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每個老師上課必備的講課材料,但一份好的教案,也能決定一堂課的質(zhì)量。如何備好教案呢?以下文章“《三亞落日》教學(xué)設(shè)計”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您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三亞落日》教學(xué)設(shè)計(一)
一、導(dǎo)入:
1.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和作者一起去三亞看落日,齊讀課題。
2.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我們知道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翻開書我們一起來讀第一自然段,把作者對三亞落日的喜愛、贊美之情讀出來,注意讀好幾個詞。
二、學(xué)習(xí)第二自然的
1 .在三亞看落日怎樣有詩意?三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請同學(xué)們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出示第一句)齊讀
2. 第二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出示)
隨機交流。
3. 你喜歡這些景物嗎?誰來讀一讀,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4. 三亞的海那么藍,鷗那么白,樹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讓人喜愛至極呢?讓我們一起捧起書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5. 男女生按總--- 分的結(jié)構(gòu)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xué)習(xí)3 ——5
1. 在這么美的地方看落日——真有詩意。請同學(xué)們快速瀏覽課文3 —5 自然段,找一找,作者把“ 落日” 比作了什么?(出示)
2. 交流:像孩童 像大紅燈籠 像跳水員(出示)
3. 請同學(xué)們再自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太陽滑落的過程。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能把太陽比作“頑皮的孩童”?又為什么能比作“大紅燈籠”?太陽和“跳水員”又有什么相似之處?聯(lián)系上下文,再動動腦筋,也可以找同學(xué)商量商量。
4. 合作感悟
( 孩童)
生:孩童玩了一天身上很臟,回家之前要拍拍身上的灰塵,而此時的太陽也正“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它們很相似。
生:我還有補充。此時的太陽是“紅撲撲”的,而玩了一天的孩童臉也脹得通紅,所以能這么比。
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童?(快樂、頑皮、可愛、活潑、充滿生機)能不能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
(大紅燈籠)
(1 )慢慢滑落的太陽“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是因為燈籠外面都有一個罩子,光芒也不是很強。
(2 )燈籠是人提著的,晚上一般只見燈籠不見人,就像太陽一樣懸著,有時沒拿穩(wěn)還會上下抖動,和太陽在海面上跳動有些相似。
(3 )大紅燈籠的顏色很美,過年的時候都要高高掛起大紅燈籠。它代表著吉祥。
(4) 大海都被大紅燈籠輝映得像飽飲了玫瑰酒似的……這句話把大海當作人來寫,醉醺醺地,有人的動作神態(tài)。
比較2 處語句:
1. (用比喻的手法……)
2.( 指名讀)請注意文中帶點的字,如果換成括號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樣?
(1 )我想請一位同學(xué)在黑板上畫圖區(qū)分“懸”與“浮”的差別。(指著簡筆圖解釋)
“懸”是說明太陽沒有靠近海面,離海面還有一段距離,而“浮”說明太陽下面的邊緣已接觸到海平面?!皯摇边€表明這輪太陽置于天與海之間,無所依托,靜靜地悠閑地停泊在半空中。
(2 )“下沉”顯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壓下來,具有不可阻擋的氣勢與力量。“下落”顯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來了。夕陽落下去是有個過程的。“下沉”比“下落”更準確,更有力量。
(3 )“挨”是靠的意思,若即若離;“碰”表示太陽與海面完全接觸。“挨”讓人感到親密,“碰”讓人覺得生硬。如果換用“碰”字,我似乎還聽到了“轟”的聲音,而太陽落下去的過程是靜靜的,毫無聲息的。
師:同學(xué)們的分析得真深刻,體驗得很到位。這就是作者用詞巧妙之處,每用一詞都是十分講究。給讀者以無限的品味與咀嚼的空間。結(jié)合剛才的理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剛才幾位同學(xué)的解釋很合理,可是我不懂太陽滑落應(yīng)該是個連續(xù)的過程,為什么會停住,又會“蹦跳”?
(這涉及到一定的科學(xué)常識。我知道因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陽光透過水汽就發(fā)生了折射,所以產(chǎn)生了這種現(xiàn)象。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陽的頑皮。)
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這幾句話吧。(齊讀)
(跳水員)
(1) 把太陽比作跳水員,因為三亞三面都是海就像是一個跳水池。
(2) 我來補充,中國跳水員的技術(shù)是很高超的,特別是他們的壓水花技術(shù)獨步天下,他們跳水時姿勢是很優(yōu)美的,入水時水花很小甚至沒有水花。而太陽入水時也是“消然無聲、水波不驚”的。他們很相似。
(3) 跳水員起跳時先要在跳板上做一個彈跳,這和太陽的“蹦跳”很相似。
(見書)
為什么同一個太陽能比作三樣不同的東西?
(太陽滑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不同時候的太陽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能比作這三樣不同的東西。)
作者在寫夕陽滑落之時的情景時還寫了怎樣看落日的,找出文中的語句?
為什么要這樣寫?
四、這樣美的景色,我們好像無法找到比書上更美的語句來贊美,所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哦,這就是三亞的落日。
這句話照應(yīng)開頭,總結(jié)全文,我們在一起讀。
五、感悟作者的寫法:1. 比喻 2. 擬人
這就是( )的落日!同學(xué)們以后有機會也可以去三亞看一看。
《三亞落日》教學(xué)設(shè)計(二)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人新課,激發(fā)興趣
1、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一篇寫景的課文,題目是:2 三亞落日(板書)
2、解題,你知道課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嗎?
3、(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
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本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課文卻特意寫了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與我們這兒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讀課文,學(xué)習(xí)字詞
1.自學(xué)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浯:
美妙絕倫 碩大無朋 收斂 漲溢
赤朱丹彤 熱帶風(fēng)情 悄然無聲 笑顏
2.檢查自學(xué)效果。
(1)出示詞浯:
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比 玫瑰
漲溢 一盞 蘸 椰子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指名讀,注意“碩”“盞”是翹舌音,“碩”的韻母是“uo”,“搔”是平舌音。
(2)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lǐng)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紅色;朱,大紅色;丹,紅色;彤,紅色,本課指程度不同的紅色。
碩大無比:碩,大;無比,沒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無比的大,
美妙絕倫:美好到了極點。
收斂:(光線等)減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2、課文第1、2自然段分別寫什么?(在三亞看落日很有詩意,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fēng)情)
3、學(xué)生劃分段落。
四、精讀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畫出概括全文內(nèi)容的一句話。(“在三亞看落日真有意思?!?
(板書:真有詩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的?(有詩情畫意,具有詩的韻味,能讓人產(chǎn)生非常美好的想象等。)
2.指導(dǎo)朗讀第1自然段。
(1)學(xué)生試瀆。
(2)指導(dǎo)讀好“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等詞句,要求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3)范讀、齊讀。
五、指導(dǎo)書寫
“濺”:左中右結(jié)構(gòu),三部分要寫緊湊。
“盞”:上下結(jié)構(gòu),上大下小。
“彤”:左右基本一樣大,先寫點,再寫橫。
《三亞落日》教學(xué)設(shè)計(三)
教學(xué)目標: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xué)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
教學(xué)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新課
過渡: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fēng)情,在這樣的地方看落日,的確“真有詩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夕陽滑落的景象。
二、品讀感悟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層次,整體把握
1.請觀看課文精美的插圖,耳朵傾聽老師朗讀,展開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陽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幾幅畫面組成的?作者將不同階段的落日分別比做了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畫面:太陽離海面還有一段距離,比做“快樂的孩童”。(板書:像孩童)
②第二幅畫面:太陽挨近海面時,比做“大紅燈籠”。(板書:像燈籠)
③第三幅畫面:太陽投入海面時,比做“跳水員”。(板書:像跳水員)
4.自由朗讀三、四自然段,整體把握日落全過程。
(二)研讀自悟,積淀語感
1.在這三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把它選出來讀一讀,說說為什么?
2.討論評讀要點。
第一幅:
⑴突出場面熱烈壯觀;
⑵抓住繪色、描形、摹態(tài)的重點詞語,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觀;
⑶體會作者喜愛之情。
投影映示: 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樂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寫出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 (抓住“歪著”、“紅撲撲”、“毫無倦態(tài)”、“瀟瀟灑灑”等詞語感悟太陽的孩童形象。)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鮮明生動,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③質(zhì)疑:“太陽的笑顏”指什么?(結(jié)合“金紅一色”、“熱烈一片”,幫助學(xué)生體會當時的壯觀場面。)
④想象夕陽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觀。
⑤指導(dǎo)朗讀。要求抓住關(guān)鍵詞語,讀出對此種熱烈景象的無限喜愛。
第二幅:
⑴這時的太陽和第一幅比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②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a.比較這兩個句子,說一說哪個好,好在哪里。(第二種寫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陽的顏色美和形狀美具體、形象地寫出來了。)
b.引導(dǎo)學(xué)生抓住“紅燈籠“這一形象的說法,體會太陽發(fā)生的變化。借助課件,體會陽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動人景象。
c.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⑶ 出示:興許是懸(浮)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落),剛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穩(wěn)地停住了。
a.輕聲讀這一句,比較原文用詞和括號里的詞哪種寫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種寫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陽的顏色美和形狀美具體、形象地寫出來。 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區(qū)別。
b.學(xué)生體會后,齊讀這一句,突出太陽的頑皮。
⑷理解 “頑皮地蹦跳”:這涉及到一定的科學(xué)常識。因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陽光透過水汽就發(fā)生了折射,所以產(chǎn)生了這種現(xiàn)象。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陽的頑皮。
⑸抓住大海顏色的變化“原色——玫瑰色”,體會景色的優(yōu)美。(理解“漲溢”、“碩大無朋”)
⑹指導(dǎo)朗讀。 突出太陽的輕快、敏捷。
第三幅:
過渡:長時間地看這一輪落日,覺得眼前的這輪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紅燈籠,看著看著,這輪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機,有了一份情意。還記得李白的《送友人》嗎?里面有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示)“故人”就是指下文的——跳水員。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兩下,最后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yōu)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a.這兩句寫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陽落下的情景寫得十分細致,而且寫活了,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b.指名讀這一句話。
c.太陽入水悄無聲息,水波不驚,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讀出一種平靜之美。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她像跳水員,入海時是“水波不驚,悄然無聲”,可見她是位技術(shù)高超的運動員。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條,如果身材肥胖臃腫,入水時就會濺起很大的水花,談不上優(yōu)美和賞心悅目了。
d.再指名讀這一句話。齊讀這一句話。
⑵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是怎樣看落日的,找一找有關(guān)語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雙眼”)
⑶為什么要寫這些?
(突出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贊賞和驚嘆,同時也從側(cè)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絕倫。)
⑷讀到這兒,同學(xué)們知道三亞落日的全過程嗎?
出示填空:
金紅一色→收斂光芒→慢慢下沉→頑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⑸日落是個完整的過程,想不想把這三幅畫面完整地欣賞一遍?再讀三、四自然段。
⑹把自己喜愛的句子背出來,讓落日美景永駐心間
三、總結(jié)全文
1、師:這美妙絕倫的落日景象讓人贊不絕口,心中的千萬感慨化為一句話就是——(學(xué)生齊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2、師:(點擊課件)這就是三亞的落日!請同學(xué)們在畫紙上把太陽滑落的景象畫下來,如果有什么話要說,也可以寫在旁邊。
四、作業(yè)設(shè)計
三亞的落日是那么美麗,作者描繪的語言是這樣美好,你們想不想來贊美一下家鄉(xiāng)日出或日落的情景?試著寫下一、兩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