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五年中考語文涉及的16篇課內(nèi)古文考點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盤點近五年中考語文涉及的16篇課內(nèi)古文考點”,歡迎閱讀參考,更多有關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中考欄目。
    盤點近五年中考語文涉及的16篇課內(nèi)古文考點
    一、《孔子語錄》
    《論語》中,指出學習與思考必須緊密結合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diào)只要善于學習,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強調(diào)學習態(tài)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強調(diào)讓別人成為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鏡子,學習好的,摒棄不好的句子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強調(diào)不僅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也能看出別人的缺點,更要引以為戒的句子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為只有胸懷寬廣、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稱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兩句指出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不生氣,這也是君子的表現(xiàn);子貢請教孔子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一個人終生的修養(yǎng)追求,孔子講出了那個字,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個字做出了千古流傳的解釋;講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才能考驗出一個人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的句子是: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魚我所欲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概括了“生”與“義”的關系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表明: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二句表明:給予侮辱性的施舍,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批判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認為這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沒什么好處的句子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指出了艱苦磨煉益處的句子是: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從內(nèi)外兩個方面說明了導致亡國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指出“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奮發(fā)”的句子是: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四、曹劌論戰(zhàn)《左傳》
    《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沖破阻撓,堅持進見魯莊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指出:“夫戰(zhàn),勇氣也” 認為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曹劌斷定敵方確系潰敗的依據(jù)是: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一鼓作氣,再而衰”認為第一次擊鼓最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曹劌在打了勝仗后總結戰(zhàn)勝原因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魯莊公提出在處理大大小的訴訟案件時要做到: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認為這才算盡了本職。
    五、《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描寫鄒忌外貌的句子是: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寫鄒忌經(jīng)過思索,得出客人認為鄒忌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寫齊王受鄒忌啟發(fā),用懸賞的方法廣泛征求臣民意見,命令一下達就出現(xiàn)了“群臣進諫,門庭若市”的盛況。
    六、《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中,諸葛亮分析先漢興隆的原因是:親賢臣,遠小人;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的《出師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出自己在劉備“三顧茅廬”前躬耕南陽時的心態(tài)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蜀國國內(nèi)有利的條件是:(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師表》的開頭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總括了此時蜀國的形勢;并以“誠宜開張圣聽”一句向劉禪提出應廣開言路的建議。
    七、《桃花源記》陶淵明
    《桃花源記》中描寫讓漁人驚異的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描寫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的神情的句子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描寫漁人進入山洞后感到開闊明亮,所見平坦寬廣的句子是:豁然開朗,土地平曠;結合視覺和聽覺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八、《三峽》酈道元
    《三峽》中描寫三峽群山連綿不斷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側面烘托三峽山勢險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描寫夏季水勢大,交通被斷絕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總括三峽春冬之時景色的句子是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九、《馬說》韓愈
    有一位名人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庇纱?,我們可想到《馬說》中的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韓愈《馬說》中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十、《陋室銘》劉禹錫
    《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兩句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與開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遙相呼應。這是全文的主旨句,突出作者的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陋室銘》中描寫陋室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十一、《小石潭記》柳宗元
    《小石潭記》中描寫大約一百來條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溪水的特點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表現(xiàn)由于環(huán)境太過凄清使作者內(nèi)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十二、《岳陽樓記》范仲淹
    《岳陽樓記》中時間上表現(xiàn)景象的千變?nèi)f化的句子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借鳥歡魚躍描繪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描述“古仁人”的闊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現(xiàn)“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抒寫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十三、《醉翁亭記》歐陽修
    《醉翁亭記》中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及其樂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本文描繪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描繪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用排偶“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描繪出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瑯琊山有晦有明,交替變化的朝暮景象;交代醉翁雅號的由來的句子是: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明游玩觀賞的樂趣融于宴飲之中,醉是表象,樂是實質(zhì)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十四、《愛蓮說》周敦頤
    《愛蓮說》中寫蓮的高潔、質(zhì)樸的語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描寫蓮的清高風度,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儀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不敢輕侮的清高;以蓮比喻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十五、《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記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流露了作者被貶后復雜的內(nèi)心感受。
    十六《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說他小時候家貧無法買書來看,但通過“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的辦法,得以博覽群書;描寫他小時候借書抄書十分勤奮刻苦,天氣非常寒冷,即使“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仍然不懈怠;表明作者“嘗趨百里外”求學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寫作者求學路上的跋涉之苦的句子是:“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兩句表明自己在同學中雖然穿著破舊,但并不羨慕他們;寫作者外出求學,以“缊袍敝衣”處在富家子弟之間卻“略無慕艷意”,其原因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