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這個每個民族對于趨吉避邪的美好祝愿,在古老的滿族文化里吉祥物是玉如意。如意是跟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的佛具之一。滿族人喜歡用玉來雕琢如意,他們認(rèn)為玉如意能代表十分吉祥十分珍重如意。下面留學(xué)網(wǎng)小編在本期滿族文化中為您詳細(xì)解答!
【滿族文化】滿族的吉祥物是什么?
滿族吉祥物玉如意
“如意”一詞出于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制作。講僧持之記文于上,以備遺忘。玉如意始于魏晉,盛于明清。如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來臨。
古代作為工藝美術(shù)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也有但少見。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如意有多種品類,均極為精美。有琺瑯如意、木嵌鑲?cè)缫?,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BR> 如意多雕有龍紋,有的還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璽、松石、寶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靈芝、蝙蝠之類。這種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長壽,是明清常見的祝頌圖案。
清代創(chuàng)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鑲、五鑲形式的如意。玉耳墜其中有一種少見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頭上,先按圖樣琢出槽子,然后用五顏六色的寶石嵌進(jìn)去,這種做法十分費(fèi)工,故而難得。
歷史上,滿族曾經(jīng)是狩獵民族,因此出門遠(yuǎn)行都要隨身攜帶類似護(hù)身符的吉祥物——額其和。額其和是一種木雕神偶,一面雕有男女二人,正面站立,造型粗獷稚拙,具有裝飾性,流傳于居住在黑龍江省的滿族民間。
| 漢族文化專題知識匯總 |
| 漢族的宗教信仰文化 |
| 漢族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
| 中國民間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
| 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 |
| 漢族的圖騰有什么象征意義 |
| 漢族為什么沒有民族服裝? |
| 為什么叫漢族?漢族名稱的由來 |
| 色彩濃郁的漢族婚俗文化 |
| 漢族是在哪個朝代形成的? |
| 漢族成人禮的內(nèi)涵 |
| 漢族民間樂器介紹 |
| 漢族的待客禮儀是怎樣的? |
| 民族傳承之根本——漢語 |
| 漢族名茶——水仙茶的文化 |
| 排簫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
| 漢族舞蹈有什么特點(diǎn)和講究? |
| 漢服服飾琵琶袖的特點(diǎn) |
| 坎肩是什么意思?它由哪個民族而來 |
| 禪讓的意思,禪在漢族歷史上的影響 |
| 華夏文化的濃縮——漢族的色彩配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