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大學共分為6大學院,50多個系所,150多個研究機構(gòu),為歐洲學術聲譽最高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歷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給出的人文科學專業(yè)(Faculty of Humanities)排名中,萊頓大學均排名歐洲大陸第1位(Continental Europe Ranking No. 1)。2013年最新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給出的排名中,萊頓大學的全球綜合排名位列第64位,為荷蘭排名最高的大學。此外,全球高校千年排名將萊頓大學位列全球千年名校第29位,名列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世界名校第4位。萊頓大學是科英布拉集團的創(chuàng)立成員之一 (即Coimbra Group,簡稱CG,是由39所歐洲最古老且富盛望的精英大學組成的集團),同時也是Europaeum(歐洲10所知名大學聯(lián)合體)和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的創(chuàng)立成員。
萊頓大學是荷蘭第一所大學實踐宗教和信仰自由的大學,“自由之棱堡”是她的校訓。萊頓是一座典型的大學城。大學各學院遍布全萊頓城,萊頓大學的莘莘學子也讓萊頓這座古典美麗的歐洲小城的氣氛更加輕松而充滿活力。
6學生協(xié)會
萊頓大學開設多種獎學金計劃。中國學生可申請的獎學金項目包括Delta及NFP等。學校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校內(nèi)獎學金。另外,一些特殊的研究生課程還可申請學費減免,如:中東研究方向文學碩士、考古學文學碩士等。
萊頓大學校內(nèi)有各種社交活動以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學生會在萊頓大學內(nèi)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校內(nèi)有6個學生協(xié)會、入會條件不同、它們的功能十分廣泛:不僅為學生提供聯(lián)誼機會,也提供學生參與戲劇、音樂、體育、歌舞等文娛活動的機會。
萊頓大學留學生協(xié)會為留學生提供參與社交活動及文化活動機會。
另外,學校還不定期的提供校內(nèi)兼職工作機會,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申請相關職位。
7食宿娛樂
萊頓大學同其他大學一樣是不設宿舍的。校國際辦公室會提供多種房子供學生選擇,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挑選。多數(shù)學生都選擇在學校周邊居住。
萊頓大學的學生宿舍內(nèi)都配有廚房,學生可以自己準備三餐。在校生也可以選擇校食堂。
萊頓有許多學生俱樂部,體育館,酒吧。大學還有自己的劇院,可提供學生多種不同的文藝課程,如:戲劇、舞蹈、繪畫、表演等。
8學習費用
學費->12000~20000 歐元/年
生活費->7000~10000 歐元/年
總費用->19000 歐元/年
9國際合作
萊頓大學作為創(chuàng)辦大學之一,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巴黎大學、愛丁堡大學、日內(nèi)瓦大學、海德堡大學、魯汶大學等一起建立了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LERU-The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該聯(lián)盟由歐洲數(shù)所偏重研究的高水平大學組成的聯(lián)盟。根據(jù)聯(lián)盟創(chuàng)立的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聯(lián)盟的宗旨為:致力于教育、知識創(chuàng)新和全面性研究的推廣。
同時萊頓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海德堡大學、魯汶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奧胡斯大學、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等38所歐洲古老大學共同組建了科英布拉集團(Coimbra Group,簡稱CG),旨在尊重各高校的文化、民族性及學術自由的前提下,憑借成員大學間研究學者與學生的交流,促進各成員學校間的知識傳遞;并作為歐洲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驅(qū)力,促進其成員大學為歐洲高等教育做出貢獻。
與中國的合作
萊頓大學與全世界許多著名大學都已簽署合作協(xié)議。萊大和中國的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北京醫(yī)科大學簽有學術交換條約。2003年,萊頓大學的校長們與北京大學的校長們聚會,共同慶祝兩校建立學術交流20周年。
萊頓大學漢學院是歐洲最大的漢學院之一。從整個漢學院的風格就能看出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走廊,半圓拱門,大廳堂,好像想營造四合院的感覺。中間大廳擺了個香臺,兩邊一副對聯(lián),橫批曰:“政貴有恒”。
萊頓大學漢學院的中文圖書館是歐洲最大的中文圖書館。進了圖書館,四周是一人多高的木格書架,不象西式
那么高大。最上層擺了一套套的史書,史記,漢書,宋史,元史……特別齊全,下面格子里辭海,唐詩,宋辭什么的也都挺全。有意思的是整個圖書館的墻上全是中國革命時期的張貼畫。
萊頓大學藝術學院內(nèi)有文化和語言課程,包括下列國家:中國、英國、印尼、日本等,其中有:大陸、香港、臺灣比較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大中華”經(jīng)濟現(xiàn)象,收取漢語或漢學學生、社會科學學生,每周兩小時課程。
10人生洗禮
對于每一個在這里學習的人,在萊頓大學學習生活的時光,是在經(jīng)歷一場知識的洗禮,而這洗禮的最后程序就是學位答辯。
幾乎是從大學創(chuàng)辦的時候開始,學位答辯都是在學術大樓的一間固定講堂里進行的。 在答辯室的隔壁有一間不大的空房間,它本來是供參加答辯的學生休息的地方,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每一個剛剛結(jié)束答辯的學生都會在墻壁上隨意留下自己的簽名,時間一長,這間房子的墻壁就成了萊大一道獨特的景觀。
在這些簽名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荷蘭女王、王子在萊大當學生時的簽名,也能看到曼德拉被萊大聘為教授時留下的簽名,許多曾經(jīng)訪問過這里的國際名人都提出過簽名的要求,但都被婉言拒絕了,因為這塊墻壁并不是因權勢和地位而設,它是屬于每一個萊大學子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