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

字號:


    新的學期到來啦,這一學期,老師和同學們將一起學習更多的課文、收獲更豐富的知識。一個出色的語文教師總是擁有一份出色的課件設計和教案,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謝謝閱讀。更多相關教案請點擊【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題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為“失物”,那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可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三、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的投影片小黑板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設計與說明
    A案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文。
    (出示課文插圖2,遮去老師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排著隊去植物園參觀。看看圖,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12失物招領”(出示)。讀課題,讀準“失”的字音。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給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3.全班交流。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引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準”、“雙”、“專”是翹舌音;“請”、“同”是后鼻音。
    4.學生自由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當小老師領讀.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同時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2)交流識字的方法。不認識的字,在課堂上用什么方法記?
    三、再讀課文,學習提問。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在1——4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
    3.嘗試給小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可用上“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詞,其他同學試著回答。
    四、感情朗讀,練習說話。
    1.四人小組合作朗讀。(齊讀、輪讀等多種形式。)
    2.出示“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1)請學生劃一劃句中帶有生字的三個詞語并讀讀。
    (2)“專心”是怎么樣的?舉個例子說說或用“專心”說句話。
    (3)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4)看課文插圖1,引導學生將第3自然段讀得歡快些。
    [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感受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進入閱讀狀態(tài)。]
    4.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嚴肅的語氣。
    5.練習(任選一題)
    ☆用“準備”說句話。
    ☆☆用上剛認識的生字說話,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級題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讓每位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發(fā)現(xiàn),指導書寫。
    1.出示“同、工、專”三個字,再讀記。
    2.自由發(fā)現(xiàn),掌握寫法。
    (1)看: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學該怎么寫才漂亮。
    (2)記:提出需要老師指導的字。老師示范寫,其中“專”第三筆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圍部分要往上寫。
    (3)描:在書上描一描。
    (4)寫:各練二個字。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
    [寫字時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用一看二記三描四寫的步驟引導學生將字寫端正、寫漂亮。]
    六、教學反思:
    在課文開始,我先出示一副插圖,問學生看著圖,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學生就帶著問題,他們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欲望,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去讀課文。在讀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劃出難讀的字自己讀一讀,并想一想該如何記住這些字,明確讀的要求,掌握識字的方法,自主識字,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合作學習,并在小組內(nèi)提問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之后我給學生出示練習題,我將練習題劃分為等級,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去選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引導積累。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引導積累。讀讀書上的“讀讀比比”中的詞語。
    (1)在小組內(nèi)讀讀比比,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3.當個小老師考考大家。(如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組詞、說話等。)
    二、朗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自由朗讀課文5——8自然段,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2.與同桌討論問題,能解決的自行解決。
    3.在班中交流與同桌不能解決的問題。
    三、解決疑難,感情朗讀。
    1.當學生問“他們?yōu)槭裁凑f沒丟東西?”時,指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驚奇的語氣。
    2.當學生問“失物是什么?”時,全班交流,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2)啟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3.當學生提問“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時,指導學生讀第7自然段。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回答問題。
    (2)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那你就懷著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4.當學生問“張爺爺和唐老師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引導學生說話。
    唐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四、指導書寫,掌握結(jié)構(gòu)。
    1.出示需要寫的字“級、才、隊”,讀讀。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點,掌握結(jié)構(gòu)。
    3.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在寫時該注意什么。
    “隊”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的“人”字的撇留出空來;“級”引導學生回憶“紅”、“奶”的寫法,學會遷移。
    4.學生描紅、書寫,老師個別指導。
    5.展示學生作業(yè),評議。
    五、拓展延伸,實踐活動。
    1.請學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沒有“失物”,該怎么做?
    2.將本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3.在校園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從課本走向生活,從課內(nèi)伸向課外,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學會做人。
    六、教學反思:
    在課文開始之時,我跟以往一樣,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方式讓學生先復習生字詞,學生的自尊心強,好勝心更強。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字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他們充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朗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同桌討論,自行解決問題,“學而不思則罔”,質(zhì)疑是思維的火化,利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啟發(fā)學生領悟朗讀的語氣時,我隨機出現(xiàn)問題,讓學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來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朗讀水平。最后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時,我讓學生用“……看到……看到”來說,說話的訓練,一是有助于檢查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二)
    教學目的: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積累詞句,感悟引號的特殊用法。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4.讓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道學習12課《失物招領》,請齊讀課題。
    2.讀完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失物,招領?)
    3.你最想知道什么?(誰丟失了東西?丟失了什么東西?丟失東西的人領回了自己的東西嗎?)那我們就讀課文吧,通過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丟的垃圾)
    2.小朋友丟的垃圾怎么會變成失物呢?讓我們一起到植物園去看看吧。
    三、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讀:先讀準字音,學習讀好輕聲音節(jié),標好小節(jié).
    2.檢查自學情況:
    課文共有幾小節(jié)?比比誰讀得正確。一人讀一段,一行一行地開火車讀,如果前一人讀錯了,后一人將此段再讀一遍。
    四、講讀課文(1-2)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一年級的學生去植物園參觀)
    教學生字“級 觀”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同學們在植物園里搞了哪些活動呢?抽個別讀第二自然段.
    (聽工人爺爺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
    教學認字“圍”生字“專”重點指導書寫筆順。(教學時可讓學生自主選擇當小老師進行)
    五、講讀(3—8)自然段 1.當同學們參觀完植物園,準備回家時,唐老師說了什么話?請用“----“劃下來(學生自由讀(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師的話:
    唐老師是用怎樣的語氣說的?(解釋“嚴肅”)在什么情況下老師會嚴肅地說話?試著用嚴肅的語氣讀唐老師的話。(自由讀——抽個別讀——教師范讀——-齊讀)
    3.小組合作學習:再讀(5—8)自然段,邊讀邊想邊議:到底有沒有同學丟失東西?“失物招領”中的“失物”本來是指什么?在本課是指的什么?
    4.小組交流匯報。
    (同學們確實丟失了東西,他們丟失的是隨手丟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5.小組再次合作學習: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6.小組交流匯報:
    (他們一個個跑到唐老師面前,領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遠處的果皮箱走去。)
    7.唐老師和張爺爺互相望望為什么會“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會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當時唐老師和張爺爺會怎么想,又會怎么說?
    8.自由讀3—8自然段。練習讀得流利、有感情,注意體會輕聲的讀法。
    9.分小組讀3—8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1、跟大家一起學了《失物招領》這一課,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希望大家實話實說。假如你也參加了這次活動,你會丟失東西嗎?為什么?
    2、學生交流。
    檢查座位下有沒有“失物”。愛護環(huán)境是一種好習慣,希望同學們能自覺養(yǎng)成這種好習慣。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