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小編將中國關于水的詩句集合在一起,便于讀者查閱。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的關于描寫水的詩,歡迎閱讀。更多相關詩詞的文章,請關注本欄目。
【描寫水的詩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一日,年一復一年,歲月蹉跎,回鄉(xiāng)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于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煙:我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煙。一泓(hóng):一汪:繪出一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一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一線: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涌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于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涌沖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涌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清·陳恭尹《厓門謁忠祠》這是作者寫新會厓門懷古的詩。厓門三忠祠,祀宋末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三名臣。觸景生情,懷古痛今,憂時傷國,溢于言表。
地到盡時天不斷,人能來時鳥難過。
清·沈受宏《渡?!穼懕M大海之遼闊。
白馬千群浪涌,銀山萬疊天高。
清·宋琬《西江月·錢塘門外作》此錢塘觀潮之作,以白馬奔騰,銀山萬疊形容潮浪洶涌壯觀。
乾坤浮一氣,今古浸雙丸。
清·張照《觀?!非ぃ禾斓亍8。喝凇kp丸:指太陽、月亮。兩句寫大海的景觀,頗有哲理。
海上波濤回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清·陳去病《中元節(jié)自黃浦出吳淞泛?!蜂?zhǔ):水中陸地、小島。磨:摩擦。炙:烤。作者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頭,到廣東從事革命活動。沿途看到海中壯觀的景色:波濤翻滾、小島朦朧、云天如碧、海面泛紅。詩句的境界開闊、意氣豪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zhàn)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后赤壁賦》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jīng)》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懸崖峭壁。畫障:貼畫的屏風。懸溜:懸流的瀑布。鳴琴:形容瀑布之聲。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銀河:天河。九天:天的極高處。極寫廬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飛泉的白,是寫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詩人豪宕的胸懷。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凈:風吹不散,銀白如空。
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電,liuxue86.com潈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游廬山序》潈(cóng)射:噴射。壑:土溝。奇詭:奇妙怪異。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奇觀。
水懸三尺,瀉階隅,滿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huán)佩琴筑聲。
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隅:角落?;钑裕狐S昏、拂曉。練:白綢。環(huán)佩:身上飾玉。筑(zhù):弦樂器。描寫瀑布,繪聲繪色。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棄疾《沁園春》前兩句描寫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傾落,水花萬點;后兩句形容橫跨在溪流上的板橋如一彎新月。
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元·喬吉《雙調(diào)水仙子·重觀瀑布》飲澗: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連用三個比喻,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
自天飛下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
元·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練:白色絲物。想象、描寫、夸張,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流速、顏色。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清·何紹基《山西》新晴:天剛放晴。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泄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泄,也從來沒有干涸過。后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周而復始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讽偈褐附窈颖笔吠たh西南的大碣山。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jīng)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蕩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蕩,“搖空綠”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涌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更多內(nèi)容盡在出國留學網(wǎng):
描寫雪的詩句【句子、詞語】
描寫思鄉(xiāng)之情的詩詞
古詩里的情話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