
    因為中國的教育模式本來就單一,你以為自己藝術(shù)、體育、學習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但寫出來仍避免不了大眾化、千篇一律。好的表達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不足。同一件事、同一個成長歷程,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跳出事件的本身,反而更加容易看出這件事情深層次的意義。學校要了解的正是你和你的個性,而不是某個事件或經(jīng)歷,所以千萬不要用整篇文章來討論自己的成就。
    另外,除了強調(diào)大學校園所能提供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外,千萬不要忽略了自己能對申請的大學做出哪些貢獻,這才是你區(qū)別于別人的特色所在。
    六、羅列獎項,吹噓自己
    從中國人的角度出發(fā),認為“有獎就是才”,于是很多學生習慣在申請文書中羅列獎項,大獎小獎全不放過??此瞥删鸵淮蠖?,卻易給人造成一種虛假浮夸的印象。事實上,中國的各種競賽實在太多,中國申請者中得獎的人多如牛毛,國外大學又不了解中國的各種比賽的權(quán)威性,況且學校多已表明,審核的標準不是以得獎的多少來定論。所以,沒有必要在文章中對所有獎項進行機械的羅列。
    七、迂回曲折,鋪墊過多
    受國內(nèi)一些負面文化習慣的影響,許多學生寫文章喜歡先鋪墊一番,再逐步揭開自己的面紗。然而,這對于外國人來說太啰嗦了,他們很難有耐性看完。就算看完,也沒搞清你說的是什么。請記住,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鋪墊太多反而對表達自己不利。把模糊的東西具體化,可以提高你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