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讀有所感,思有所啟。每當我們讀了一本書之后,心里總能掀起絲絲漣漪,產生和作者的共鳴。下面,出國留學網為您帶來“《物質生活》讀后感”,歡迎大家的閱讀,更多內容盡在出國留學網。
《物質生活》讀后感1
《物質生活》是發(fā)表在2001年《收獲》雜志第一期的一部中篇小說,作者劉志釗。該小說影響了很多女文青、男文青,很多人當年是淚流滿面讀完這部小說的,著有《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慕容雪村當年就承認受該小說影響最深??上У氖牵撔≌f一直未出單行本,這么多年,我隔三差五搜,始終搜不到,網上也只能查到一位法國作家杜拉斯的同名書。
閑言少敘,鑒于網上很多人在苦苦搜尋這部小說,而我走了狗屎運,在淘寶上5元錢淘到了當年那期《收獲》,所以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會挨個字的敲下來,發(fā)在這里。
坦白說,我中學時期也有文學夢,也很文藝,但是某個夜晚,我在宿舍里點著蠟燭,哭著看完這部小說后,發(fā)誓從此要離詩歌、文學遠一點,離金錢、生活近一點?,F在,我是個生意人,自己開公司已經3年多了,有車有房有老婆有兒子。但是,偶爾想到這部小說,內心仍有點小波瀾。我決定,一個字、一個字的敲下來,對自己年輕時的夢想,算是一個交代,因為對我來說,這將是一場朝拜之旅。
再次聲明:原作者是劉志釗,我只是轉載者。希望天涯不要刪帖。如果該帖子最后能火起來,甚至能吸引到劉老師注意的話,我希望能親自拜見他,是他當年這部小說,把我不切實際的夢想提前澆滅,北京的地下室少了一個抽著紅梅寫詩歌的瘋子,深圳的某花園小區(qū)里多了一個牽著老婆抱著兒子散步的男人。
我之所以發(fā)到情感天地這個版塊,是因為本書雖然中心思想是想表達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的矛盾,但卻是通過主人公感人的愛情故事作為載體來描述的。
我相信會有一些人感動,也會有一些人看了之后告別文藝。
提前劇透一點點:里面有很多讓人淚如雨下的原創(chuàng)詩歌。
《物質生活》讀后感2
昨晚我大略翻看了幾期最新的文學雜志,依舊感慨當今作家們的沒落和無能,突然地就想到了劉志釗的《物質生活》,便到網上查了查。結果讓我吃驚,原來還有那么多人在懷念、甚至在苦苦尋找這篇小說,連慕容雪村這個當今網絡小說的著名寫手也坦言,正是《物質生活》給了他靈感,讓他寫出了《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隨著一個個網頁的打開,我又讀到了這些熟悉的文字,例如下邊這首兩次出現于小說中的、與小說同名的詩歌,它寫得實在太好:
什么時候才會融化?
讓我像糖一樣融化,坍倒在你白玉的腳下?
……
什么時候能將世上所有你喜歡的東西都買回家?
什么時候能讓你真的無所畏懼?
什么時候能天天看你微笑,
什么時候我也會淚如雨下
這篇中篇小說發(fā)表在《收獲》雜志2001年第1期,我是在當年春節(jié)后讀到的。我還記得非常清楚,我蹭在圖書館里,用了一天時間通讀了它(午餐是兩個面包),感慨至深,于是又把雜志借了回去,一個字一個字地將全文十多萬字都輸進了電腦里。這是唯一一部讓我有如此瘋狂舉動的小說,也是最后一部。
其實劉志釗是一個幾乎沒有名氣的人,至今依然如此。但一位普通的作家能在《收獲》這種重量級刊物上發(fā)表中長篇,這本身證明了小說的質量。我在幾個主要的學術論文數據庫上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發(fā)現從2001年3月起就陸續(xù)有評論文章,專業(yè)的文學評論也有若干,這已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小說家能得到的最好的評價。
當然,一文既成,便是不可摧毀之物,無需他者賞臉賞光。而且我也不想在這里做什么專門研究,我只想說,昨晚想起這篇小說,想起《物質生活》和“物質生活”,我突然有些,嘆然。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