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董存瑞

字號:


    抗日英雄是我們民族的英雄,我們永遠懷戀他們!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收集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董存瑞是人民解放軍的六位經(jīng)典英烈之一,全國戰(zhàn)斗英雄,模范共產(chǎn)黨員。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zhàn)役中,19歲的董存瑞炸碉堡,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后輩追憶董存瑞:“精神永存 平淡是真”。
    1998年,為紀念董存瑞犧牲50周年,聶榮臻題詞:“舍己為國,人之楷模”。張愛萍題詞:“為國勇捐軀,萬代頌英雄”。
    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原察哈爾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存瑞鎮(zhèn)南山堡村,小時家境貧窮讀過一年書。
    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權(quán),參加兒童團并被選為兒童團長。
    13歲時,因掩護區(qū)委書記(1942年,區(qū)委書記兼武委會主任王平)躲過侵華日本軍隊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
    15歲,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1942年,區(qū)委書記兼武委會主任王平來到董存瑞的家鄉(xiāng)南山堡,聽說了十三歲的董存瑞英勇斗爭的事跡,便住在他家里。后來,王平每次來南山堡,都是住在董存瑞家,給他講了許多戰(zhàn)斗故事。王平與董存瑞的關(guān)系深厚。一次王平從縣里開會返回途中被出賣,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董存瑞聽到噩耗,悲憤不已,毅然加入了民兵組織。
    1945年春,董存瑞參加了當?shù)乜谷兆孕l(wèi)隊,同年7月參加了八路軍。董存瑞成為一名人民軍隊的戰(zhàn)士,以后歷任副班長、班長。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鎮(zhèn)獨石口遭遇戰(zhàn)中,他奪下國民黨軍的一挺機槍,被記大功一次,被授予勇敢獎章。
    1947年初的長安嶺狙擊戰(zhàn),他在班長犧牲、副班長受重傷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長,如期完成了狙擊任務,立大功一次。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zhàn)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wèi),對方部隊事先在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gòu)筑的暗堡被稱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因部隊受阻于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
    
抗日故事 抗日英雄事跡 抗日戰(zhàn)爭資料 愛國故事 愛國詩句 愛國名言 愛國手抄報 愛國口號

    
抗日故事 抗日英雄事跡 抗日戰(zhàn)爭資料 愛國故事 愛國詩句 愛國名言 愛國手抄報 愛國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