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市長》教案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陳毅市長》教案,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陳毅市長》教案(一)
    一、課前預習。
    1、基礎知識:
    (1).讀準字音,了解字義:齋、羹、偌、擷、駑、踢。
    (2).理解詞語:深居簡出、恕不接待、閉門羹、才疏學淺、自誤、痛心疾首、伊始、禮賢下士、秉燭夜談。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稱“我”的詞:鄙人、在下、吾、本市長、不才、老朽。
    (4).了解話劇的基本特點。
    2.列出情節(jié)提綱。
    3.思考如下問題:
    (1)“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在節(jié)選部分中出現(xiàn)過幾次?反復出現(xiàn)有什么作用?
    (2)陳毅為什么要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這樣比喻對推動故事的情節(jié)展開有什么作用?
    (3)齊仰之對陳毅從開始的拒之門外,到只有三分鐘空閑,到可盡情盡意言之,再到談上三天三夜,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4)這一場戲刻畫了陳毅和齊仰之怎樣的性格特征?
    二、課前導入 :
    (多媒體:出示陳毅市長的銅像照片)這是一座偉人的銅像,它矗立在滔滔的黃浦江邊。 這就是為新上海的穩(wěn)定和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同志。
    三、背景介紹:
    (出示解放前夕舊上海圖片)1949年5月,上海解放,但形勢十分嚴峻。外有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內有反動派的肆意破壞,上海面臨著重重危機。就在這種背景下,陳毅出任上海市市長,他團結各界群眾,解決了當時許多錯綜復雜的矛盾,穩(wěn)定了局勢,恢復了生產,百廢而漸興。
    話劇《陳毅市長》展示的就是這一時期陳毅的高風亮節(jié)。
    四、分析矛盾沖突和個性化語言:
    (一)、學習課文的高潮部分:
    1、 下面,讓我們把課本打開,思考在這場戲中,陳毅要解決一個什么問題。
    (議:陳毅說服齊仰之出山,請齊仰之主持籌建醫(yī)藥廠。)
    2、 這個問題解決了嗎?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 陳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這一矛盾?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毅和齊仰之各自什么樣的個性?
    4、 帶著問題,我們一起欣賞話劇《陳毅市長》的片段。(高潮部分)
    5、 討論回答第三個問題。
    (陳毅用“宣傳共產黨人化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矛盾。陳毅是一個誠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齊仰之是一個固執(zhí)、急躁、清高、樸直的人。)
    邊討論邊出示“矛盾發(fā)展和個性展示的坐標圖”。
    6、 模仿朗讀P165兩節(jié)對話。
    (二)、學習矛盾的產生、發(fā)展部分:
    1、 為了解決請齊仰之出山這個主要矛盾,陳毅必須先解決哪兩個小矛盾?
    (議:陳毅專程夜訪,齊仰之閉門謝客;陳毅欲與齊商量大事,齊仰之限時三分鐘。)
    2、 陳毅用什么方法解決了第一個矛盾?從中可以看出陳、齊什么個性?
    (議:堅持法。表現(xiàn)了陳毅的自信、幽默、執(zhí)著,齊仰之的固執(zhí)、清高、急躁。)
    3、 陳毅又用什么方法打破三分鐘之限?請一組同學進行話劇表演,其他同學對此進行評議。
    (評議標準:表演是否體現(xiàn)了人物個性。)
    再議論學習的同時,逐步完善“坐標圖”。
    (三)、總結:
    1、 再這三個矛盾中,哪一個更重要?
    第三個。一方面它是矛盾沖突最激烈的地方,其他兩個矛盾,都圍繞它而展開,為第三個矛盾的解決鋪平道路。從情節(jié)上分析,這就是高潮部分,其它兩部分是戲劇的開端和發(fā)展部分。這三個矛盾的不斷產生、不斷解決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這也是人物思想轉變的關鍵所在,是人物形象展示最完美的地方。陳毅的高風亮節(jié)和齊仰之的報國熱情體現(xiàn)得最為充分。
    2、 歸納特點:尖銳的矛盾沖突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生動的對話描寫展示了人物的個性。
    五、問題討論,落實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問題。
    1.“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有什么作用!
    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點撥:“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起推動劇情發(fā)展的作用。“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是齊仰之堅持的原則,說明他潛心鉆研,惜時如金。由于他門上的這張字條,使陳毅吃了‘閉口羹”,后來陳毅終于進了屋,但只有“三分鐘之限”,liuxue86.com但一談便取得了“盡情盡言之”的勝利,隨著劇情發(fā)展,最后愿意“秉燭夜談”“三天三夜”。兩人之間矛盾的產生、發(fā)展變化和解決,都與“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有關。
    2.陳毅為什么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這樣比喻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展開有什么作用!
    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點撥:這是陳毅高超的說話藝術的表現(xiàn),把革命政治說成“化學”,非常切合齊仰之這個化學家的身份,能夠引起齊仰之的談話興趣和極大注意,這樣使齊仰之與陳毅交談下去,陳毅也就巧妙地使齊仰之由“只有三分鐘之限”到“盡情盡意言之”,再到“秉燭夜談”“三天三夜”,這個妙喻推動了
    劇情的發(fā)展。
    六、理解“潛臺詞”。
    設問1:陳毅進齊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間,說:“齊先生就住這里!”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撥:這句話的潛臺詞是:齊先生您是個海內外知名的化學家,怎么住在這么破舊的房子里,這與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設問2:齊(看表)說:“還有兩分半鐘了。”其潛臺詞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撥: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要講就快講,否則時間一到就不跟你講了。
    [提示:戲劇語言含有“潛臺詞”,這是戲劇語言的特點,分析其“潛臺詞”,是賞析戲劇語言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故設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
    七、精段閱讀訓練。
    選段:從“齊仰之:你們真的要辦藥廠!”到“陳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堿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詳見課文)
    閱讀訓練題設計: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只可就見 ②不可屈致
    ③枉駕來訪 ④禮賢下士
    (2)“所以我才親顧茅廬,如一顧不成,我愿三顧”,這句話出自典故_____一語,表現(xiàn)______。
    (3)齊仰之一段話充分表達了他的性格,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固執(zhí)急躁 B.自我醒悟
    C.認識正確 D.愛國情感
    (4)語段中“化學”比喻_____;“堿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這段話在全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達到;③舊時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④尊敬、禮貌。(2)三顧茅廬;陳毅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以一片赤誠之心尊重知識分子。(3)A。(4)社會變化之學,改變、轉移人心;陳毅關心國計民生,尊重科學;政治需要科學,科學必須為政治服務,政治與化學中和。(5)這是情節(jié)高潮部分,矛盾解決了。)
    《陳毅市長》教案(二)
    教學目的
    1.理解作品中的戲劇沖突。
    2.把握話劇的特點,理解個性化的語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體會陳毅重視科學文化和尊重知識分子的優(yōu)秀作風。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理解戲劇沖突和情節(jié)結構。
    一.導入 新課(簡介作品反映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
    上海市第一任市長是誰?(陳毅)陳毅不僅是一個杰出的革命家、軍事家,而且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作為上海市長和外交部長,也做出過重要貢獻。
    1949年5月27日,“冒險家的樂園”——上海解放了。雖然我們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但所接管的卻是國民黨反動派留下的一個爛攤子。當時的上海,工廠大半倒閉,商店紛紛關門,失業(yè)人口劇增,秩序混亂,垃圾成山,又面臨著斷糧、斷煤的威脅;帝國主義對我進行海上封鎖,敵機不時來偷襲轟炸,暗藏的國民黨特務進行破壞搗亂,社會垃圾(流氓阿飛、小偷、妓女)也多得怕人。帝國主義曾狂妄預言共產黨要“爛在上海”。陳毅依靠上海各階層群眾的支持,采取了恢復生產和發(fā)展生產的方針,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觀。帝國主義的預言破產了。作者選取這一段時間作為歷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中陳毅的工作、生活及與各種人物的關系,創(chuàng)作出話劇《陳毅市長》,以此作為對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紀念。
    二.簡介《陳毅市長》
    1.劇情及結構方式:全劇共10場,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從不同側面描繪了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的光輝形象,主要表現(xiàn)“陳毅同志對經濟建設的巨大熱情,對人民生活的深切關心,對各界人士的真誠團結,對干部作風的嚴格要求,以及自己對黨風黨紀的身體力行等等。”在結構上,該劇破除了“一人一事”的傳統(tǒng)方式,采用了作者稱之為“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方式來組織全劇。即“全劇沒有統(tǒng)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陳毅這一主要人物來穿引全場;各場情節(jié)不相連貫,獨立成章,但是在每一場的尾部或用幾句臺詞或用一個細節(jié)來為下一場的情節(jié)展開找個由頭或埋下伏線,做個簡單的鋪墊;最后一場,除了有自己獨立的故事情節(jié)外,還將前面幾場各自發(fā)生的事件都在最后一場里有所交代,使之畫上‘句號’。”
    2.課文選場是全劇的第5場,上一場寫陳毅視察剛剛開業(yè)的國營百貨商店,看到由于帝國主義的封鎖,國營商店買不到盤尼西林,不法藥商又乘機連續(xù)漲價,普通勞動人民無力購買,因而引起了深思,由此引出了夜訪化學家齊仰之這一場。(第5場結尾陳毅說:“我馬上要趕到發(fā)電廠去,連三秒種也不能耽擱。”既很快拉下了這一場的大幕,又為下一場作了鋪墊。)
    三.分析課文
    1.這場戲的矛盾沖突是什么?
    〖明確〗矛盾沖突是陳毅與齊仰之之間的矛盾沖突,即陳毅說服齊仰之參加祖國醫(yī)藥事業(yè)的建設與齊仰之不問政治、閉門治學之間的矛盾沖突。(齊仰之固執(zhí)、倔強、不講情面的性格源于對國民黨腐敗政治的憤恨,他把與國民黨腐敗政治的“絕緣”關系也移用到與新社會政治的關系中來,因而,陳毅與齊仰之之間的矛盾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
    2.這場戲的矛盾沖突有一個產生、發(fā)展、轉化、解決的過程。從劇情出發(fā),可把這場戲分為哪幾個部分?并請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提示:這場戲中的人物只有兩個,而且這兩個人物自始至終都在舞臺上,因此不能以人物的上下場來確定層次??陕?lián)系陳毅在夜訪過程中碰到的難題及這些難題的解決來劃分層次。)
    〖明確〗碰到了被拒門外、談話限時、請齊出山這三個難題。這些難題都被陳毅巧妙妥善地解決了。據此,這場戲可分為三個部分:(1)矛盾的產生(開頭至“齊仰之請陳毅進屋”)——解決了難以進門的矛盾;(2)矛盾的發(fā)展(至“齊仰之又請陳毅坐下”)——解決了談話限時3分鐘的矛盾;(3)矛盾的轉化、解決(至幕閉)——解決了請齊仰之出山的矛盾。第三部分是全場的高潮。
    3.板書
    陳毅:“為了工作專程拜訪”→“有一門化學一竅不通”→“共產黨人的化學”
    ↓ ↓ ↓
    沖突產生 沖突發(fā)展 沖突轉化和解決
    ↓ ↓ ↓
    齊仰之:“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不受三分鐘之限”→再談“三天三夜”
    4.劇情為什么從朋友和齊仰之打電話寫起,而不直接寫陳毅登門拜訪?
    〖明確〗①表明主人的政治態(tài)度(政治觀念淡薄)——“政治是與我絕緣的”;②揭示主人的性格特點——清高、固執(zhí)、急躁,這預示主人與陳毅的矛盾沖突是必然的,是由其性格決定的;③交代陳毅曾下過請?zhí)皇?,顯示陳毅來訪的誠意;④制造戲劇氛圍——對老朋友也不例外,何況不認識的陳毅。
    (5.這場戲開始時,齊仰之接電話的那段臺詞中有13處省略號,用來表示對方在說話。對方都說了些什么?請你一一作出推測。還可以表演一下。
    〖明確〗①我是某某某。②我知道你在工作,我們是朋友還能不了解這點。③我有重要事情要告訴你,否則是不會打擾你的。④現(xiàn)在上海發(fā)生了大變化,成立了人民政府,你知道嗎?要關心一下你化學實驗室之外的事呀!⑤老朋友,這個問題咱們以后再討論,現(xiàn)在我通知你,上海市人民政府請你參加一個會,以通知書的時間為準。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會議,你參加以后一定會高興的。⑦你怎么還說不去,你知道嗎,這是陳市長親自給你下的請?zhí)?。⑧就是陳毅陳市長。⑨他是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長,你怎么會不認識他?⑩你這個人呀!真是不關心世界發(fā)生了什么事!(11)仰之,你說這話太不謙遜,是不是太不客氣了!(12)好了,好了,我親自見你一下吧!電話上說不清楚。(13)你不接待我……,不達目的不罷休呀!你聽我再說幾句……)
    6.“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在節(jié)選部分中出現(xiàn)幾次?反復出現(xiàn)有什么作用?
    〖明確〗共出現(xiàn)七次。①出現(xiàn)于舞臺說明,作為字條醒目地貼在墻上,說明齊仰之專心科研,極珍惜時間,不喜歡閑談,無意接待來客,為陳毅來訪制造了障礙,也是兩個人發(fā)生戲劇沖突的基本起因;②出現(xiàn)于和朋友打電話之時,既照應“醒目的字條”,又突出了人物性格,預示了陳毅來訪時矛盾沖突的尖銳;③出現(xiàn)于陳毅第二次敲門進屋時,齊仰之明確宣布“只有三分鐘的空閑”,從陳毅已被允許交談來說,已取得初步勝利,但“三分鐘”能否交談成功,則又留下了懸念,增強了戲劇效果;④陳毅念墻上字條,并“看表”反問:“真的只許三分鐘?”齊仰之回答:“從不例外。”再次突出雙方矛盾,表現(xiàn)齊仰之固執(zhí)、倔強的性格;⑤當齊仰之“極盼賜教”之時,陳毅表示“三分鐘已到”、“不得超過三分鐘”,齊仰之要求陳毅“盡情盡義言之,不受三分鐘之限”,齊仰之的“破例”讓步,是陳毅采用“激將法”,且欲言又止,激起齊仰之的好奇心的結果,表明陳毅豪放、爽朗、風趣的獨特個性,高超的說話技巧,政治家的風度和才智,也表現(xiàn)了齊仰之專心致志于做學問、以無知為最大恥辱的學者風范和嚴于解剖自己的科學態(tài)度;⑥⑦臨進落幕之際,陳毅指指墻上的條幅,齊仰之扯下字條,撕得粉碎,希望再談“三天三夜”,說明陳毅善于團結教育知識分子,他的談話技巧,特別是談話的內容,已使齊仰之徹底折服,深深溶入了齊仰之的心田,(聯(lián)系開頭齊仰之與朋友通電話時也強調“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來看,陳毅在齊仰之的心目中已遠遠不是一般“朋友”,而是貼心知己,指引迷津者,)使齊仰之了解到共產黨造福人民的意圖,激發(fā)了他的愛國之心,使他因興辦中國醫(yī)藥事業(yè)的愿望能夠實現(xiàn)而激動、興奮不已。總之,反復出現(xiàn)“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對于貫穿劇情,增強戲劇效果,表現(xiàn)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分析三個片段,欣賞話劇語言。
    一.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重點是品析人物語言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形象特點。
    (1)第一部分
    ①齊仰之“陳毅?不認識,恕不接待”的簡短話語,“乓的一聲”關門的動作,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確〗固執(zhí)、急躁、倔強、不講情面。
    ②吃了“閉門羹”,“轉身欲走”的陳毅為什么“又停了下來”?“我就不相信……”一句表現(xiàn)了陳毅的什么特點?
    〖明確〗陳毅頑強堅毅,為了對人民的事業(yè)負責,不達目的不罷休。陳毅機智、自信,堅信人民的事業(yè)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③陳毅是怎樣回答自己“干什么”這一問題的?表現(xiàn)了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突出自己“干大事”,是“父母官”。豪爽、潑辣、風趣,有一定喜劇色彩。
    ④“我專程來拜訪齊先生,也是為了工作”,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有助于打動執(zhí)著于干事業(yè)、“工作”至上的人。
    (2)第二部分
    陳毅巧引、巧改《陋室銘》有什么作用?
    〖明確〗表示出了對主人潛心鉆研科學的敬意和高超的談話技巧,顯示了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和氣質,緩和了氣氛,很快博得了齊仰之的好感。
    (3)第三部分
    ①陳毅為什么要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這樣比喻對推動情節(jié)的展開有什么作用?
    〖明確〗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適合談話對象的特征,容易吸引對方的注意力,比喻得體。說明陳毅極善于做思想工作。這個比喻促進了情節(jié)的戲劇性轉化。
    ②“先生之言差矣。……”一段話有何作用?
    〖明確〗陳毅聯(lián)系齊仰之的親身遭遇,生動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里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的革命道理,使齊仰之“深有感觸”,引起共鳴,去掉了科學與政治絕緣等糊涂觀念,成為一個對社會大有作為的人。
    ③書后練習四
    1)〖明確〗說明齊仰之已經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著清高自負等等毛病。
    2)〖明確〗作為一個共產黨人,我有責任,也完全能夠幫助你克服掉身上的弱點。
    3)〖明確〗我做的工作,只是促使你認識到并克服自身的弱點,真正成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科學家。
    4)小結:“酸性”、“堿性”、“中和”、“催化劑”等詞語俱是化學用語,適應交談對象特點,貼切、自如、得體。“催化劑”一詞突出了共產黨人的宣傳、發(fā)動、鼓舞作用。這幾句對話表明了黨與愛國正直的知識分子心心相印,肝膽相照,共同建設祖國,造福人民。
    二.主題
    這場戲通過陳毅市長夜訪化學家齊仰之,說服他主持籌劃建立全國第一家盤尼西林藥廠的故事,表現(xiàn)了陳毅同志對經濟建設的巨大熱情,重視科學文化、尊重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作風和頑強堅毅、風趣樂觀的性格。
    三.寫作特色
    1.劇情完整,結構清晰,矛盾沖突有始有終。
    本場戲寫了陳毅市長夜訪化學家齊仰之的全過程,寫夜訪被拒是情節(jié)的開端;寫從進門限時到破例延時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寫委以重任,秉燭夜談是情節(jié)的高潮與結局。“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字條,貫穿本場戲劇沖突的始終,(齊仰之關于會談時間長短的規(guī)定的變化過程)反映了矛盾沖突產生、發(fā)展、轉化、解決的過程。
    2.人物語言富于個性特點。
    陳毅的的語言機敏、風趣、意味深長,普通話中夾有方言、文言,既不失共產黨高級領導人的身份,又給人以誠懇、親切之感,看得出有著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顯示了豪爽、直率、幽默、睿智的性格特征。
    齊仰之的語言夾有文言和化學術語,不失學者的身份和教養(yǎng)。開始他的話簡單、生硬,有公事公辦的味道,看得出有抵觸情緒,不太信任共產黨人;后來他的話變得熱情、誠懇,以至滔滔不絕。從齊仰之的語言中,可以看出他固執(zhí)、急躁、清高、樸直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