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美德:忠》主題班會教案

字號:


    “忠”德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傳統(tǒng)職業(yè)道德的重要內(nèi)容。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忠》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參考。
    主題班會教案
    中華傳統(tǒng)美德:忠
    一、班會目的:
    1.了解中華民族歷代關于“忠”的文化內(nèi)涵的闡述,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做一個高素養(yǎng)的現(xiàn)代中國人。
    2.結(jié)合現(xiàn)實,對“忠”的含義進行界定。忠,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人類崇高的德行之一。忠者,與忠貞、忠誠、忠厚、忠實、忠良、忠烈和忠臣等相聯(lián)系,是指無私、竭力、不變。英語中有:loyal、 honest、 devoted、true??鬃釉凇队阂病菲镎f: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睆膫€人來講,忠是待人忠心的意思;從民族大義來講,忠,就是愛國主義精神。
    二、活動準備:
    資料收集的時間為一周,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組負責一個專題。具體安排如下:
    1.第一組收集有關“忠”的詞語,了解忠的文化內(nèi)涵。
    2.第二組收集有關“忠”的詩文,感悟中國文學中描寫“忠”的詩詞的悠長和情韻。
    3.第三組收集有關“忠”的故事傳說,感受民間對“忠”的價值取向。
    4.第四組收集有關“忠”的圖片,從意境構圖上直接感知“忠”的內(nèi)涵。
    三、班會步驟
    1.每組將收集的資料,在班上專題交流,進行整理。
    2.負責收集圖片組的學生布置教室,營造氛圍。
    3.歌聲導入,由負責收集歌曲的學生播放,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感情。主持人宣布開始:
    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本,我們是炎黃子孫。
    班會主題版面出現(xiàn)(屏幕):
    回顧歷史,祖國因我們而欣慰;
    腳踏實地,我們因祖國而自豪;
    展望未來,我們與祖國共騰飛;——
    我們忠誠于我們的祖國。
    4.每個版塊都由學生自己主持。
    ⑴探索“忠”的文化內(nèi)涵。
    做人,以德為先。而忠,是德的核心。古往今來,有許多野心家、陰謀家利用“忠”的觀念,愚弄人民,也有許多愚忠之人,陷于彀中而不能自拔。據(jù)說陳公博本不愿投日,但因其忠于汪精衛(wèi),終于走上了叛國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忠于國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而不應忠于一姓一家。
    ⑵詞語比拼,說出有關“忠”的詞語。
    忠告、忠良、忠順、忠勇、忠于、忠貞、忠心耿耿、忠貞不渝、忠貞不二、忠言逆耳、竭忠盡智、忠誠、忠烈、 忠厚、忠實、忠信等。
    ⑶故事比賽,看誰講得清楚,看誰講的故事精彩,吸引人。
    岳飛:精忠報國
    楊家將:一門忠良
    ⑷詩文賞析,看誰背出的關于“忠”的詩文多,通過賞析,看誰能品出“忠”的韻味。
    屈原《離騷》
    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諸葛亮《出師表》
    《三國演義》
    ⑸歌聲蕩漾,賽唱關于“忠”的歌曲。
    《學習雷鋒好榜樣》
    ⑹小品表演,通過表演,感受“忠”的真諦。
    ⑺“忠”辯。
    忠是內(nèi)心的忠,靈魂理念的忠,從里到外的忠,發(fā)自肺腑的忠。忠之道要誠于中而形于外,要厚、要實、要信。
    中國古代“忠”的內(nèi)涵是雙重的: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死諫,武死戰(zhàn),是忠,忠于國家??墒且暬噬先缤献?,勝過老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找樂子,臣挖空心思筑酒池設肉林選美女做清池修宮殿造龍舟,也是忠,忠于皇帝本人。
    ⑻即興演講。
    “忠”的雙重含義,使古來多少當臣子的傷透了腦筋。要忠于國,國家的事就不能胡搞,搞垮了君臣都要倒霉??墒恰爸已阅娑薄D媪司亩?,讓他不舒服,還算忠于君嗎?還能令君覺得這是忠于他嗎?所謂“伴君若伴虎”,歷來認為這是由于當皇帝的脾氣都不好,我以為倒是這個“忠”字的歧義在作怪。它不僅使臣子難當,而且君王難做?!凹姨煜隆闭撸瑖褪蔷募?,君王自然不想敗家,所以從主觀上講,沒有希望亡國之君,所以臣下還是以能進“忠言”的好??墒且粋€君王如果成天“讓人講話”來使自己不舒服,這個家還有什么意思!所以最好有這樣的賢臣,忠心為國,不謀私利;又忠心娛君,不說“陰暗面”。而歷史事實是二者不可得兼,那就只好靠君王自己跟著感覺來判斷誰是賢臣誰是小人了。
    在當代,忠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我們的忠,表現(xiàn)為忠于人民,忠于國家,表現(xiàn)為愛國主義精神。
    ⑼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