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提供最及時的資訊,下面的2015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安徽省六校研究會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
語 文 試 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考試日期:2015年年2月26日)
【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請考生在答題卡上書寫答案,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第Ⅰ卷(閱讀題 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突破發(fā)生在唐、宋之際,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全面變動的大時代。“士”在宋代取得空前未有的政治地位正是唐、宋之間一系列變動的結果?!笆俊钡恼蔚匚坏奈幕沟盟未鍖W復興的重點放在“治道”上。
第一,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勢力割據地方,武人橫行中國。所以五代最后一位皇帝周世宗已感到必須制裁武將的跋扈,因此開始“延儒學文章之士”講求文治。宋太祖繼周而起,更是有計劃地“偃武修文”?!笆俊痹谡紊系闹匾砸灿鷣碛?。
第二,六朝、隋、唐的門第傳統(tǒng)至五代已差不多完全斷絕了。宋代的“士”絕大多數都從“四民”中產生,1069年蘇轍說:“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這條鐵證足以說明宋代“士”即從“民”來,而且人數激增。
第三,“民”變成“士”的關鍵在科舉考試,而宋代制度則是重新創(chuàng)建的,與唐代科舉仍受門第的控制不同。五代科舉則在武人手中,考試由兵部執(zhí)行。周世宗才開始重視進士,考試嚴格,中進士后如才學不稱,還會斥退。宋代重建科舉,考卷是“糊名”的,極難作弊,進士人數則大增,唐代每科不到二、三十人,五代甚至只有五、六名,宋代則每科增至數百名。宋代朝廷對進士又特別尊重,故有“焚香禮進士”之說?!懊瘛背伞斑M士”之后自然會發(fā)展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這是宋代出現“士以天下為己任”意識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他們已自認為是政治主體,不僅是文化主體或道德主體而已。
宋代儒學一開始便提出“回向三代”,即重建政治秩序。這不但與朝廷的意圖相合,而且也是一般人民的愿望。唐末五代的縣令多出身武人,不關心老百姓生活,地方吏治壞得不能再壞了。所以老百姓希望由讀書知理的士人來治理地方。他們第一次看到宋代重開科舉,參加考試的士人紛紛出現在道路上,都非常興奮,父老指著他們說:“此曹出,天下太平矣”。
必須認識這一背景,然后才懂得為什么宋代儒學復興的重點放在“治道”上面,這也是孔子的原意,即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盎叵蛉北闶菑娬{政治秩序(“治道”)是第一優(yōu)先。慶歷和熙寧變法是把“治道”從理論推到實踐。張載、程顥最初都參加了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張載說“道學與政事”不可分開,程頤也認為“以道學輔人主”是最大的光榮。不但儒學如此,佛教徒也同樣推動儒學的政治革新,他們認為政治秩序如果不重建,佛教也不可能有發(fā)展的前途。《中庸》和《大學》同樣是佛教高僧如智圓、契嵩等所推崇。因此佛教在宋代的“入世轉向”首先也集中在“治道”。
宋代“士”以政治主體自居,他們雖然都寄望于“得君行道”,但卻并不承認自己只是皇帝的“工具”,而要求與皇帝“同治天下”。最后的權源雖在皇帝手上,但“治天下”之“權”并非皇帝所能獨占,而是與“士”共同享有的。他們理想中的“君”是“無為”得虛名,實際政權則應由懂得“道”的士來運用。在這一心態(tài)下,所謂“道學”(或“理學”),第一重點是放在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
(節(jié)選自《中國文化史通釋》,余英時著,有刪改)
1.下列關于“宋士”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周世宗有感于唐未五代藩鎮(zhèn)割據,武人橫行,開始講求文治,宋太祖更是有計劃“偃武修文”,宋士的政治地位越來越高。
B.五代時,六朝、隋、唐以來沿襲已久的門第傳統(tǒng)差不多已完全斷絕,宋士絕大多數由“四民”中產生,且人數大大增加。
C.宋代重建科舉,且對進士特別尊重,使得宋士發(fā)展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這是宋士“以天下為己任”的根本原因。
D.宋士以政治主體自居,不承認自己只是皇帝的“工具”,要求與皇帝“同治天下”,他們理想中“君”是“無為”得盛名。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l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①段先提出唐、宋之際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全面變動的大時代,這一時代變化使得宋士取得空前未有的政治地位,從而使得宋代儒學復興重點放在“治道”上。
B.②③④段緊承①段,并逐段遞進,先指出宋士政治重要性的提高,進而指出其產生來源及其產生“以天下為己任”意識的原因,具體闡述宋士政治地位的提升。
C.⑤段指出宋代儒學提出的“重建政治秩序”既符合朝廷意圖,也符合一般百姓愿望。正因如此,⑥段舉例重點論述張載等宋儒在“治道”理論和實踐上的努力。
D.⑦段總結全文,并照應文章開頭,指出正是因為宋士在政治地位上的變化,政治心態(tài)也隨之變化,要求與皇帝“同治天下”,從而實現“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
3.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宋士認為自己不僅是文化主體或道德主體,更是政治主體,因此他們相信自己完全有責任有能力治理好天下,皇帝只需要放權就可以了。
B.宋代儒學強調重建政治秩序,不但符合朝廷意圖,也符合百姓愿望,因為宋代朝廷對唐朝吏治敗壞、武人橫行中國的社會現實深惡痛絕。
C.宋代儒學復興的重點放在“治道”上面,這不僅符合孔子的原意,他們更將理論推向實踐,張載和程頤最初都參加了王安石變法便是明證。
D.宋士雖都寄望于“得君行道”,但同時也認為權應由君與士共享,正是基于這一心態(tài),“道學”的重點放在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
二、(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文以載道,儒者無不能言之。夫道豈深隱莫測,秘密不傳,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訣哉!萬事當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瀉地,顆顆皆圓,如月映水,處處皆見。大至于治國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動一言,無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為六經,固道所寄矣。降而為列朝之史,降而為諸子之書,降而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說,似無與于道矣,然《漢書•藝文志》列為一家,歷代書目亦皆著錄。豈非以荒誕悖妄者?雖不足數,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嘗無所裨歟!
河間先生以學問文章負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談,標榜門戶;亦不喜才人放誕,詩壇酒社,夸名士風流。是以退食之馀,惟耽懷典籍;老而懶于考索,乃采掇異聞,時作筆記,以寄所欲言。《灤陽消夏錄》等五書,ㄈ詭奇譎,無所不載,洋恣肆,無所不言。而大旨要歸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勸懲。故誨淫導欲之書,以佳人才子相矜者,雖紙貴一時,終漸歸湮沒。而先生之書,則梨棗屢鐫,
久而不厭,是則華實不同之明驗矣。顧翻刻者眾,訛誤實繁,且有妄為標目,如明人之刻《冷齋夜話》者,讀者病焉。
時彥夙從先生游,嘗刻先生《姑妄聽之》,附跋書尾,先生頗以為知言。邇來諸板益漫漶,乃請于先生,合五書為一編,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燈手校,不敢憚勞,又請先生檢視一過,然后摹印。雖先生之
著作不必藉此刻以傳,然魚魯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無小補云爾。嘉慶庚申八月,門人北平盛時彥謹序。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原序》)
河間紀文達公,久在館閣,鴻文巨制,稱一代手筆。或言公喜詼諧,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今觀公所署筆記,詞意忠厚,體例謹嚴,而大旨悉歸勸懲,殆所渭是非不謬于圣人者與!雖小說,猶正史也。公自云:“不顛是非如《碧云騢》,不挾恩怨如《周秦行紀》,不描摹才子佳人如《會真記》,不繪畫橫陳如《秘辛》,冀不見擯于君子。”蓋猶公之謙詞耳。公之孫樹馥、來宦嶺南。從索是書者眾,因重浸板,樹馥醇謹有學識,能其官,不墮其家風云。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龍溪鄭開僖識。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鄭序》)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惟耽懷典籍 耽:沉迷,愛好
B.時彥夙從先生游 夙:先前,早年
C.然魚魯之舛差稀 舛:困厄,不順利
D.冀不見擯于君子 擯:排斥,拋棄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言皆足以明道 其皆出于此乎
B.冀不見擯于君子 為降虜于蠻夷
C.是則華實不同之明驗矣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因重鋟板 因之以饑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盛時彥認為讀書人都可以做到“文以載道”,所謂“道”,就是萬事萬物本質的道理。大到治國平天下,小到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有“道”的蹤跡。
B.盛時彥認為紀曉嵐學識淵博卻著作不豐,辜負了天下厚望,而天性耿直,不喜空談標榜門戶,也不喜歡才人放肆荒誕,結詩社、酒社,夸耀名士風流。
C.盛時彥針對《姑妄聽之》這本書各種版本愈加模糊難辨,便將五卷書合為一本,但還是保存原來的次序,長夜里在燈下親自校正不敢怠慢,不避辛勞。
D.鄭開禧認為紀曉嵐長時間置身館閣,所作文章氣勢宏大,堪稱一代手筆,尤其《微草堂筆記》更是信手拈來而成的錦繡文章,既是小說,也是正史。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顧翻刻者眾,訛誤實繁,且有妄為標目,如明人之刻《冷齋夜話》者,讀者病焉。
譯文:
(2)今觀公所著筆記,詞意忠厚,體例謹嚴,而大旨悉歸勸懲,殆所謂是非不謬于圣人者與!
譯文: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金陵夜泊
[唐]羅隱
冷煙輕靄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
棲雁遠驚沽酒火,亂鴉高避落帆風。
地銷王氣波聲急,山帶秋陰樹影空。
六代精靈人不見,思量應在月明中。
[注]羅隱:唐末文學家,少時即負盛名。但因其詩文好抨擊時政,譏諷公卿,故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隱。
8.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景?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分)
9.宋人《桐江詩話》評價羅隱詩歌“篇篇皆有喜怒哀樂心志去就之語,而終不離乎一身”,請結合作品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4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甲題計分。)(6分)
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①
____,______②__ 。__________③__ ,_____④_____。
⑤ , ⑥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乙: ①野芳發(fā)而幽香,一 ① 。 (歐陽修《醉翁亭記>)
② ②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茍子《勸學》)
③制芰荷以為衣兮, ③____。 (屈原《離騷》)
④ ④_ ___,藍田日暖玉生煙。 (李商隱《錦瑟》)
⑤山寺鐘鳴晝已昏, ⑤ 。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⑥ 。 (王羲之《蘭亭集序》)
三、(2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漸
豐子愷
①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
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
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
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犰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
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
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假使人生的進行不像山陂而像風琴的鍵板,由do
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變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離進行”地由do忽然跳到m
,i,即如朝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樂為人了。
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這在女人恐怕尤為必要:歌劇申,舞臺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
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認,實則現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
女“漸漸”變成的。
⑦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巨富的紈绔子弟因屢次破產而“漸漸”蕩盡
其家產,變?yōu)樨氄?;貧者只得做傭工,傭工往往變?yōu)榕`,奴隸容易變?yōu)闊o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
乞丐不妨做偷兒……這樣的例,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
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
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③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陰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
殺,無不暗合于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我
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于想象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
冬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
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晝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書,書
頁上“漸漸”地黑起來,倘不斷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漸弱而漸漸加強),幾乎永遠可以認識書頁
上的字跡,即不覺晝之已變?yōu)橐?。黎明憑窗,不瞬目地注視東天,也不辨自夜向晝的推移的痕跡。兒
女漸漸長大起來,在朝夕相見的父母全不覺得,難得見面的遠親就相見不相識了。往年除夕,我們曾
在紅蠟燭底下守候水仙花的開放,真是癡態(tài)!倘水仙花果真當面開放給我們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則的
破壞,宇宙的根本的搖動,世界人類的末日臨到了!
④“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瘕跡,使人
誤認其為恒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農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
跳過一溝,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
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
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留連于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
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停止。自己誤以為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
其苦勞!
⑤我覺得時辰鐘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
物中最常動的無過于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
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的無常!一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著我的生,
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⑥“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
繪畫更為神秘。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
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恩
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于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于
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
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
爭先下車,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
“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
得太長。象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減少許多兇險
殘慘的爭斗,而與火車中一樣的謙讓,和平,也未可知。
⑦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
“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于芥子。中國
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庇娙薆lake也說:“一粒沙里見世界,一
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11.本文圍繞“漸”闡發(fā)感悟,請梳理全文思路,試用簡明的語言概括。(4分)
12.請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
(2) -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13.豐子愷的散文擅長形象說理。文章第④段“農夫抱犢跳溝”的故事和第⑥段“乘火車”的事例,
分別有何作用?請作簡要分析。(6分)
14.請結合文本主旨,并聯(lián)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達題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奢靡/靡麗 靦腆/覯顏 涇渭分明/徑徑之見
B.鴻鵠/鵠的 苔蘚/腳癬 供不應求/供認不諱
C.頡頏/倉頡 淵藪/數落 載歌載舞/車載斗量
D.應屆/應許 恚怒/圭臬 提綱挈領/度長絮大
16.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 ( )
A. 平添 嘖舌 敝篷車 食不裹腹 湮沒無聞
B. 通諜 魚船 哈密瓜 綠草如茵 時乖命蹇
C. 振輻 攻詰 天然氣 醍醐灌項 斐然成章
D.璀璨 國粹 發(fā)祥地 既往不咎 抵掌而談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 )
A.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
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這一言論可謂空谷足音。
B.語文教師大多非常感性,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文章,總是愛不釋手,很想與學生一起分享,
在授課時也總是能上得得心應手,行云流水。
C.新賽季,新教練恩里克的上任和烏拉圭射手蘇亞雷斯的加盟,對巴塞羅那足球隊來說簡直是
為虎傅翼,這讓梅西對再次沖擊歐冠充滿信心。
D. 2015成都跨年煙火晚會結束后,清潔工人一直忙碌到清晨,才將街頭的垃圾清掃完畢,對此,
一位負責人表示,他侗已經感到習以為常了。
18.下面材料中有多處表達錯誤和標點使用錯誤,請找出3處語病、l處標點錯誤,寫出相應句子的序
號,并對錯誤加以修改。(4分)
人教社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下冊中,①有一篇《與象共舞))的課文,講述了泰國人與大象之間親密
和諧的關系,展示了獨特的泰國地域文化,②結尾描述說,“我想,如果大象會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
它們獨特的笑顏?!雹鄄贿^正所謂“別人只看到我人前笑,哪知我人后哭”所言,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
遠不是作者描述的那般和諧。④在大象精彩表演的背后是訓練的殘酷,要遭受更多的虐待與更嚴重的
傷害,泰國大象種群正在減少。⑤顯然,文章只講了大象表演美好的一面,而最新的教科書并沒有參
照媒體報道(在完全可以參照的情況下,)只是描繪了一場人類單相思的美好。⑥培養(yǎng)孩子們的溫情與
責任無可厚非,但是教科書應該遵循真實為原則來進行編寫。
序號 修改
19.閱讀下面這則材料,請給“徽學”下個定義,不超過65字。(5分)
徽州文化是歷史上徽州區(qū)域富有特色的文化積淀和文化現象。而以歷史上徽州的區(qū)域文化為直接
研究對象的一門新的學科“微學”,是上世紀80年代才興起的綜合性學科?;諏W之所以能夠成立,最
主要的是因為徽州保存了大量的文書、文獻與文物遺存?;罩輾v史文獻,特別是數量豐富的契約文書,
具有超出地域文化研究的更為普遍的學術價值。它們和典籍文獻相互印證,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國古代
歷史的面貌,提供了新的依據?;諏W還是一個年輕的學科,但是,徽學所賴以形成的徽州歷史文獻越
來越被學者們所重視,徽學豐富的學術含量越來越為學者們所矚目。海內外關注微學、開展徽學研究
的學者也越來越多?;罩菸幕谧呦蚴澜纾盎諏W”正日益成為國際“顯學”。
答:_ ___
20.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按照要求,完成題目。(6分)
(一)
師父遠游,把徒弟們托付給大徒弟。大師兄總認為自己的定力深厚,所以對師弟們的要求十分嚴
格。一天突然發(fā)生地震,大殿屋頂的磚塊塌落下來,正在做功課的師弟們都倉皇失措地四處逃避,大
師兄卻靜坐不動,慢慢喝著水,顯得老神在在。
等師弟們回到座位上后,他對所有師弟訓斥了一番:“你們太不成氣候了!各位沒注意到嗎?剛才
磚塊落下時,你們亂成一團,嚇得東奔西跑,只有我一人獨坐不動,還若無其事地喝著水。有誰看到
我握杯子的手在發(fā)抖的?”
一位師弟答道:“大師兄,您的手或許真的沒有發(fā)抖,但您拿的不是一杯水,而是一瓶墨水?!?BR> ——改寫自魏悌香《心靈驛站》
(二)
(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道德經》
(2)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墩撜Z•衛(wèi)靈公》
(3)“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L《孟子•離婁上》
(4)“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薄赌?#8226;耕柱》
要求:你認為大師兄應該懂得什么道理?從四位圣賢的觀點中,選出你認為最適合的一則作為依
據,寫一段話來談談。(不少于60字)
答:_ ___
五、(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來,有關“高中英語老師漫畫作評語走紅”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不少人圍觀。山東濟南某高中高
二的英語作業(yè)和試卷上,都配有非?!懊取钡穆嬓蜗笤u語:“32個贊!么么噠”、“矮油,不錯呦”、
“寶貝,書寫再認真點,拒絕‘未完待續(x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帶有小貓或卡通人物表情的評語的試卷,不少學生表示“自己醉了”,
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大大地提高了,有的甚至回家后都只愿意寫英語作業(yè)。
’ 然而,一位學生卻大膽的找到老師,請老師給他往常的“正規(guī)試卷”。他告訴老師說:“我怕自己
被‘萌’久了,會忘記原本是為了什么而學習?!?BR> 要求:自選一個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
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2015 屆高三聯(lián)考
語文參考答案
1. (3 分)C (原文是“主要原因” ,而非“根本原因” )
2. (3 分)B (“逐段遞進” 錯,②③④段應是并列關系)
3. (3 分)D(A“皇帝只需要放權就可以了” 錯,而是“ 與‘士’共同享有” 。B 強加因果C 原文
中指出參加王安石變法的是程顥,而非程頤。張冠李戴。)
4. (3 分)C (此處“舛” 應為“錯誤、錯亂” 意。)
5. (3 分)C (均表示判斷)
6. (3 分)D(文中言“雖小說,猶正史也” ,雖然是小說,也像正史。)
7. (5 分)(1 )只是翻印盜版的太多,(其中的)錯誤實在太多,而且還有妄自標出回目,
就像明朝人翻刻的《冷齋夜話》一樣,受到讀者的詬病。
(“顧” 、“訛誤” 、“病” 各1 分,句意2 分)
(5 分)(2 )現在我看到先生所作的《閱微草堂筆記》,內容質樸厚實,體例規(guī)范嚴謹,
而且主要中心思想都歸結于勸善懲惡,這大概就是所謂的“ 圣人善于明辨是非” 吧!
(“忠厚” 、“ 悉” 、“勸懲” 、“殆•••••• 與”各1 分,句意 1 分)
8. (4 分)頷聯(lián)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夜色初臨,河岸上剛點燃的幾處酒店夜火,驚起了水
邊草叢中棲息的征雁,傳來陣陣凄唳的鳴叫和鳥翅撲打聲。旅船靠岸,風帆下落,盤旋在桅
桿四周的昏鴉紛紛驚叫著高飛躲避。昔日歌吹動地,燈火徹夜的秦淮河,如今竟成了征雁寒
鴉的世界!
9. (4 分)(1)詩人選取“衰叢”“ 斷蓬” 、“棲雁” 、“亂鴉” 等意象,勾連了自己的悲涼身世,描
繪了一幅兵燹離亂、愁慘蕭條的金陵秋暝圖,表達了對盛衰興亡的歷史的感慨,對以此致使
自身潦倒落魄、漂泊生涯而更覺悲涼。(2 )詩人用冷月寒煙、空山急浪表現故國蕭條之境,
以王氣消散、山樹影空感傷人事滄桑之悲,以設問、想象哀泣今昔同悲的亡靈。虛實相生之
中,寄寓了國破山河中個人的凄苦之情。(3 )羅隱身當末世 ,所以他有深沉的盛衰興亡的
歷史意識 ;正因為他處于軍閥混戰(zhàn), 兵火遍地的亂世,所以他的生命價值感更加激烈;又
因為他一生坎坷、感遇輒發(fā),所以他對人生的凄涼體會更深。 (任答兩點即可得滿分)
10.(6 分)略
11.(4 分)答案:①文章先從人生過程、人生境遇、時間漸變和人物漸變等方面來闡述“ 漸”
的外在表現;②接著闡述“ 漸”的作用是隱蔽時間,讓人誤認為其恒久不變;③然后闡述“漸”
的本質是時間;④最后總結全文,“ 大人格” 和“ 大人生” 的人,能不為“ 漸” 所迷,不為造物
所欺,有著超曠的胸懷和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4 分)
12.(6 分)答案(1 )人生由于歲月的不斷沖刷被沖掉了棱角,沖刷了自己的本質,“圓滑“概
括了人一生的整體變化;“漸” 的表現是無聲無息的,令人毫不知覺的,“ 微妙“一詞正好可以
概括這種特點。這句寫出了作者對于人生中“漸” 的獨特感受。(3 分)
(2 )“漸” 讓人感到時間的無縫隙,無停頓,是連續(xù)不斷的,它掩蓋了事物的微妙變化,
讓人誤認為是靜止不變的,這句話進一步揭示了“漸” 的作用是隱蔽時間,(3 分)
13.(6 分)答案:①作者用“抱犢跳溝“的故事,說明事物已經漸變,而人們往往不知不覺,
從而證明“漸” 的作用是隱含的、不易察覺的,讓人們明白“漸” 的背后蘊含的時間概念,具有
說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讀者對生命的思索。②作者借“乘火車” 的事例揭示了一種人生態(tài)度,
即在短時間內,人們也許能做到明達,謙讓,平和,不計較得失;但時間久了,就很少有人
能做到。(6 分)
14.(8 分)答案:本文通過對人生命歷程中漸變規(guī)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時間的隱秘性和欺
騙性,告誡世人要用“ 大時間觀” 去面對世界,學會宏觀把握人生,做一個“ 大人格” 和“ 大人
生” 的人,以明達寬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社會的謙讓與平和。(4 分)聯(lián)系現實略。(4 分)
(共8 分)
15. (3 分)B(A. 靦腆./觍.顏,均讀 ti ăn ;C. 載.歌載舞/車載.斗量, 均讀zài;D. 應
.屆/應.許,均讀yī ng )
16. (3 分)D(A. 咋舌,食不果腹;B. 通牒,漁船;C.振幅,攻訐)
17. (3 分)A(B. 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灑脫自然, 不做作C. 比喻助長惡人的勢力 D. 與前面的
“感到” 語義重復)
18.(4 分)(選出3 個語病,1 個標點錯誤并修改即可) ①將“獨特的” 移至“泰國” 后面②將
“描述說” 后面的逗號改為冒號,或將“。。。的笑顏。” 一句引號內的句號移至引號外。③將“所
謂” 改為“如” ,或刪去“所言”
④在“要遭受” 前加上“大象” ⑤括號內的逗號移至括號后面;⑥將“為原則” 改成“的原則” 或在
“遵循” 前加“ 以”
19.(5 分) “ 徽學” 是以大量的徽州文書、文獻和文物遺存為依據, 以歷史上徽州的區(qū)域文化
為直接研究對象, 并通過它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新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20.(6 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
示例:
1.“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角度與立意:大師兄手握大權(貴)便“驕” ,受到師弟們的奚落和
嘲諷,乃“自遺其咎” 也。
2. 角度與立意:大師兄違背了“寬恕之道” ,不能夠寬恕人。他對師弟們的理智之舉非但不理
解,反而責備道:“你們太不成氣候了!”
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系處
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大師兄的做法不能讓師弟們信服,他應該
懂得的就是孟子教導的這個道理,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審視自己,自
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
4.“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nbsp; 角度與立意:這句話意思是,沒有
什么答應過的話不守信用,沒有什么受過的恩德不想著報答,你送給我桃子,我用李子回報。
“無德不報” ,還含有真正能夠做到“報德” 之意。師父遠游,把徒弟們托付給大師兄,大師兄
可謂深受師傅“信賴”“ 重托” 之大德,卻不善于“報德” ,只想顯示“自己的定力深厚” ,災難來
臨不帶領師弟避難,險釀大禍,違背“不德而不報” 的古訓。
21.作文(60分)參照 2014 年安徽省高考評分標準。
參考立意:
選取“角度”——“ 確定立意” 的著眼點與關鍵詞:
1 、社會角度:網上圍觀——中國人好圍觀、做看客、湊熱鬧,等等;
2 、教師角度:
非常規(guī)的“萌” 評語——迎合與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手段與目的;等等;
3 、學生角度:
興趣和熱情;
只愿意寫英語作業(yè)——物極必反、過猶不及,個性張揚,特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等等;
4 、大膽的一位學生角度:
獨立思考,見識、主見、勇氣、膽識,不人云亦云等等,
怕自己被“ 萌” 久了——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失去自我,等等;
忘記原本是為了什么——方法與目的,不因興趣忘卻責任、使命,堅守人生的理想與方向,
堅持學習的目標,等等。
其它角度與立意,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
點擊下載: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史上高考復習資料大全!讓您的高考成績穩(wěn)步上升!
高考語文考點 | 高考數學考點 | 高考英語考點 | 高考理綜考點 | 高考文綜考點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 高考數學歷年真題 | 高考英語歷年真題 | 高考理綜歷年真題 | 高考文綜歷年真題 |
高考備考輔導;高考食譜大全;高考前必須做的事 |
高考語文真題 | 高考數學真題 | 高考英語真題 | 高考文綜真題 | 高考理綜真題 |
高考語文答案 | 高考數學答案 | 高考英語答案 | 高考文綜答案 | 高考理綜答案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