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哪種情況下需要給小費

字號:


    前往異國他鄉(xiāng)留學,自然是有很多方面不習慣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地方就是"給小費“這件事,特別是去美國留學,各位同學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給小費意識。接下來呢,就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美國留學哪種情況下需要給小費。
    各類小費給多少?
    1. 餐廳服務(wù)類
    一般情況下,在提供全套服務(wù)的餐廳內(nèi)就餐(dine in)的話,午餐一般10%-15%,晚餐在15%-20%。當然,在你對服務(wù)員的服務(wù)表示非常滿意的時候,可以多給小費表示對對方工作的認可,并沒有上限;如果對服務(wù)極度不滿意,有些人也會選擇留下一個一分硬幣以表示強烈不滿。通常給少于10%就是變相表達你對服務(wù)的不滿;但服務(wù)質(zhì)量還可以而你卻給得太少甚至完全不給小費的話,就會引起公憤。沒有理由的不給小費會被大家看作沒素質(zhì)、人品差。
    另外,如果就餐時用了優(yōu)惠券打了折,應(yīng)該按折扣前的原價算小費,也就是即使是免費餐也應(yīng)要按原來價值算小費。
    不要以為吃自助餐就不用給小費了喔!雖然取餐的時候你是“自助”,但是給你倒水、擦桌子、擦地、收盤子的可都是服務(wù)員們。當然,吃自助餐小費可以少給點,給10%或者每人給$1 - $2都算正常,滿意服務(wù)的話當然應(yīng)該多給。自助餐廳里如果有廚師幫忙即點即煮、在現(xiàn)場切烤肉之類的柜臺,可能也會放上一個獨立的tipping jar,但廚師有固定收入,這種情況可以不給小費,只不過如果放入$1+,廚師肯定會對你的order更用心一些。
    自取外賣(Takeout)可以不用給小費,但如果覺得人家打包打得好、或者因為東西太多店員幫你提到車上,也應(yīng)該給$1+表示感謝。
    快餐店(如麥當勞、漢堡王、Subway等等)也不用給小費,因為你點餐之后自取食物拿到餐桌上,吃完自己收拾,過程中并沒有享受到餐桌服務(wù)(table service),所以不用給小費。
    2. 送餐服務(wù)類
    當小伙伴們懶得出門時,可以選擇送餐服務(wù),點披薩,點中餐等等。應(yīng)付給送餐小哥多少小費呢?
    答案是15% - 20%或至少$2 - $3。
    在天氣非常惡劣的情況下,像下冰雹、暴雨、大雪等,當然需要多給一些,畢竟小哥們是用生命在給你deliver啊!另外,如果你點餐時注明要帥哥,也真的來了個帥哥送餐,那你好意思少給么?
    小伙伴們可能會疑惑,不是已經(jīng)加收了外賣費了么?問題是,那外賣費并不是給送餐小哥的!
    如果想省下小費,建議點Take Out外賣自取而不是Delivery送餐上門。
    3. 酒店旅館服務(wù)類
    在美國的童鞋們假期時少不了外出旅游、住酒店。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會忽略“給小費”這檔子事。一般情況下,小費要給$1-$2/人/晚,高級酒店$3-$5/人/晚,或是客房服務(wù)人員做的讓你滿意到極點,你也可以適當多給一些。
    有些酒店服務(wù)人員會留下專門裝小費的信封,如果沒有的話就在離開酒店時把小費放在枕頭上或者在旁邊加個小紙條說明,不要直接把現(xiàn)金放床頭柜上,因為有些地方可能有規(guī)定放床頭柜上的現(xiàn)金會被視為旅客的私人財物是不可以隨便拿的。
    住高級酒店時,門童為你開門、拿行李上樓也是需要付給他們小費的。光開門的話其實可以酌情,就算不給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門童幫你拿行李上樓,為了表示感謝,要按每個行李箱$1 - $2給小費,行李較重的要適當多給。如果不想給的話,就謝絕他們的幫助,自己扛上去。
    有小伙伴反映,有的酒店收費里已經(jīng)自動加上20% service fee,那就不用再給小費了。如果不確定,建議問清楚賬單里是否已經(jīng)包含服務(wù)費/小費。
    在美國自駕游的小伙伴們可能也會選擇留宿Motel(汽車旅館),通常只停留一晚的話不需要給小費,如果連續(xù)留宿幾晚的話,則應(yīng)留$1-$2/人/晚。
    4. 交通服務(wù)類
    在美國,打的(Taxi/Cab)的時候,除了要付基本車資之外,也需要額外付給出租車司機服務(wù)小費。
    打車給小費的標準一般是10% - 20%,依據(jù)他駕駛的狀態(tài)和友好熱情程度。另外,如果你要去一個非常偏僻荒涼的地方,他可能把你送到目的地之后很難在附近找到其他乘客,你也需要稍微多付一些小費。不給的士司機小費的行為很難看。
    5. 旅游服務(wù)類
    如果大家去景點旅游的時候選擇了導游服務(wù),也是需要額外給導游小費的,通常按導游費用的15%-20%來給,唯一的例外是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s)或者政府機構(gòu)里面的官方導游,他們屬于聯(lián)邦公共雇員不能接受小費。跟專業(yè)導游去釣魚、打獵等也應(yīng)給導游行程費用的15%-20%作為小費。
    如果是參加旅行團,坐巴士有司機有導游,那除了給導游參團費用的10-20%作為小費以外,還應(yīng)該另外給司機小費,通常半天行程$1-$2/人,全日行程$3-$5/人。
    6.美容美發(fā)類
    出去剪頭發(fā)、做指甲等,不管是去美國店、中國店還是韓國店都要有一個給額外小費的好習慣。你的小費表達了你對理發(fā)師的感謝。畢竟這種手藝活還是非常累人的。通常15%是最少標準,越考功夫越花時間的要多給,一般人大概會給20% - 30%。
    7.郵遞送貨服務(wù)
    郵差叔叔天天幫我們送信要給小費么?答案是不用的。USPS的郵差屬于聯(lián)邦公共雇員,有明文規(guī)定員工不能收取現(xiàn)金,收禮物禮卡價值也不能超過$20。UPS和Fedex等公司政策沒規(guī)定,但通常也不用給小費。如果想表示感謝,大熱天的時候可以請他們喝罐冰涼的汽水。
    結(jié)論
    無論你認不認同,給小費就是一種美國文化,既然來到美國生活就應(yīng)該入鄉(xiāng)隨俗。另外千萬不要有一種給了小費就了不起,是在用錢砸人的觀念或態(tài)度,對服務(wù)員提要求的時候要有禮貌,盡可能不制造麻煩,給小費的時候也應(yīng)該要禮貌的對你的服務(wù)員說謝謝,感謝他們的熱情招待和幫忙,這是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小費是不能省的,小伙伴們不想給小費的話也可以選擇過一些完全不用給小費也不會被人鄙視的生活,例如自己在家煮飯或者吃快餐、點外賣自取,出行可以自駕游,坐飛機火車時自己提行李,公共交通選擇坐bus或地鐵,住motel或露營,選擇國家公園的導游服務(wù)...知道為什么美國人DIY能力那么強么?省錢必備技能啊!
    小費給多少需要按具體而定,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給優(yōu)惠前以及稅前的費用的15%(或$1以上)是普通標準,給10%或以下代表不滿意服務(wù),給20%或以上則表示很滿意。當然上面總結(jié)的是一般情況下的大眾標準,不同地區(qū)的消費水平和習慣不同,可能還是會有些差距的。有時候?qū)嵲诓淮_定是不是要給小費、應(yīng)該給多少,也是可以事先提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