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美國醫(yī)學神經(jīng)科學方向的經(jīng)驗分享

字號:

   背景簡介:北醫(yī)臨床醫(yī)學碩士,2年級過6,無科研經(jīng)歷,GPA85左右。申請美國醫(yī)學神經(jīng)科學方向。5個月完成申請過程。9個月后拿到1個offer。
    我作出國的決定是很偶然的,也很晚。06年8月5日,下決心出國,上論壇看說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準備,我辭職了,所以時間充裕,覺得或許能趕上07秋季入學。定了計劃:10G, 11T, 12-1寫文書和整理材料。沒時間上新東方了,這一天背了紅寶書里的第一個單詞。(6年前曾經(jīng)上過一次G班,連單詞都沒背,聽笑話去了)
    G:楊鵬背單詞救了我。它讓我有信心按時完成考試。嚴格按照書中的方法背(略過了,自查吧),每天3個list估計450詞左右。(原先的水平是cet6,79. 但是4,5年沒怎么學英語了。)背單詞給我最深的感覺就是反復,反復最重要。在這過程中自尊心會受到挫折,但是還要死命的反復。用了1個月左右單詞就有70%左右了,用這個詞匯量準備作文,大約1個月時間。抽空作作題,當娛樂,也很長信心的。模擬寫作10余篇,9月底考作文,接下來就是玩命做題和閱讀。10.28筆。75天。 570+750+4.0。
    10.29-11.6休息了幾天,說實話,休息的有點過。。。
    T:詞匯一眼不看了。寫作也不模了。全力準備口語,聽力為輔。這個階段感覺就是口語難提高。算是個教訓吧。勸大家還是平時備著點好啊。還有一個教訓就是靠前要仔細看下每個item中的題型,別因為不熟悉題目要求丟分。11.19考,100分,聽說讀寫28+19+29+24。
    PS+Resume:這是我準備的最倉促的階段,自己感覺寫得很一般,看兩個作文分數(shù)就知道了。背景不足,就強調(diào)學習興趣、潛力和目標。后來證明忽視ps是我犯的最大錯誤,給我?guī)砹?封拒信。
    選校:主要參考了論壇里的綜合排名和專業(yè)排名。這里提醒北京的朋友:京廣大廈的美國新聞處有個圖書館,有Peterson’s Guide,只要預約一下就可以免費查了。這個很好,有條件的一定要看,比那些排名什么的都主要??梢园磳I(yè)查詢當年的招生計劃,申請者錄取比例、國際學生比例、教授研究方向等等。我選了9個學校。
    整理材料:細心一點,最后一步了。我就犯了個大錯誤,所有的簡歷里都有同一個大學的名字,不知道人家看了什么感覺。自己做一個exel表格,把每個學校的申請進度,材料準備情況等都作個記錄。我是生物醫(yī)學專業(yè)的,盡量在1月初之前都寄出去。別晚過1月中旬。
    工作都做完了,前前后后花了約12k。然后就是等消息,8封拒信把我搞的沒脾氣,只好上51job投簡歷。5月5日,收到了最后一封信,也就是offer。LSUHSC的neuroscience專業(yè)。從開始到現(xiàn)在,9個月。
    過些天要準備簽證了,把我走過的路寫下來,再次把我的經(jīng)驗教訓重復一下,希望起些借鑒作用。
    1. 選校要早進行,至少在備考階段就拿準4個學校,ETS免費送分還是不要浪費,可以省下1,2千塊錢。一定要拉開檔次,百名外的不要瞧不起它,我的offer就是來自這檔。不要覺得百名外不好聽,我是北醫(yī)畢業(yè)的,找工作沒覺得比大專生好找。人家看的是經(jīng)歷,再說美國的教育都不會太水。
    2. 起步早的,一定要準備一些科研經(jīng)歷,發(fā)個論文,做點實驗,最次也掌握一些說得出口的技能。我知道一個地方醫(yī)學院的,GT超差,GPA慘不忍睹,人家就是有offer,為什么?PS列表式地寫明我會做哪些哪些實驗。和我類似的,倉促準備者,就多在PS和選校上下功夫吧。
    3. 看淡GT。永遠記住人家要的不是會說話的。會說話的本土有的是。國內(nèi)確實水漲船高,但我覺得中國人就GT一定要比別的國家高?人家可能不會這么要求。研究生院入學平均G語文460,T的最低要求也就80左右。更何況有大牛不考GT就出去的。指望拿高分獲取一些優(yōu)勢,希望不大。
    4. 重視PS。寫完了自己看看,自己信不信,給別人看看怎么說,有實力背景的就寫出來,越貼近要求越好,沒太多背景的就一定要說服他:我是很有潛力的,你們不要我那是對人才犯罪。
    5. 總是有人有好運氣或壞運氣,多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