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安徽卷(含解析)

字號:


    能閱讀淺顯的古詩詞是考試大綱的要求。所謂淺顯即只要求能正確理解古典詩歌的思想內容并對常用表達技巧作一定賞析。更多有關2014高考語文的信息可登錄出國留學網(wǎng)語文頻道,歡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阮郎歸 西湖春暮
    [南宋]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注]①番騰:同“翻騰”。②凌波: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①②
    8.這首詞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了古代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對詩歌人物形象的情感進行分析,是這道題的答題方向,然而題干還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動作神態(tài)描寫。因此,考生解答這道題,首先必須從詞作中找到詞人對西湖游人描寫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動作神態(tài)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 “番騰妝束鬧蘇堤”,人們在蘇堤上裝束鮮艷,翻騰熱鬧,想要留住春天,表達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寫觀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無法移步,表達了傷春之情;“三三兩兩叫船兒”,寫雨后春去,人們也紛紛叫船歸家,表現(xiàn)了對春歸的黯然心傷和無可奈何。
    9.這首詞描寫了暮春之景,請從點面結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對古詩詞中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能力。題干已經指出賞析的角度“點面結合”,賞析的內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應從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中去分析詞人的寫景之句。“面”即是對晚春季節(jié)西湖景色的整體描繪,“點”又是詞人從萬千西湖景色中擷取的一些獨特意象描繪以及寫人時的細節(jié)描寫。
    【示例】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寫清明寒食時的鮮花凋謝的暮春總體景色,人們鬧蘇堤總寫游蘇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場面,是點。女子駐足不行,人們陸續(xù)叫船回家,也是點。點面結合,描寫了蘇堤的春暮之景。
    2014高考真題欄目精心推薦:
    2014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2014年高考 分數(shù)線預測
    2014年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查詢網(wǎng)址匯總
    
2014試題庫匯總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2014近義詞匯總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2014語文古文匯總
2014成語測試匯總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2014數(shù)學試題庫匯總
2014數(shù)學一模試題匯總 2014數(shù)學必修知識網(wǎng)絡匯總 2014數(shù)學基礎知識要點匯總
2014調研數(shù)學課時作業(yè)匯總 2014數(shù)學基礎試題匯總 2014高三數(shù)學假期復習匯總
2014高三數(shù)學知識點匯總 2014高三數(shù)學基礎訓練匯總 2014數(shù)學精選試題解析匯總
2013理科數(shù)學試題分類匯總
    
2013數(shù)學文科試題分類匯總 2014數(shù)學培優(yōu)補弱練習匯總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安徽高考語文試題 安徽高考數(shù)學試題 安徽高考英語試題 安徽高考理綜試題 安徽高考文綜試題
安徽高考語文答案 安徽高考數(shù)學答案 安徽高考英語答案 安徽高考理綜答案 安徽高考文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