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加拿大魁北克準備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懸臂橋,這座橋橫跨St.Lawrence河,橋總長2800英尺,單一橋拱橫跨長1800英尺,高150英尺。設計有2條鐵路道,2條電車道,2條公路道。橋的設計是交給Pheonix Bridge公司來完成,該公司同時聘請了New York著名的橋梁建筑師Theodore Cooper擔任設計和工程建設的審核。
1903年底,Pheonix Bridge公司的P. L. Szlapaka做了初步設計,并基于初步設計對橋的重量做了計算。Cooper對設計進行了審核并做了少量的修改。到1905年時,初步設計完成,7個月后設計圖紙送到Cooper手上進行再次審核,在此同時,工地上也開始了施工。直到收到最終圖紙,Cooper才知道最初橋的重量被低估了,少計算了8百萬磅。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是推翻原有的設計,重新開始新的設計;一是冒個風險,或許不會有什么問題。8百萬磅是工程允可的浮動范圍,Cooper這樣告訴自己,沒有阻止工程的開展。畢竟,他也想成為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橋梁的設計師。大橋計劃在1908年竣工,推遲工期很難說得過去。
1907年6月15日,現(xiàn)場的工程報告上指出,兩根主要的鐵架梁偏了1/4英寸,這沒有引起Cooper的重視。8月,報告中又指出偏移量增大,而且有點彎曲。1907年8月27日,警鐘最后敲響。工程報告再次指出,在過去的一周內(nèi),鐵梁偏移了幾英寸,并且有明顯的偏移。現(xiàn)場調(diào)查工程師Norma McLure認為應停止施工,并決定親往New York向Cooper報告?,F(xiàn)場另一位設計工程師B.A.Yenser試著向Cooper電話匯報,但沒有接通。
第二天一早,McLure動身去New York, Yenser去自作主張繼續(xù)施工。下午5:32,McLure正在從New York趕回的路上,正在施工中的大橋在15秒之內(nèi)轟然倒塌,施工中的86名工人75人喪生,其余受重傷。
之后,對該橋進行了第二次設計,仍然是單拱橋,但厚重了許多。1916年的9月11日,在安裝中央跨梁時,它跌落在河中,造成了11人死亡。
大橋的兩次倒塌,是加拿大工程界的巨大恥辱。
魁北克大橋在1919年8月竣工,耗次2千5百萬。1919年12月3日開始通車。
1922年,有7個工程師協(xié)會的主席在一起開會,其中的Professor Haultain提出建立有必要建立一個組織,來更緊密地凝聚加拿大工程界的會員,并且撰寫一份義務聲明來指導年輕的工程界大學畢業(yè)生的發(fā)展,以及作為誓言由他們簽署并宣誓。建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并得到實施。
時今,加拿大的工程界的大學畢業(yè)生在畢業(yè)時,都會參加“工程師冠名典禮”(The Ritual of the Calling of an Engineer), 在這個典禮上,年輕的畢業(yè)生被告知自己在工程界工作的義務,宣讀誓言,并得到一枚登記過的鐵指環(huán)(The Iron Ring)。如果不是加拿大畢業(yè)的大學生,作了注冊工程師,想要這與指環(huán),也可以申請,登記后,要參加這個典禮,并宣誓,也能得到同樣指環(huán)。
鐵指環(huán)最初用的原料就是那座倒塌的大橋的鐵,選擇它來做指環(huán),一是為記住歷史上的恥辱,提醒設計者設計時要多做思考,二是因為鐵是力量的象征,它時刻提醒工程師在擁有力量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義務。鐵指環(huán)要配戴在工作用的手上(The working hand),如用右手做設計就戴在右手,左手做設計就戴在左手。鐵指環(huán)的樣式是一模一樣的,由于最初的原料鐵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后來有了不銹鋼的指環(huán),看上去閃亮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