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準確讀音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整理的處暑的準確讀音,歡迎閱讀。
    處暑的準確讀音
    正確讀法:
    處暑的正確讀法是:處暑(chǔshǔ)。
    處暑簡介: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交節(jié)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國長江以北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jīng)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盡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qū)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都注“處暑”為chǔshǔ。但是為什么“處暑”的“處”要讀第三聲,一般的詞典不會解釋。
    “處”的本義是隱,止?!墩f文》釋“處”:止也,得幾而止。(注意:“處”的偏旁“夂”并不是反文,甲骨文是“止”的倒寫,與“止”同義,有后退、下降之義。小篆“處”字里面不是“卜”而是“幾”。)《古漢語常用字字源字典》釋“處”曰:止幾會意。“幾”是矮小的桌子,用來依靠休息。因而“處”的意思是止息、停留。“處”的重文(異體)“處”,于“處”上加一有隱義的“虍”,“虍”本義乃“虎文也,象形”(《說文·虍部》)。虎字下之幾,像虎踞時兩足之形,虎因捕獸而隱伏草叢,故不見其足(幾),惟見其皮上斑紋。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以為虍“象其文章屈曲也”。 “處”的隱義古籍有證,如《周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文中“處”與“出”相對,“默”與“語”相對。“處”字的隱義,還可以從古人名、字之間的關(guān)系得到證實。如西晉極負盛名的周處,字子隱,可知處、隱同義。
    解決了“處”字的本義,我們就好理解“處暑”的含義了。“處暑”是全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第十四個節(jié)氣,此時暑氣漸隱,天氣轉(zhuǎn)涼?!对铝钍狻方?ldquo;處暑”曰:“七月(指農(nóng)歷)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此時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秋涼,人們常講的“秋老虎”的說法也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
    “處”作退隱、消隱、居止、潛伏等義講是動詞,讀第三聲。如“處士”之“處”。處士指的是沒有做官的士人,唐顏師古注《漢書》云:“處士,謂不官于朝而居家者也。”“處暑”“處士”這兩個傳統(tǒng)詞語中的“處”義同音同,都讀chǔ。
    節(jié)氣由來:
    公歷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時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jīng)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jié)束了?!对铝钇呤蚣狻氛f:“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jié)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jié)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