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實務復習得如何了呢?你掌握考點基坑經常性排水技術”嗎?出國留學網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了2016年一建《水利水電工程實務》考點,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更多一級建造師考點、試題以及考試資訊請關注本頻道。
一建2016水利水電工程實務考點:基坑經常性排水技術
1F412023 掌握基坑排水技術
經常性排水
基坑積水排干后,圍堰內外的水位差增大,此時滲透流量相應增大。另外基坑已開始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還有不少施工廢水積蓄在基坑內,需要不停地排除,在施工期內,還會遇到降雨,當降雨量較大且歷時較長時,其水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一)排水量的組成
經常性排水應分別計算圍堰和基礎在設計水頭的滲流量、覆蓋層中的含水量、排水時降水
量及施工棄水量。其中降水量按抽水時段最大日降水量在當天抽干計算;施工棄水量與降水量不應疊加?;訚B水量可分析圍堰形式、防滲方式、堰基情況、地質資料可靠程度、滲流水頭等因素適當擴大。
(二)排水方式
經常性排水有明溝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兩種方式。
1.明溝排水
此方式適宜于地基為巖基或粒徑較粗、滲透系數較大的砂卵石覆蓋面,在國內已建和在建
的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最多。這種排水方式是通過一系列的排水溝渠,攔截堰體及堰基滲水,并將滲透水流匯集于泵站的集水井,再用水泵排出基坑以外。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為了保證工作面的干燥,往往要多次降低排水溝和集水井的高程,經
常變更水泵站的位置。這樣,往往造成施工干擾,影響基坑開挖工作的正常進行。此外,當進行細砂土、砂壤土之類的基礎開挖時,如果開挖深度較大,則隨著基坑底面的下降,地下水滲透壓力的不斷增大,容易產生邊坡塌滑、底部隆起以及管涌等事故。為此,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辦法,即在基坑周圍鉆設一些井,將地下水匯集于井中抽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開挖基坑的底部以下。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按其排水原理分為管井排水法、真空井點排水法、噴射
井點法、電滲井點排水法等。
排水方法的選擇與土層的地質構造、基坑形狀,開挖深度等都有密切關系,但一般主要按
其滲透系數來進行選擇。管井排水法適用于滲透系數較大、地下水埋藏較淺(基坑低于地下水水位)、顆粒較粗的砂礫及巖石裂隙發(fā)育的地層;而真空排水法、噴射法和電滲排水法等則適用于開挖深度較大、滲透系數較小、且土質又不好的地層。
在不良地質地段,特別是在多地下水地層中開挖洞室時,往往會出現涌水,為了創(chuàng)造良好
的施工條件,可以鉆超前排水孔(甚至采用導洞),讓涌水自行流出排走。這也是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的一種方法。
》》查看匯總:2016年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實務》重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推薦: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備考經驗
2016年一級建造師報名入口及時間匯總
全國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時間匯總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各科考點匯總
2016年一級建造師各科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5年各科一級建造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報名入口 | 準考證打印入口 | 考試時間 | 備考輔導 | 一建考試題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