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把酒問月》原文及翻譯

字號:


    一杯清酒對明月,瑩瑩光輝照九州!還記否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李白《把酒問月》原文及翻譯”,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盡在出國留學網(wǎng),歡迎大家閱讀,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李白《把酒問月》原文及翻譯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原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字詞解釋:
    ⑴題下作者自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⑵丹闕:朱紅色的宮殿。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⑶但見:只看到。寧知:怎知。沒:隱沒。
    ⑷白兔搗藥:是古代的神話傳說,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嫦娥:傳說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
    ⑸當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翻譯:
    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問一問。人想攀登明月難啊難,月亮卻老跟著人走。月亮如飛天明鏡每天都照耀紅色宮殿,云霧散盡,月亮皎潔的青輝流滿天空與大地。每天都看到月亮從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從云間山后消失。春去秋來,月亮上的白兔總在那里搗藥,月宮里的嫦娥與誰作鄰居。
    現(xiàn)在的人有誰見過古時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人。古人和現(xiàn)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樣,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月亮卻是沒有改變的。其他的咱們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時候,月亮的青輝總映照在金酒杯里。
    對照翻譯: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問一問。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人想攀登明月難啊難,月亮卻老跟著人走。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月亮如飛天明鏡每天都照耀紅色宮殿,云霧散盡,月亮皎潔的青輝流滿天空與大地。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每天都看到月亮從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從云間山后消失。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春去秋來,月亮上的白兔總在那里搗藥,月宮里的嫦娥與誰作鄰居。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現(xiàn)在的人有誰見過古時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和現(xiàn)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樣,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月亮卻是沒有改變的。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其他的咱們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時候,月亮的青輝總映照在金酒杯里。
    英譯:
    When is the bright moon rising above the sky? I now stop the glass and ask.
    The moon will never be able to climb the moon, but the moon walks closely with the people.
    Bright as a mirror flying in the palace, the green smoke cleared out a cool glow.
    Only see rising from the sea every night, and who knows the morning clouds in the clouds.
    The moon in the white rabbit daoyao autumn and spring, Chang oh lonely living with whom is the neighbor?
    Now the people of the present are not seen in the ancient months, but in the present month they have taken the ancients.
    The ancients and the modern people like the flow of water, the common sight of the moon is so.
    Only hope to sing aloud to the glass, the moonlight can be long in the gold cup.
    鑒賞:
    這是一首應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全詩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悠悠萬古,長存不變的明月,是永恒時空里的奇跡,常常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思。前兩句以倒裝句式統(tǒng)攝全篇,以疑問句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困惑,極有氣勢。詩人停杯沉思,頗有幾分醉意,仰望蒼冥發(fā)問道:這亙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存在的呢?
    這一對宇宙本源的求索與困惑,實際上是對自身的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探尋,“停杯”二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的情態(tài)。三四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的微妙關系。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中以求長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卻依然用萬里清輝普照塵世,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兩句寫出了明月既無情又有情、既親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蘊含著詩人向往而又無奈的復雜心境?!梆ㄈ纭眱删錁O寫月色之美。濃重的云霧漸漸消散,月亮皎潔得有若懸掛在天際的明鏡,散射出清澄的光輝,照臨著朱紅色的宮門。
    詩人以“飛鏡”為譬,以“丹闕”、“綠煙”為襯,將皎潔的月光寫得嫵媚動人,光彩奪目?!暗姟倍?,借明月的夜出曉沒來慨嘆時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環(huán)不已,塵世間便在其反復出沒中推演至今。兩句中既表達了對明月蹤跡難測的驚異,也隱含著對人們不知珍惜美好時光的深沉嘆惋。
    “嫦娥”兩句馳騁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發(fā)問,是詩人的第二次問月。白兔在月中年復一年地搗著藥杵,嫦娥在月宮里孤獨地生活著,到底誰來陪伴她呢?在對神物和仙女寂寞命運的同情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高潔的情懷。
    “今人”兩句,在回環(huán)唱嘆中抒發(fā)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今人不見古時月”,實際是在說“今人不見古時人”;“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萬古如一,而人類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
    結尾四句收束上文,進一步表達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恒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長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
    詩人有感于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人類無法改變這一自然規(guī)律,因此就更應當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恒。結句雖暗含及時行樂之意,但總的基調仍然是積極向上的,展現(xiàn)了詩人曠達自適的寬廣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