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出國留學網(wǎng)為考生們整理了備考2018年司法考試案例《以案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小編的及時更新哦。
司法考試案例《以案釋法》:主債務分期履行時,保證期間的起算點
【案情】
被告陸某向原告顏某借款共計240萬元,后償還了83萬元,并就余款157萬元達成還款協(xié)議,約定由陸某自2014年1月24日起每半年向原告還款40萬元,2015年底結(jié)清所有借款,并由被告焦某提供擔保。后原告曾多次向被告催要,但至今未能償還。故原告于2016年4月19日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陸某償還原告借款157萬元并支付利息; 被告焦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解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告焦某的擔保范圍。有人認為,從保護債權(quán)人的角度考慮,擔保人的擔保是對全部債務的擔保,故而主債務分期履行時保證期間的起算點應是最后一期債務到期之日。本案約定的最后一期還款期限為2015年年底,即可理解為2015年12月31日,故而原告于2016年4月19日起訴要求被告焦某承擔保證責任,并未超過六個月的保證期間,被告焦某應對全部157萬元承擔保證責任。
筆者認為,主債務分期履行時保證期間應從每一期債務到期日分別起算。本案中,第一期還款日為2014年7月24日,第二期為2015年1月24日,第三期為2015年7月24日,至原告起訴要求被告焦某承擔保證責任時,均已超過六個月的保證期間,對此焦某應當免除保證責任,僅對最后一期37萬元承擔保證責任。理由是:
第一,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的,應當按照權(quán)利受限原則,既然債權(quán)人有權(quán)在每一期債務到期時向債務人主張,則該請求權(quán)應當受保證期間的限制,此時應當自該期債務到期之日起算保證期間。
第二,從權(quán)利義務對等的角度看,債權(quán)人可以在每期債務到期時向擔保人主張,也可以自最后一期債務到期時向擔保人主張,而擔保人在債權(quán)人分期主張時,卻無法抗辯要求債權(quán)人到最后一期主張??梢?,如此一來債權(quán)人行使權(quán)利可以有選擇性,而對擔保人卻是不公平的。
第三,擔保合同是從合同,具有從屬性,從屬于主合同債務合同。而債務合同是分期履行之債,在一定期限內(nèi)各期之債均是獨立的,在擔保約定不明時,亦因其從屬性應是對每期債務的擔保。
第四,保證期間分期計算對債權(quán)人和保證人均起到保護作用。債權(quán)人在每期債務到期后向擔保人主張,可以及時提醒擔保人督促債務人履行,既有利于自身債權(quán)的實現(xiàn),也有利于擔保人得知其擔保的債務履行情況,以及時維護自身利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人民法院)
出國留學網(wǎng)司法考試 欄目推薦: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網(wǎng)站:司法部網(wǎng)站
2018年司法考試(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時間
| 司考證書領取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法考試報名 | 司考準考證打印 | 司法考試時間 | 司考成績查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