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生活中的有趣發(fā)現(xiàn)

字號:


    日本,這是一個一舉一動都能體現(xiàn)出絕對服從和尊重文化的國度——充斥在整個日常生活。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看看日本留學生活中的有趣發(fā)現(xiàn)。
     1.對食物的尊重
    在日本,負責烹調(diào)食物和上菜的人總心存敬意、并抱有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即使在快餐連鎖店也不例外。不然那就可被視作「非日式餐廳」了。你幾乎不可能在日本吃到一頓差劣的飯菜。
    2.對禮儀的尊重
    日本久負禮儀之都的盛名,這從火車上最為可見一般:售票員上下車時定會向乘客積極俐落地鞠躬,負責于子彈火車(新干線)送上餐點的女士也是一樣——無聲的尊重無處不在。
    3.對自然的尊重
    所有人都對自然懷有至高無上的敬意。你會常常發(fā)現(xiàn)日本有許多事物,由建筑乃至食物——都展現(xiàn)了對自然環(huán)境的尊重。還需我多說甚么呢?去拜訪任何一家神社或是寺廟吧,那份對自然母親的尊敬再明顯不過了。
    4.對規(guī)則的尊重
    日本文化建基于規(guī)則,這兒有許多或成文或不成文的規(guī)定:日本人可無法接受把可回收物品扔到廢物收集箱、對陌生人沒禮貌或是穿得蓬頭垢面等種種行為。
    5.甚么都驚人地有效率
    我對一列希望號列車抵站所能留下的最佳第一印象是,一群穿著整齊劃一馬哈魚色制服和運動鞋(!)的女士進入車廂,并以完全相同的步伐更換垃圾袋,調(diào)整座椅方向,好準備迎接下一批乘客。服務,服務,服務——一切都以服務為重;在日本時我常常想到:啊,這不是很合理嘛?可在西方,要是存在一個更有效率的方案的話,人們可就想不出為何不取而行之的理由了——以服務為重可花費太多可投資于他處的時間或金錢了。但在日本,他們則不問理由,僅遵此道。
    6.最會打扮的女性都在日本——尤其位于東京
    意大利和巴黎的女人自然打扮得漂漂亮亮,倫敦和紐約的女性亦自有個人風格,可她們都跟東京的女人不一樣。身穿裁縫完美的短裙,腳踏低調(diào)但實用的平底鞋——東京街頭有99%的女性穿著都比我在其他各國看到的女人漂亮。我現(xiàn)在沒住在東京了,可是我能夠告訴你日本東京相較于許多其他城市時尚的打扮都能大大印證這種說法。
    7.日本很熱!
    提到夏天,就讓我好好形容一下日本的夏天吧——屆時日本會熱得難以忍受,濕度又非常高。福岡市的人們出門時甚至會在脖子圍上毛巾,好用來擦他們滴個沒完的汗珠。有一年我到關西旅行時,那里溫度高達攝氏42度(華氏106度)——打破了過往最高溫紀錄,那時人們總說我們造訪的時間簡直爛得不能再爛。問到我的建議?盡可能挑在春天或是秋天到日本吧。沒辦法的話,就只好持續(xù)補充水份、保持涼快了!
    8.和服依然流行
    在我到日本居住前,我總以為日本女人只會在特殊場合、或是適宜作傳統(tǒng)打扮的時候穿和服。事實并非如此——平日我在九州仍可看到許多穿著這種傳統(tǒng)服裝的女人。這情況在我到京都旅行時更為明顯:有些寺廟允許穿著和服的女人免費入場——這能幫助你省下一筆錢,畢竟大多京都的寺廟都會收取400至600日元(25至40港幣;100至160臺幣)的入場費。但除此之外,人們就只會在正式場合穿著和服了。我的母親和來日本探望我時,都逼不及待地想要穿穿看和服。和服所用的顏色搭配組合總有一種引人注目,和一份優(yōu)雅的味道。
    9.英語是用好玩的,沒有實際功用!
    有在哪兒看到英文字母嗎?它們很大機會不是用作與不諳日語的人溝通的。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現(xiàn)英語在這兒只不過是裝飾。近年則是流行使用法語和德語——它們在咖啡廳菜單和精致餐館隨處可見。幾個日本友人曾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在咖啡廳、書店或是服飾店這些地方加上外語可讓生意更好,那對日本的年輕人來說可是一種異域風情。另一邊方面,只用上傳純?nèi)照Z的店家更能吸引老一輩。簡單來說,你在日本看到的外文大多只是為了營造風格才被用上。
    10.所有人都非常樂于助人
    似乎迷路了嗎?那不會維持太久的。日本人非常樂于助人:就算不會英語,他們也會竭盡所能的幫助你一把。我在光顧一家電器店時首次留意到這種非比尋常的態(tài)度。當我向店員問起一款電風扇時,他回到這家店沒有庫存了,另一家可能還有,很樂意幫我打電話問問。然而那可不是他們的另一家分店——而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可店員是主動提出要為我打電話的!要是在加拿大,店員很大機會只會打發(fā)我到Best Buy區(qū)域看看。說到個人經(jīng)歷,有一次我在大阪迷路時,可是有位帶著孩子的女士陪我走到目的地(酒店)——只因他們發(fā)現(xiàn)我在半小時內(nèi)就得登記入住。事到如今,那件事的細節(jié)依然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