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人民的名義讀后感

字號:

【小說人民的名義讀后感】
    開始強迫自己看完一本書寫書評,利用寫作來整理自己的思路,順便寫點東西以便反省,人民的名義讀后感。清明假期最后一天無事看了幾集最近很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隨后等不及更新找了書來看,利用兩天時間看完了,不想劇透,僅表達一些看法,希望拋磚引玉,跟大家交流!
    人民的名義,顧名思義就是以人民的名義做一些事情,書中主要有這么幾類人(為了不劇透,就不舉實例了):
    以人民的名義貪污行賄、以權謀私,甚至濫殺無辜;
    以人民的名義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以人民的名義,領著人民納的稅,在其位不謀其政,懶政、不擔當、不作為;
    部分無理取鬧的工人以人民的名義做擋箭牌,舉著民主的旗幟謀私利。
    全書人物刻畫一般,劇情也談不上精妙,關鍵還是主題符合當前國家反腐現(xiàn)狀,文中的對話點破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賣官鬻爵等腐敗現(xiàn)象的根源,作為政治官場小白,不禁引發(fā)了我以下思考:
    1、在改革開放初期,腐敗是否算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力?
    如果中國不存在腐敗現(xiàn)象,是否可以在如此短期內取得今天的成就?曾經有一個研究指出嚴重腐敗主要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因為發(fā)展中國家政府體制僵化、專治專斷,影響經濟活力,賄賂手段可以突破限制、獲取資源甚至壟斷、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的腐化會成為一種受人歡迎的潤滑劑,可以減少現(xiàn)代化道路的阻力".如高育亮所說我們不應該一邊享受著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成果,另外一方面卻又在指責著其中的種種不合理,萬事豈能盡善盡美、十全十美?我們應該辯證著看問題!
    2、腐敗的根源是什么?其中有個官員腐敗的理由很簡單:窮怕了!
    有時候會跟老一輩的人聊天,經歷過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確實不容易,人缺什么就追求什么!餓了就想吃飽,吃飽了就想吃好,吃好了就開始有其他的種種追求了。書中還提到其他原因:比如你能力出眾沒有關系,辛辛苦苦為人民服務干一輩子還是個處級,而有些人能力平平,溜須拍馬則當上了廳級,心理是否平衡?當你通過花錢來取得當前的地位,則必須利用當前的地位來獲取之前的投入進而獲利,這是人的本性。如此層層壓迫,惡性循環(huán)。腐敗的根源是欲望和現(xiàn)實的落差。有些人的欲望是權力和地位,有些人是金錢,有些是個人的理想抱負,有些則僅僅是欲望,比如趙德漢。
    3、在中國高薪養(yǎng)廉是否可行?
    腐敗是體制問題,涉及到干部的選拔、考核以及監(jiān)督等等方方面面,不同的人欲望不同,反腐的手段自然也不同,高薪不一定可以養(yǎng)廉,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逼著有良心的低收入官員走上腐敗道路的壓力,給他們多一些選擇。人都是自私的,怎么能要求一個無法給家庭生活保障的人去為別人謀求幸福呢?人性不是用來考驗的,讓人在為人民服務和貧窮兩者之間選擇未免有些殘忍。
    屁股決定腦袋,反腐是一個過程,需要客觀冷靜對待。作為人民,我們會覺得腐敗就是不好的;作為底層官員,則是有些無奈,環(huán)境如此;作為高層領導,則看的更遠,考慮的也更多,反腐的力度要多大才合適,如果手底下的人都被抓走了誰來支持這個龐大體系的正常運轉保障政績,如果無法保障政績官員3/5年就下臺誰來反腐?如何掌控力度至關重要。
    里面的利益集團如何均衡,是否牽扯到自己無法掌控的高層?如何在保全自己的情況完成反腐的目的?永遠不要把別人當傻子,往往害死自己的不是無知,是傲慢!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常常有不為人知的無奈。新到一個不適應的環(huán)境無需憤世嫉俗,看誰誰不順眼,需要先融進去、去感受、去理解,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守住底線,少說話、多做事,中國人講究天圓地方、中庸,如何在這個講人情的地方游刃有余地解決問題確是人生的大智慧!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