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原來是留學生的日常

字號:


    最近無問西東熱映,相信大部分人都看了,那看完這不電影什么感受,下面來聽聽留學生們怎么說,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來說說無問西東原來是留學生的日常,一起來看看。
    和《留學》雜志是老朋友了,但是上個學期,我一篇文章也沒有寫出來。不是沒有思路,而是想法太多,幾度提筆卻不知從何說起。
    我本不怎么看商業(yè)電影,但機緣巧合,臨行前最后一晚看了剛上映的《無問西東》,幾度落淚,一下子給了我將幾個月的所感所聞寫成文字的力量。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種想法,我思考過
    這部電影是以不同時期的幾個不同主人公的故事拼接而成:1923年清華學堂里的學生吳嶺瀾,1938年西南聯(lián)大里的沈光耀(王力宏 飾),1962年李想、王敏佳(章子怡 飾)、陳鵬(黃曉明 飾),還有現(xiàn)住北京的張果果(張震 飾)。整個電影的主題通俗地來說就是——不忘初心。
    這四個耳熟能詳?shù)淖?,因為有了電影故事和其中臺詞的詮釋,在每一位觀眾的心里有了更多的定義和色彩,渲染出動蕩時代下的青年人在掙扎中滋生出的勇敢和無畏。
    沈光耀、陳鵬、張果果、王敏佳、吳嶺瀾這些主演們生逢亂世,卻未曾被苦難摧折了腰,憑著一派風骨,在硝煙中談笑風生。
    有一個共同的特質(zhì),便是他們身上有一種純粹的勇敢和無畏,敢于叩問自己的真心,敢于遵循真心做選擇,不管結(jié)果如何都無怨無悔,他們在時空交錯中編織著真實。
    我第一次流淚的瞬間,是當時清華的學生沈光耀違背祖訓,“行我所行”,決心抗日并成為飛行員時說出的“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弊怨胖倚㈦y兩全,沈光耀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割舍下母親的牽掛,加入了最危險的前線,因為在那個時代戰(zhàn)爭中已然無法安放一張平靜的課桌。
    這讓我想到大一時給《留學》雜志寫的一篇文章的結(jié)尾,對于“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應(yīng)隨時代的潮流而消逝的思考。
    二十幾歲的年齡 都非常迷茫
    我第二次流淚,是在影片結(jié)尾,導演特意地標明了在電影里出現(xiàn)過的二十世紀左右的精英人才,比如華羅庚、沈從文、錢鐘書、聞一多、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梁啟超,并寫出他們對于祖國的貢獻。感動我的是這些大師們能在了解自己的初心后做出無悔選擇的時刻。這一批民國“南渡”的教授們,在戰(zhàn)亂年代搬至昆明教書,值得我們崇敬。
    從初中開始到現(xiàn)在,這批人中,,我最尊敬的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先生。他們早年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年雖經(jīng)戰(zhàn)亂但不忘實地勘測保護文物,在晚年設(shè)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對于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有杰出貢獻。他們一生對于建筑的熱愛和無條件付出,提醒著我時刻尋找人生使命。
    《無問西東》里的主人公們,過著不同的人生,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在二十幾歲的年齡都非常迷茫。甚至是張果果,他在中年也經(jīng)歷了迷茫期。
    我不能評價他們最終選擇的好壞,但是我可以說他們都做出了自己回想起來無悔的選擇。如果讓你提前知道了這一生將如何走完,那么你我還會有勇氣來走這一趟嗎?
    電影里的就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校長說過一段話,“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一些日子。什么是真實?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的喜悅,這就是真實。”
    之前大一的社會學課,我學習了城市社會學和幾個著名社會學家的思想。讓我感到最無力但也正確的評論是,隨著城市發(fā)展,人與人之間也更加冷漠和自私,每個人被迫充斥在無盡的忙碌和混沌中。與大一不同,我的大二添加了更多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整整一個學期,加上之前的暑假到今年寒假,我一直在猶豫專業(yè)選擇的問題,考慮以后的實習、工作的安排、考研的規(guī)劃。
    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們,日常的聊天對話也大致局限在“你的課怎么樣,due寫沒寫,以后回國還是留美”?;貒?,又被很多人問了相似的問題。我見了三五好友,不管在國內(nèi)國外上學,他們也都在思考來自學業(yè)、生活和以后就業(yè)的問題。在我看來,現(xiàn)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好,以后能找到什么實習、什么工作,能掙多少錢,要不要在國外讀研”快要取代“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這三個終極話題,不論身處何方,在二十幾歲左右的年紀,迷茫已然成為了常態(tài)。
    世俗是這樣強大
    愿你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這種迷茫來源于大家所處在的社會大潮流,這種無形的力量迫使著每個人都循規(guī)蹈矩地想著同樣的問題,做著相似的事情。力不從心,抱怨連天已經(jīng)嵌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但我們卻忘了問問自己,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自己?我并不是鼓勵大家不考慮這些現(xiàn)實問題,但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迷茫是對未來和選擇的不確定性,它會貫穿任何人的人生。但與此同時,來源于熱愛的那一份快樂一直與之如影相隨。我們總是抬頭快步趕路,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黑暗和生活的煩躁,卻總是忘記低頭看看影子,那些被給予在只有一次生命之中的快樂。所以現(xiàn)在,我不再像上一個暑假要結(jié)束時期那樣的迷茫,我更勇敢,更淡然,邁向人生所愛,并珍惜擁有。
    或許你仍在生活的無數(shù)選擇中不斷糾結(jié)和惶恐,或許你仍不知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世道很艱難,但世界很美好。
    影片最后,張果果的總結(jié)呼應(yīng)了梅校長之前對于真實的叩問,這段臺詞說出了我前幾個月來一直的思考,完美到我不想再做改編?!翱吹胶吐牭降?,經(jīng)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直到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