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您帶來重慶合川會江樓楹聯(lián),歡迎閱讀。
重慶合川會江樓楹聯(lián)
看十里濱堤,落霞孤鶩,巴塹渝疆,雄關(guān)馳譽,邀明月,醉和風(fēng),嘆行云弄墨,綠柳揮毫,描繪那三江煙雨,幾座彩虹,滿城錦繡;
憶千年往事,斷碣殘碑,唐宗宋祖,偉績流芳,夢貞觀,思永樂,聽飛瀑撥弦,黃鶯放嗓,傳揚這一片山河,九州盛世,百代滄桑。
會江樓簡介
會江樓,是唐代合州的一大名樓。它原本位于合川城北嘉陵江、涪江交匯處的會江門上,是會江門的城樓。2010年重建,位于重慶市合川區(qū)文峰古街。
會將樓前世今生
“前者途中一相見,人事經(jīng)年記君面。后生相動何寂寥,君有長才不貧賤。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邊具小舟。幸為達書賢府主,江花未盡會江樓。”
《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寄蘇使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于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撰寫的。當(dāng)時,流落四川梓州的杜甫為一個名叫祁錄事的合州(今合川)小吏送行,臨別時撰寫此詩,托祁錄事問候在合州當(dāng)刺史的好朋友蘇使君。杜甫在詩中勸慰蘇使君,不為寂寥所憂,有才干的人終會顯達,同時約定在江花未盡之時,與老朋友再聚合州會江樓。
杜甫詩中的會江樓,是唐代合州的一大名樓,位于合川城北嘉陵江、涪江交匯處的會江門上,是會江門的城樓。會江門外的石梯下是嘉陵江、涪江交匯的城北鴨嘴碼頭,站在會江樓上,三江兩岸景色一覽無余。近可瞰嘉陵江、涪江交匯盛景,遠可以眺望東山、銅梁山、學(xué)士山的秀色,白日千帆競發(fā),夜間門泊萬船。特別是春天,沿江兩岸花團錦秀,花香陣陣,宛若人間仙境,是古代極負盛名的巴蜀名勝之一。
然而,合州會江樓也與黃鶴樓、滕王閣、鸛雀樓一樣歷經(jīng)磨難。南宋后期,原合州與其所轄的石照縣遷移至釣魚城上,會江樓和合州古城城垣毀于宋元戰(zhàn)火。明朝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合州知州唐珣“奉旨鼎新修筑”合州城,重建會江樓。清末,會江樓因年久失修坍塌。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合川重修會江樓,石刻杜甫、范成大以來至民國初期30余人名家詩詞于其上。后來又因年久失修,到解放初期,會江樓成為危險建筑而被拆除。
為傳承合川歷史文化,恢復(fù)合川歷史名樓,合川于2010年在文峰街靠近嘉陵江、涪江兩江交匯處的城南曬網(wǎng)沱碼頭附近重建會江樓。
新建的會江樓參照歷代史書記載重建,氣勢雄偉,雕檐飛角間透露出濃郁的唐風(fēng)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