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相信大家都對“一鼓作氣”這個成詞很熟悉吧!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鼓作氣作何解釋”,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參閱。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成語解釋的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實用資料欄目。
一鼓作氣作何解釋
拼音:yī gǔ zuò qì
解釋: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原指作戰(zhàn)時擂第一通鼓,勇氣振作起來了。比喻在勁頭正盛時,一下子完成。
出處:這句話來自于《 左傳·莊公十年》中的《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 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 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 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近義:一氣呵成、趁熱打鐵。
1. 一氣呵成: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2. 趁熱打鐵:鐵要趁燒紅的時候打。比喻要抓緊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去做。
反義:一敗如水、一敗涂地、偃旗息鼓。
典故: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莊公召見他。他的同鄉(xiāng)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他進宮去見莊公。
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辈軇フf:“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又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辈軇フf:“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明是不會保佑您的?!鼻f公接著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辈軇フf:“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zhàn)時請允許我跟您一起去?!?BR>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莊公剛上戰(zhàn)場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饼R軍擂鼓三次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BR> 結果,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然后又登上車,手扶車前橫木觀望齊軍的隊形。仔細觀察一番后,他說:“現(xiàn)在可以追擊了?!庇谑牵f公命令軍隊追擊齊軍。
最終,魯國的軍隊戰(zhàn)勝了齊軍,魯莊公向曹劌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擂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就會減弱。等到第三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他們。
齊國是大國,難以摸清他們的情況。我察看他們的車轍,觀察他們的隊形,擔心的是他們有埋伏。經過觀察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迫擊他們?!?BR> 春秋時期,戰(zhàn)爭不斷。公元前684年,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率兵前去長勺,決定與齊軍決一死戰(zhàn)。齊軍先聲奪人,擂起戰(zhàn)鼓準備進攻。魯莊公剛要率兵應戰(zhàn),卻被同來的的曹劌勸住了。他認為時機不到,勸魯莊公再等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動靜,又一次擂響戰(zhàn)鼓,可曹劌還認為時機不到。齊軍見魯軍還是按兵不動,又第三次敲響鼓向他們挑釁。曹劌當機立斷,勸魯莊公說:“進攻的時機到了?!彪S著雨點般的戰(zhàn)鼓聲響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魯軍奮勇而上。齊軍三次進攻未果,早已士氣大減,疲憊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經坐下休息。魯軍的突然出擊使他們猝不及防,頓時潰不成軍。戰(zhàn)爭勝利后,魯莊公問曹劌說:“為什么要等齊軍擂三次鼓后,才能出擊呢?”曹劌說:“打仗,主要靠軍隊的士氣。敲第一遍鼓時,士氣最旺;第二遍鼓時,士兵的勇氣就已經減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氣已經耗盡。這時我軍趁機擂鼓而上,士氣旺盛之軍攻打松懈疲乏之軍哪有不勝的道理?”魯莊公聽了曹劌的這番話,不禁稱贊道:“將軍真是精通戰(zhàn)事的奇才啊!”
白話文介紹: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他的同鄉(xiāng)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在商量這事,你又為什么要參與呢?”曹劌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庇谑巧铣グ菀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什么應戰(zhàn)呢?”莊公說 :“衣服、食品這些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辈軇セ卮鹫f:“小恩小惠沒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著一片至誠,告訴神?!辈軇セ卮鹫f:“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于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梢詰{借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zhàn)。莊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進攻了?!饼R國的軍隊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去。曹劌說:“不行?!庇谑窍蛳掠^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了望齊軍,說:“可以了?!本妥窊酏R國軍隊。
戰(zhàn)勝了齊國軍隊后,莊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大國,是不容易估計的,怕有伏兵在那里。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追擊齊軍?!?BR> 這個成語中的“鼓”指敲戰(zhàn)鼓;“作”振作;“氣”勇氣。在原文中它是指作戰(zhàn)時第一次敲鼓最能激起士兵們的銳氣,多敲幾次鼓銳氣也就慢慢減弱了?,F(xiàn)在我們經常用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一鼓作氣”來形容作事時要鼓起勁頭,勇往直前。
相關的詩句: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老當亦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造句:
1. 他們一鼓作氣爬上山頂。
2. 是一鼓作氣消滅它們的好機會
3. 今天我一鼓作氣背了50個漢字。
4. 登山隊員們繼續(xù)前進,希望最后一鼓作氣到達峰頂。
5. 登山隊員們繼續(xù)前進,希望最后一鼓作氣地到達山峰。
6. 可惜的是他沒能一鼓作氣將這一方案推廣到其他稅種中。
7. 還是不要。我還是一鼓作氣今天就把它帶回去。但是如果它發(fā)生故障呢?
8.我就憑一鼓作氣的精神,獨立完成這件作品。
9.這場球賽,我隊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打得對手潰不成軍。
10.趁此大捷,我軍應當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掃穴犁庭。
11.做這種事就要一鼓作氣,拖三阻四,難有成就。
12.同學們!且讓我們一鼓作氣攻上山頂。
13.老師提醒大家參加比賽有如作戰(zhàn),要一鼓作氣,才能奪得錦標。
14.可惜的是他沒能一鼓作氣將這一方案推廣到其他稅種中。
15.他拿起筆,一鼓作氣連寫了三幅字。
16.大家一鼓作氣,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17.此刻且看我們一鼓作氣地沖向目的地。
18.我們干脆一鼓作氣把這些事做完再休息。
19.你要一鼓作氣沖過難關,一遲疑可能就氣餒了。
20.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氣的精神。
| 經典語錄 | 愛情語錄 | 勵志語錄 | 傷感語錄 | 搞笑語錄 | 心情語錄 | 唯美語錄 | 雷人語錄 | 正能量語錄 |
| 經典語錄 | 愛情語錄 | 勵志語錄 | 傷感語錄 | 搞笑語錄 | 心情語錄 | 唯美語錄 | 雷人語錄 | 正能量語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