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第二批

字號: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結(jié)束啦,考友們快來看看面試真題吧!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證考試網(wǎng)為您整理了《2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第二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各位面試成功!
    2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第二批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1月6日下午河南省鄭州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內(nèi)容: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字宙間美的東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愛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多次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yǎng)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yǎng)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走過任何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國,剛下火車,迎接我們的主人問我:“你離開德國這樣久,有什么變化沒有。”我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我說“美麗”指的東西很多,其中也包含著美麗的花。我走在街上,抬頭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基本要求:
    (1)通過分析,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2)引導學生體會美麗的深層含義,
    (3)十分鐘之內(nèi)完成試講,配合合理的板書。
    答辯題目
    請你簡要分析本篇文章,試著說說編者意圖。
    1、簡進你的教學思路。
    2.簡述你的教學思路。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
    季羨林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他教給我們讀書要做到三個“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這就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切體會。比如他精通12國語言。光是德國,1935年至1945年,他在那兒就整整呆過十年,德國人愛花、養(yǎng)花的民族風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當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認讀生字(重點抓“莞爾一笑”和“姹紫嫣紅”,強調(diào)正確讀音,指導“嫣”的寫法。)
    2.自由朗讀課文,談談德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想象:當季老重返德國時,人們問他有什么變化時,季老是怎樣回答的?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1)細讀課文,尋找美麗。
    ①聯(lián)系課文,說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的“美麗”指的是什么?
    (景色的美麗)
    ②自讀課文,找找描寫花之美的句子,描寫街景美麗的句子。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奇麗的景色。
    (2)品讀課文,感悟美麗。
    ①看到這樣奇麗的景色,你有什么疑問么?
    ②你是怎么理解“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的?
    ③“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币痪洌闳绾卫斫?(“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3)前后呼應,內(nèi)化美麗。
    通過學習“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一句,談談你知道德國人是怎樣養(yǎng)花之后,你對這句話又有怎樣的理解?(風景沒變,人心沒變)
    (四)課堂小結(jié)
    學生欣賞過德國奇麗的街頭風景,花使季老想到如何做人,想到了德國人民的美好心靈?!耙恢Κ毿悴皇谴?,萬紫千紅才是春?!薄百浫嗣倒?,手有余香?!睂W生從自身做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
    【板書設(shè)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美麗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答辯題目解析】
    1.請你簡要分析本篇文章試著說說編者意圖。
    【參考答案】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并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后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于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yōu)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2.簡述你的教學思路。
    【參考答案】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盡量少講,把課堂的時間讓給學生,啟發(fā)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感受語言的美,想象文中的情境之美,進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義。
    首先是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領(lǐng)略文章大意,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
    接下來,組織學生通讀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中心,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中心句,借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
    然后,再由中心句展開,讓學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內(nèi)容具體表達這一中心的,并找出文中精彩的詞語和句子,交流欣賞。重點理解“莞兒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等詞語,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這是對文章中心的展開,由點再回到面,借以對文章進行細致的揣摩和研究。學生在個體研讀的基礎(chǔ)上,再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重點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師朗讀,學生想象。想象鮮花的美麗,體驗美好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感悟。在集體討論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深入領(lǐng)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
    最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結(jié)合對課文的理解,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zhì)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