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權(quán)力的游戲》的劇評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請進入出國留學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查看。
篇一:《權(quán)力的游戲》劇評
既為商業(yè)也為藝術(shù),一般美劇的季度最終集都會精心設計,有的會留下大懸念(《越獄》第一季),有的會開拓全新劇情甚至全新的敘事方式(《迷失》第三季),有的會拍得像《公民凱恩》那么強(《白宮群英》第二季)。也有像《冰與火之歌:權(quán)力的游戲》第一季的最終章如此恢宏大氣的。最終一場令我想起其魔幻現(xiàn)實主義前輩《百年孤獨》的最后幾頁,同樣波瀾壯闊,只是一個是毀滅,一個是重生。
HBO這套新劇主要說了“冰”(史塔克家族)和“火”(坦格利安家族)及其之間的故事,也包括其他大大小小過百其他角色及各種繁雜的設定。第一集極具野心,希望將復雜的背景一次性全交代,導致碎片化較嚴重,沒看過原著的觀眾第一次看可能跟不上節(jié)奏。例如,莫爾蒙爵士突然攜帶《七國詩歌集》投靠丹妮莉絲和韋賽里斯這一小段就顯得很突兀。不過,開篇成功呈現(xiàn)了整體世界觀及眾家族概括——跟我們?nèi)祟悥|西方的帝國時期的文明相差不遠。
世界分為文明人和野蠻人。西方是文明,北方和東方是野蠻。野蠻人或者是無序的(北方),或者是以個人即時實在可見的力量維持秩序的(東方)。文明人的秩序是宗教系統(tǒng),具體來說是:宗教(Gods)= 榮譽(Honor)+ 家庭(Family)。這結(jié)構(gòu)式可以有多種替換法,例如:孔子 = 君臣 + 父子;老天爺 = 忠 + 孝。但無論如何替換,有些人是不怎么被承認在游戲體系之內(nèi)的,他們就是“他者”。他者包括侏儒、雜種和女人(不排除以后會包括奴隸等)。
從第二集開始就是他者的崛起、加入游戲之路。對比開篇,第二集幾乎沒有解釋游戲規(guī)則的包袱,于是有了《黑夜騎士》之于《俠影之謎》(或者《X2》之于《X-Men》)的優(yōu)勢。五大主角,小惡魔提利昂、雪諾、史塔克夫人、艾麗婭和丹妮,都展開了其新生活,并開始其崛起之路。雖然這些他者們都是王侯將相的后代,但正如站在長城上偉岸的史塔克叔叔所說,人皆親取其所得(Here, a man gets what he earns, when he earns it),所以之后就是他們各自成長的過程了。那就是,首次殺人。
這里史塔克夫人是例外,因為她是前輩,所以只需要站起來,揮一揮手,就號令八方諸侯了(第四集)。雪諾和艾麗婭兄妹在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所編劇的第八集(因王位易手而各方勢力均聚焦首都的一集)分別手刃胖子、火燒白鬼,成為真正的史塔克。忍無可忍的丹妮終于給他哥哥“加冕了王冠”。“有人長得帥但他腦袋轉(zhuǎn)得快”的小惡魔雖沒有親自出手,但其手下在第六集的比武審判中為他象征式地洗脫罪名并贏得榮譽。經(jīng)歷了“首次殺人”的象征性成長,他們中除了還小的艾麗婭,均將在最終集正式崛起,成為權(quán)力人物(羅柏雖是“北王”但還嫩,需母親垂簾聽政一會)。
這種象征法(或說替換)是貫穿全劇的。正如布蘭的愛狼可以替換布蘭去拯救他母親殺掉刺客一樣,史塔克大人將珊莎的愛狼殺死也象征著將珊莎開除出史塔克家族。這是父權(quán)對不遵守父權(quán)制度的他者的開除。因為“宗教 = 榮譽 + 家庭”,而珊莎代表的是“虛榮+自私”——當然對觀眾來說她(和她的小王子)代表的是討厭。
主角們雖然以他者的身份崛起,但都是遵循傳統(tǒng)父權(quán)制度的框架的。即使是在野蠻人統(tǒng)治的東方,丹妮也是通過其丈夫馬王卡奧崛起的。所以說,他們的崛起,并不代表傳統(tǒng)的沒落,正如我們的21世紀所說的“不是西方的沒落,而是其他方的崛起”(It is not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but the rise of the rest)——或者說,不完全是。因為艾德要死了,是的,是艾德。
因為丹妮在第六集生吃了馬心之后要進行“二次革命”了。這是因為女人的人生不是由男人所定義的,這是因為文明的征途不是由野蠻所吹響的。于是,就有了本季最終集的登基儀式——她要創(chuàng)造宗教!她短短的一段基調(diào)演講,既可以是林肯的共和主義(“你們將不是奴隸”),也可以是列寧的共產(chǎn)主義(“我們將是兄弟姐妹”),更應該是異教清洗(“我只要你的命”,遂火燒巫婆)。伴隨一曲加入“母系人聲元素”的創(chuàng)世主題曲(原聲大碟中的《Finale》),丹妮慢慢站起來,肩上小火龍一聲高呼,神龍教正式誕生,文明正式誕生。
可能因為相對于“冰系家族”的八位成員“火系家族”的兩名成員獲得更集中更豐富的描寫,可能因為自己相對于冰狼更熱愛火龍的氣場,我覺得坦格利安家族這條線是最有吸引力的。讓我們翹首以盼,神龍教教母孕育起東土王國,于下一寒冬到臨之際,強戰(zhàn)回歸。
篇二:《權(quán)力的游戲》:小熒幕上的大史詩
《冰與火之歌》第一季余溫未散,又以囊括最佳劇情類劇集、最佳劇情類男配角等13項提名的勁勢闖進今年的艾美獎。這部史詩劇的開端堪稱完美,第一季《權(quán)力的游戲》中,龐大的架構(gòu)和繁雜的人物,似乎剛剛初露端倪,準備進入更為驚心動魄的核心。而這個“序幕”,已然精彩紛呈,壯闊、曲折、邪惡、迷人。
《權(quán)力的游戲》無疑稱得上史詩,它有英雄傳說,有宏大事件,有跨越百年的時間長度,有綿延千里的空間廣度,陰謀、戰(zhàn)爭、榮譽、信仰、背叛、成長之類樣樣不缺,在面相上,它完全達標。整劇制作精良,演員表演得當,沒有頂著宏偉的外殼,步入大而無當?shù)哪嗵丁?BR> 故事的背景是一個叫維斯特絡的王國,《權(quán)力的游戲》劇情從三條線展開,位于北部的臨冬城,中心地域國都君臨城,位于南部、與維斯特絡以海相隔的愛索斯大洲,主要家族有拜拉席恩家族、蘭尼斯特家族、斯塔克家族、坦格里安家族,另有異鬼、小指頭等各種勢力。他們有的忠誠、有的悲壯、有的富裕、有的奸詐、有的神秘。編導將他們之間的勾連,提前備好恰當?shù)囊€,各自為政的敘述線,看起來反而渾然一體,沒有割裂之感。
隆重描述的角色,在下一刻可能就會死去。情節(jié)的整體設置,沒有違反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傳統(tǒng)套路,卻很難知道下一刻會發(fā)生什么。被模糊的正義和邪惡,并不像片中的南方和北方,一處溫暖亮麗、一處陰森冷酷,截然分明。正義和邪惡之間,有塊很大的交界地帶,正義在某刻意外坍塌,邪惡在某刻綻放人性,都有一種吸引人的力量,激奮或蠱惑人心。氣候宜人的君臨城,恰是最邪惡的地方,暖色調(diào)下處處藏著骯臟的權(quán)力之爭和欲望之花;而寒冷的臨冬城,恰是忠誠的留守地,冷色調(diào)后面溢出溫暖人心的情感泉流。
維斯特絡是一個虛構(gòu)的國度,而整劇有一種令人身臨中世紀的感覺。整劇的魔幻色彩相當薄弱,至少在第一季,魔幻元素不多。見首不見尾的異鬼,和坦格里安家族龍的傳說,是整劇最為魔幻的地方。對細節(jié)和背景的精致呈現(xiàn),讓整劇保持著最大的真實度。各族人物的身體、天賦、格斗能力,沒有設置夸張的超能力,和現(xiàn)實人物相差不大。一種相當真實的奇幻,使《權(quán)力的游戲》兼有真實和幻想的雙重魅力。
不得不提一下HBO的尺度,《權(quán)力的游戲》幾乎每集都有幾個大膽鏡頭。毛姆曾說過,小說家們只要感到有必要采取措施來維持讀者衰退的興趣,他們就會讓筆下的人物上床。完全可以用同樣的理由,來質(zhì)疑劇中的重口味鏡頭。又可以用故事的背景為它們開脫,類似于中世紀的文明,還不夠開化,有未經(jīng)馴服的野蠻和從不節(jié)制的本能。內(nèi)在文本對其的需求,與僅僅出于娛樂的目的,或二者兼而有之,促成了那些異色畫面。微妙的是,這些鏡頭并不影響整體莊重的調(diào)子,像現(xiàn)代人回望中世紀留下的文明時,大多會感到強壯、新鮮、愉悅。
電影的載體為大銀幕,能夠呈現(xiàn)畫面史詩。劇集的載體為小熒幕,相比電影,在呈現(xiàn)恢宏的大場面上,有著天然缺陷。《權(quán)力的游戲》中,沒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情節(jié)涉及的一次戰(zhàn)爭,采用了《落水狗》式的節(jié)儉,即只描述動作場面的因和果。美劇制作費用不菲,也無法和好萊塢影片相比,與其捉襟見肘地拍攝,不如不拍。不能打造場面奇觀,可以發(fā)揮長度優(yōu)勢,制造故事史詩,精細呈現(xiàn)人物性格和事件的細枝末節(jié)?!稒?quán)力的游戲》便是一個上佳案例,用變幻莫測的鴻篇敘述,成就了一部真正的史詩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