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jié)氣古詩

字號: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時間在農(nóng)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歷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立秋節(jié)氣古詩,歡迎查看。
    立秋節(jié)氣詩歌
    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
    [唐] 徐鉉
    一宿秋風(fēng)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 徐鉉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 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fēng)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立秋日
    [唐] 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bǔ),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立秋日
    [唐] 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fēng)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立秋日
    [唐] 劉言史
    商風(fēng)動葉初,蕭索一貧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
    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立秋日悲懷
    [唐] 令狐楚
    清曉上高臺,秋風(fēng)今日來。
    又添新節(jié)恨,猶抱故年哀。
    淚豈揮能盡,泉終閉不開。
    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缞。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 武元衡
    風(fēng)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立秋諺語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六月底,七月頭,十有八載節(jié)立秋。
    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
    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
    立了秋,涼颼颼。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立了秋,把扇丟。
    立了秋,扇莫丟,中午頭上還用著。
    立秋早晚涼,中午汗?jié)裆选?BR>    立秋早晚涼,中午汗還淌。
    立了秋,棗核天,熱在中午,涼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還有一個月的好熱頭。
    立秋反比大暑熱,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鉆。
    立秋三場雨,夏布衣裳高擱起。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
    七月秋風(fēng)雨,八月秋風(fēng)涼。
    立秋溫不降,莊稼長得強(qiáng)。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種難,秋旱減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頭低。
    立秋雨豐,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種麥。
    七月不保墑,種麥打饑荒。
    馬吃夜里草,麥?zhǔn)掌咴聣劇?BR>    秋不涼,粒不黃。
    晝夜溫差大,有利籽粒發(fā)。
    麥到芒種,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種蕎麥,秋分麥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紅。
    立秋十八日,寸草結(jié)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紅。
    立秋三日見秫頭。
    立秋三日見秫秸。
    七月七,掐著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處暑三日無青穆。
    立秋溫度高,紅蜘蛛少不了。
    遍地噴農(nóng)藥,火龍不見少,一場涼風(fēng)沒事了。
    七月水連坡,來年螞蚱多。
    水面如鏡,招來蝗蟲。
    今秋蝗蟲產(chǎn)下卵,來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細(xì)作除蝗害,荒地開墾能免災(zāi)。
    高粱扛了槍,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沒頭,就能獲豐收。
    站著不怕大水泡,遇風(fēng)倒伏就壞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鋤晚田,地松籽粒滿。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