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指的是哪八戒 豬八戒最后成了什么佛

字號:


    豬八戒有哪八戒
    豬八戒的原名并不叫豬八戒,原是天蓬元帥的他,在被貶下凡之后最開始用的名字乃是“豬剛鬣”。在高老莊遇到唐僧之后,成為唐僧的徒弟的他,被唐僧取法名悟能,別名八戒,豬八戒也就這么來了。在《西游記》中,豬八戒這個名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遠多于豬悟能這個法名。那么豬八戒有哪八戒?
    

    八戒既然是唐僧另外為豬八戒取得別名,定另有深意?!段饔斡洝分?,因為“豬剛鬣”接受了菩薩的戒行之后,要斷五葷三厭,因此唐僧給他起了個“八戒”作為他的別號?!拔迦澣齾挕蹦耸亲诮痰慕錀l,是佛道兩教的混合產(chǎn)物?!拔迦澣齾挕笔浅允撤矫娴慕錀l,“五葷”指的是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五種辛味蔬菜,“三厭”指的是不吃雁、狗、烏龜三種動物。
    但是豬八戒是佛教的唐僧給取的,在佛教中,豬八戒的八戒并非上述“五葷三厭”。豬八戒的八戒全稱乃是“八齋戒”,是佛教為出家的信徒所指定的八項戒條,不論男女都要遵守。
    這八戒的內容是:(1)不殺生。這是眾所周知的佛家教條,《西游記》中的唐僧便是連一只螞蟻都不舍得踩死的形象。(2)不偷盜。身為佛教中人,是不能做這種偷雞摸狗之事的。偷盜乃是一種罪惡行徑,是眾人所不齒和厭惡的,入了佛教代表的便是佛教的形象,這類行徑更是禁行。(3)不淫欲。色戒是佛教的戒條之一,豬八戒是出了名的貪圖美貌,對于豬八戒來說不淫欲是一個真正的苦修行。(4)不妄語。耳熟能詳?shù)摹俺黾胰瞬淮蛘N語”便是出自這里。(5)不飲酒。喝酒誤事,行為需嚴謹?shù)姆鸾讨腥耸呛炔坏镁频摹?6)不眠坐華麗之床。就是不睡在裝飾華麗的床上,坐也不行。佛教提倡的是苦行,眠坐華麗之床與苦行相違背。(7)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佛教中人要注意佛教形象,著統(tǒng)一的服飾,打扮會影響世人對佛教形象的看法,觀聽歌舞易犯色戒。(8)正午過后不食。佛教有著嚴格的飲食作息時間。過午不食是佛教中人需要養(yǎng)成的習慣。
    豬八戒前世
    對于豬八戒前世,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是天蓬元帥,這是《西游記》中介紹的信息。那么人們對于豬八戒前世了解多少?
    

    《西游記》天蓬元帥劇照
    《西游記》中,豬八戒前世乃是天庭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帥,在天界是一個大官天蓬元帥在道教中是護法神之一,身長五尺的天蓬元帥有著三頭六臂,身穿黑衣披金甲,頭戴玄冠引領神兵三十六萬。天蓬元帥的六個手臂分別持著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是一個具有廣大神通的人物。原先是星宿神,乃是北斗星宿之一,后來人格化了之后才成了現(xiàn)在人們眼中的神將。
    但是在歷史早期,豬八戒的形象并不是來源于天蓬元帥。元代的時候,藏密曾經(jīng)在蒙元貴族之間流行,所以人們非常推崇佛教中號稱能夠保佑武神百戰(zhàn)百勝的摩利支天御車將軍。摩利支天的坐騎為七頭金色豬,所以在元代楊景賢的《西游記》雜劇中,豬八戒的出場用的便是這七頭金色豬的擬人化角色。
    到了明代,藏密開始衰微,所以吳承恩便將密宗色彩濃重的摩利支天御車將軍的名號擯棄,啟用了道教中的天蓬元帥作為《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前世。吳承恩雖然將道教的天蓬元帥作為豬八戒前世,但是他在豬八戒的形象上融合了佛教的摩利支天的坐騎七頭金色豬擬人化后的形象,這才創(chuàng)造了《西游記》豬八戒半人半豬的形象。
    豬八戒人物形象淺析
    豬八戒這個人物在很多劇中都有出現(xiàn),甚至有很多電視劇便是以豬八戒為主展開劇情的。每個劇本中的豬八戒都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在《西游記》中,豬八戒的人物形象是什么作用?豬八戒人物淺析是什么樣的?
    

    《西游記》劇照
    有人說豬八戒的人物形象具有時代意義。在將《西游記》中的豬八戒人物淺析之后,發(fā)現(xiàn)劇中的豬八戒不喜歡這種長期在外奔波的苦行,他離開高老莊這個他本可以安逸地生活的地方而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完全就是被逼無奈的,每次遇到危險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嚷著要散伙回高老莊。其實豬八戒的這種眷念家園,渴望定居的生活取材自典型的長期依附土地的農(nóng)民意識。至于劇中豬八戒的好色貪財和自私自利,代表的是明朝社會的好色好貨思想,是典型的明朝小市民的形象。
    除此之外,豬八戒不受管制,率性而為,要不是打不過孫悟空,按照豬八戒渴望安定的生活的心理,早就自己單干回高老莊過他的小日子了。豬八戒在劇中的形象,體現(xiàn)的就是一個凡夫俗子的形象。在劇中的被嘲笑,被捉弄,以及豬八戒本身的大度不計較,體現(xiàn)了人性善的一面和人性惡的一面。雖然在《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形象多是膽小懦弱,貪睡偷懶,貪戀美色這樣的缺點,但也正是反映了但是明朝社會的思想特色,因此,豬八戒人物淺析的結果便是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時代意義。
    豬八戒最后是什么佛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成功在西天取得了真經(jīng),并分別被如來佛祖分封了。那么豬八戒成佛了嗎?豬八戒是什么佛?
    

    凈壇使者豬八戒
    在《西游記》中,豬八戒并沒有成佛。
    唐僧師徒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之后終于抵達了西天,見到了如來佛祖,取得了真經(jīng)。唐僧本是金蟬子傳世,在取得真經(jīng)之后被如來佛祖封為了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原是齊天大圣,在大鬧天宮之后被如來壓在了五指山下,直到唐僧路過五指山將孫悟空從五指山下解救出來才恢復了自由之身。但是本性頑劣,自視甚高的他在被觀音菩薩設法戴上了緊箍咒之后,便被唐僧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終于到達了西天,經(jīng)過一路的歷練,孫悟空的玩心也有所減輕。如來佛祖解除了孫悟空頭上的禁錮了他一路的緊箍咒,將其封為了斗戰(zhàn)勝佛。
    本是天蓬元帥的豬八戒怎么說也該給個佛給當當?shù)模秦i八戒玩心重,色心也未泯,便被如來封為了凈壇使者。至于凈壇使者是不是個佛,在豬八戒聽到自己被封為凈壇使者之后,曾嘟囔了一句“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從豬八戒的嘟囔中,可以看出凈壇使者并不是佛,也就是說豬八戒并沒有成佛,也就不存在“豬八戒是什么佛”這樣的問題了。
    至于沙僧,則被封為了金身羅漢,白龍馬也被恢復了龍身,成了八部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