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再次更新了2018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公布了物理科學/自然科學(physical sciences )排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排在第一位。本文是關于世界各國大學在本次排名中的具體表現,由出國留學網整理翻譯,供大家選校參考。
The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able for physical sciences subjects employs the same rigorous and balanced range of 13 performance indicators used in the overall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ut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recalibrated to suit the individual fields. It highlights the universities that are leading across mathematics, statistics, physics, astronomy, chemist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ubjects. This year’s ranking has expanded to include 500 institutions, up from 100 last year.
Best universities for physical sciences 2018 Based on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by Subject | ||
Rank | University | Location |
1 | Princeton University | United States |
2 | Harvard University | United States |
3 | Stanford University | United States |
4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United States |
5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United Kingdom |
6 | University of Oxford | United Kingdom |
7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United States |
8 | 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 Switzerland |
9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United Kingdom |
10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United States |
和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一樣,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物理科學/自然科學排名也采用了同樣嚴謹而均衡的13項評估指標。不同之處在于,為反映具體學科的情況,對排名方法進行了重新校準。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物理科學/自然科學排名著重列出了數學、統(tǒng)計學、物理學、天文學、化學、地質學、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的頂尖大學。今天的排名規(guī)模有所擴大,從去年的一百所大學增加到了五百所。
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物理科學/自然科學大學排名 | ||
排名 | 大學名稱 | 所在國家(地區(qū)) |
第1位 | 普林斯頓大學 | 美國 |
第2位 | 哈佛大學 | 美國 |
第3位 | 斯坦福大學 | 美國 |
第4位 |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第5位 | 劍橋大學 | 英國 |
第6位 | 牛津大學 | 英國 |
第7位 |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國 |
第8位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第9位 | 帝國理工學院 | 英國 |
第10位 | 芝加哥大學 | 美國 |
Princeton University tops the table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2015, overtaking both Harvard and Stanford universities. Princeton’s industry income scor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his year, while its teaching environment also improved. Overall the US dominates the table, claiming 115 places.
Australia has achieved a strong performance in the table, with its top three institutions rising up the list. China is another stand-out performer, with 23 representatives, the same number as Australia. Its top four institutions have all risen. Meanwhile, in Europe, all four of the Netherlands’ top-100 representatives have risen.
However, other leading university nations have suffered declines. The majority of Germany’s 10 institutions in the top 100 have fallen since last year. The reasons vary by institution but most saw drops in their scor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ading institutions in Canada and South Korea have also dropped.
Overall, 50 countries make the top 500 list, including 32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table.
普林斯頓大學趕超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位列第一位。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位列第一位。普林斯頓大學在產業(yè)收入得分在今年有了戲劇性的上升,同時它的教學環(huán)境也得到了改善。在這份排名中,美國主導了榜單,有115所大學進入排名。
澳大利亞在本次排名中也有強勁的表現,它的最頂尖的三所大學均來到了前列。中國是本次排名中的另一個表現搶眼的國家。和澳大利亞一樣,中國有23所大學進入排名。與此同時,在歐洲,荷蘭四所排進世界前一百的大學排名均有所上升。
不過,其他國家的頂尖大學排名也有所下降。在德國排進世界前一百的十所大學中,大部分排名較去年均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各個大學有所不同,不過多數排名下降的大學在教學和研究得分上都有所減少。 加拿大和韓國的頂尖大學排名也有所下降。
由于排名規(guī)模擴大,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物理科學/自然科學排名首次增加了32個國家,因此共有50個國家的大學出現在前五百排名中。
第11-30位
第11位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美國 |
第12位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美國 |
第13位 | 康奈爾大學 | 美國 |
第14位 | 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 |
第15位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第16位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第17位 | 北京大學 | 中國 |
第18位 | 華盛頓大學 | 美國 |
第19位 | 密歇根大學 | 美國 |
第20位 |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 美國 |
第21位 | 愛丁堡大學 | 英國 |
第22位 |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 美國 |
第23位 | 倫敦大學學院 | 英國 |
第24位 | 清華大學 | 中國 |
第25位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美國 |
并列第26位 | 慕尼黑大學 | 德國 |
并列第26位 | 西北大學 | 美國 |
第28位 |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 法國 |
第29位 | 多倫多大學 | 加拿大 |
第30位 |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 | 德國 |
第31-51位
第31位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澳大利亞 |
第32位 | 海德堡大學 | 德國 |
第33位 |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 美國 |
第34位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第35位 |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 美國 |
并列第36位 | 巴黎綜合理工大學 | 法國 |
并列第36位 | 東京大學 | 日本 |
第38位 | 佐治亞理工學院 | 美國 |
第39位 | 馬里蘭大學學院園分校 | 美國 |
第40位 | 巴黎第六大學 | 法國 |
第41位 | 曼徹斯特大學 | 英國 |
第42位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第43位 | 萊斯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44位 | 布里斯托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44位 | 卡內基梅隆大學 | 美國 |
第46位 | 香港大學 | 中國香港 |
第47位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 荷蘭 |
并列第48位 | 布朗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48位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美國 |
并列第48位 |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 俄羅斯聯邦 |
并列第48位 | 烏得勒支大學 | 荷蘭 |
第52-100位
并列第52位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加拿大 |
并列第52位 | 柏林洪堡大學 | 德國 |
并列第52位 | 墨爾本大學 | 澳大利亞 |
第55位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 美國 |
第56位 | 波恩大學 | 德國 |
第57位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第58位 | 麥吉爾大學 | 加拿大 |
第59位 | 亞琛工業(yè)大學 | 德國 |
第60位 | 隆德大學 | 瑞典 |
第61位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 德國 |
并列第62位 | 亞利桑那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62位 | 京都大學 | 日本 |
第64位 | 復旦大學 | 中國 |
第65位 | 柏林工業(yè)大學 | 德國 |
并列第66位 | 中國科技大學 | 中國 |
并列第66位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香港 |
并列第66位 | 瓦格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 | 荷蘭 |
第69位 | 明尼蘇達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70位 | 哥廷根大學 | 德國 |
并列第70位 | 萊頓大學 | 荷蘭 |
第72位 | 烏普薩拉大學 | 瑞典 |
并列第73位 | 杜倫大學 | 英國 |
并列第73位 | 蘇黎世大學 | 瑞士 |
第75位 | 科羅拉多礦業(yè)學院 | 美國 |
第76位 | 密歇根州立大學 | 美國 |
第77位 | 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 | 美國 |
第78位 | 波士頓大學 | 美國 |
并列第79位 |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 美國 |
并列第79位 | 南安普頓大學 | 英國 |
第81位 | 斯德哥爾摩大學 | 瑞典 |
第82位 | 南京大學 | 中國 |
第83位 | 夏威夷大學瑪諾分校 | 美國 |
并列第84位 | 魯汶大學 | 比利時 |
并列第84位 | 俄亥俄州立大學 | 美國 |
第86位 | 伯爾尼大學 | 瑞士 |
第87位 | 里昂高等師范學校 | 法國 |
第88位 | 赫爾辛基大學 | 芬蘭 |
并列第89位 | 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 | 俄羅斯聯邦 |
并列第89位 | 巴黎第七大學 | 法國 |
第91位 | 巴黎第十一大學 | 法國 |
第92位 | 韓國科學技術院 | 韓國 |
第93位 | 昆士蘭大學 | 澳大利亞 |
第94位 | 哥本哈根大學 | 丹麥 |
第95位 | 雷丁大學 | 英國 |
第96位 | 華威大學 | 英國 |
第97位 | 悉尼大學 | 澳大利亞 |
第98位 | 日內瓦大學 | 瑞士 |
第99位 | 弗賴堡大學 | 德國 |
第100位 | 新南威爾士大學 | 澳大利亞 |
第101-200位見下一頁 英文版排名見第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