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jié)“鬼節(jié)”:看似迷信卻也有科學依據(jù)

字號:


    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是鬼節(jié),相信大家很多人都聽過這種說法,還有一些人覺得這是迷信就想把中元節(jié)抹除掉。但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想告訴大家,看似迷信卻也有科學依據(jù),歡迎閱讀。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俗稱的七月半、“鬼節(jié)”。
    這一天,印象中聽長輩叮囑得最多的就是“晚上早點回家,盡量不要出門”。
    “"鬼節(jié)"的叫法雖然由來已久,但這個節(jié)日最早是用來祭祀先祖,以表孝心的。無論是節(jié)日本意,還是節(jié)慶習俗,并不是簡單的封建迷信就能概括的,有的還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泵袼讓<疑蛑具h說。
    七月半是四大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之一
    “鬼節(jié)”是通俗叫法,聽著有點瘆人。
    其實這個節(jié)日還有很多稱謂,如“七月節(jié)”、“中元節(jié)”等。
    據(jù)古書記載,道經(jīng)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正月十五,大家再熟悉不過,也就是“元宵節(jié)”;七月十五是用來“祭祀先人”的;十月十五“名氣”要更小些,是“食寒食,紀念賢人”的。
    七月十五祭祖的習俗,主要是在過去人們的觀念中,此時盛夏已經(jīng)過去,秋涼剛剛開始,祖先會在此時回家探望子孫,因此需要做羹飯祭祀一下。
    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它和除夕、清明、重陽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祭祖的四大節(jié)日。
    至于“中元節(jié)”的叫法被“鬼節(jié)”代替,除了有些噱頭外,沈志遠提到的一點或許能說明這種轉(zhuǎn)變的原因。相較于除夕、清明、重陽這些只祭祀自家先祖的節(jié)日,中元節(jié)還有祭“野鬼”的說法,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出?;驊?zhàn)爭中喪生,未能“落葉歸根”的亡魂。
    “放焰口”是七月半最熱鬧的活動
    在七月半前后這段日子,很多人會聽到身邊的長輩這樣嘮叨:晚上外面陰氣重,盡量早點回家,不要出去玩了。
    “其實在"鬼節(jié)"習俗中,有不少是讓大家聚集在戶外的活動?!鄙蛑具h說,比如“放焰口”。
    簡單來說,“放焰口”就是請陰人喝酒看戲,超度亡魂的一種迷信活動。
    一般要等七月半那天吃過晚飯,太陽落山后,鄉(xiāng)鄰們?nèi)齼蓛删奂酱蹇趶V場上。“放焰口”用的高臺、羹飯、福禮等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然后由請來的和尚、道士念經(jīng)超度。
    整個“放焰口”活動中最受老少歡迎的要屬放炮。沈志遠說,放炮用的銅制的“銃”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見,長的約四五米,短的在1米左右,前端呈喇叭口。放炮前將火藥塞入,點燃引線,朝天發(fā)射,“有點像現(xiàn)在的炮仗?!?BR>    盡管是“請陰人喝酒看戲”,各種民間表演照樣是一個都不能少。
    沈志遠說,除了請藝人扮成鐘馗的樣子來驅(qū)散亡魂的戾氣這種應景的表演外,也少不了像“老鼠娶老婆”這樣充滿諧趣的小節(jié)目來娛樂一下到場的觀眾。
    看似迷信的說法卻也有點科學依據(jù)
    不僅是七月半,在傳統(tǒng)觀念中,整個農(nóng)歷七月地獄鬼門敞開,孤魂野鬼可以自由游蕩,因此產(chǎn)生了很多忌諱。除“晚上盡量不要出門”之外,很多人一定還聽家中的祖輩繪聲繪色地描述過這樣的場景—
    “千萬不要去河邊哦,有鬼要轉(zhuǎn)世投胎,看到有小孩過去,就會一下把他拉到水里的?!?BR>    “不要站在樹下哦,樹上會有吊死的人在看著你?!?BR>    “迷信的外表下,這些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鄙蛑具h說,“就拿不要去河邊來說,過去家里沒有電扇空調(diào),一到夏天,小孩特別喜歡往水里跑,卻不曉得,太陽曬過之后,水面溫度和水里溫度是不一樣的,一下子跳進去很容易抽筋,而且午后河邊大人少,一旦出事叫天天不應的。”
    “不要站在樹下也是一樣的。夏天多突發(fā)的雷陣雨天氣,遇到打雷閃電,躲在樹下就更容易出事?!?BR>    “其實長輩也是想用這些話嚇嚇小孩子,讓他們乖乖待在家,不要到處亂跑,以免發(fā)生意外?!鄙蛑具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