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法理學備考知識:法治理論

字號:


    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小編在這里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法理學備考知識,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的及時更新哦。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法理學備考知識:法治理論
    第三章 法的演進
    【考點】法治理論
    法治:是由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在他的名著《政治學》里,給法治下過一個定義。他認為法治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兩層含義:首先,已經(jīng)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其次,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從定義中可以看出兩個含義:第一、已經(jīng)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這是講守法。第二、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這是指良法之治。所以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是守法和良法兩方面的結合。
    法治的“治”與法制的“制”區(qū)別:(1)“治”表明法律是調整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2)“治”表明這種調整社會生活的法應當要有正當性,即良法之治;(3)“治”要求法律在社會生活中享有最高權威。
    法治政府的特征有哪些,實現(xiàn)法治政府又有哪些途徑和措施?
    法治政府的特征:(1)法治政府是一個有限而有為的政府,因此政府的權力是要受到控制和約束的;(2)法治政府也是透明和廉潔的政府;(3)法治政府是負責任的服務性政府;(4)法治政府是一個誠信的政府。
    實現(xiàn)法治政府的途徑和措施:(1)要實現(xiàn)兩個轉變,要轉變以國民生產(chǎn)總值(GDP)為標準的政績觀考察法。要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成為有限政府和服務性政府;(2)兩個提高:提高政府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政府行政立法的質量;(3)要嚴格執(zhí)法提高執(zhí)法水平。要防止執(zhí)法過程中的違法越權行為。這也是實現(xiàn)法治政府的一個難點;(4)要落實四個監(jiān)督。即人大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和人民的監(jiān)督。
    法治國家的條件:(1)制度條件。即一是完備的法律和系統(tǒng)的法律體系,二是相對平衡和相互制約的符合社會主義制度需要的權利運行法律機制。三是獨立的具有極大權威的司法系統(tǒng)和一支高素質的司法隊伍。四是健全的律師制度;(2)思想條件。包括法律至上,權利平等,權利制約和權利本位。權利本位具體包括:第一、在國家的公權利和公民的私權利之間,要限制公權利,保障私權利。第二、在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之間,要注意義務的履行是為了更好的行使權利。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nèi)容(注意:此內(nèi)容在06年和07年連續(xù)考過兩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全國政法系統(tǒng)所開展的法治教育。包括五個方面:第一,依法治國;第二,執(zhí)法為民;第三,公平正義;第四,服務大局;第五,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nèi)容;執(zhí)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民主法治和和諧社會的關系:第一,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保障;第二,和諧社會的建構必須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動與保障;第三,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
    和諧社會和公平正義的關系:第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的基本條件;第二,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