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手抄報內(nèi)容

字號:


    講文明是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只有每個人從心底里講文明禮儀,社會才會更和諧,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文明手抄報內(nèi)容,歡迎閱讀!
    
    什么是文明禮儀?
    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表現(xiàn)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chǎn)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zhì)、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那文明禮儀到底該怎么做?文明禮儀要從小事做起,細節(jié)處見文明,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古往今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的偉人,必定有他有條不紊的行為準則,同樣,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學(xué)生,就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為將來走向社會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有的同學(xué)提到尊重他人也是種文明禮儀。比如學(xué)會在別人講話時給與充分尊重,聆聽他人,就體現(xiàn)了很高的文明素質(zhì)。文明禮儀不僅僅是在道德層面上,而也是一種知識一種文化。
    中華文明禮儀小故事——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后,他放棄做官,繼續(xù)求學(xué)。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xué)問家、哲學(xué)家、教育學(xué),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xué)的奠基人。他們的學(xué)說為后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xué)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xué)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xué),4 年后程顥去世,又繼續(xù)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xué)習(xí)。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fēng),約同學(xué)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xué)。
    后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范。
    中華文明禮儀小故事——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shè)置幾杖,像當年講學(xué)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xué)生數(shù)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笜s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fù)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文明禮儀標語
    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
    2、講文明從我做起,樹新風(fēng)從現(xiàn)在開始。
    3、垃圾不落地,雜物隨人走。
    4、小草微微笑,請您旁邊繞
    5、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6、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7、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8、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9、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10、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11、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2、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3、 “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問候了嗎?你禮讓了嗎?你幫助別人了嗎?”
    文明禮儀歌謠
    排隊集合靜齊快,精神飽滿做好操。
    立正肅立升國旗,齊唱國歌情緒高。
    課間準備要周到,專心聽講多動腦。
    博覽群書增見識,認真作業(yè)按時交。
    讀寫姿勢要記牢,做好眼操視力保。
    課間活動要文明,開開心心消疲勞。
    上下樓梯不亂跑,講話輕聲不亂叫。
    用餐文明增營養(yǎng),愛惜糧食不亂倒。
    餐前餐后要洗手,個人衛(wèi)生做得好。
    見到垃圾彎個腰,不讓紙屑到處跑。
    言而有信講實情,誠實謙虛不驕傲。
    交通安全最重要,時時刻刻要記牢。
    自己事情自己做,孝敬長輩講實效。
    見到外賓有禮貌,知書達禮修養(yǎng)好。
    乘車記得禮和讓,文明禮儀不忘掉。
    實小雛鷹有志氣,明日騰飛看今朝。
    學(xué)習(xí)爭先雖重要,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xué)校規(guī)定都遵守,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xué)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fēng)我做到。
    小學(xué)生日常行為禮儀
    1、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jié)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Good morning,Dad/Mum.)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Good night,Dad/Mum.)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Hello,Dad/Mum.)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Happy New Year!)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Wish you a good journey!)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Welcome home!)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3、 餐桌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Sit down/Have a seat/Take a seat,please.)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fā)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Thank you.)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Enjoy your Breakfast/lunch/supper!)
    B、在學(xué)校:
    (1)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4、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yīng)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xué)、朋友來訪,應(yīng)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yīng)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yīng)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xué)、朋友來訪,應(yīng)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yīng)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