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1年開始高考改革制度就一直叫囂著要改革,但是開出的一直都是空頭支票,高考改革也是為了推進高考的體制,讓教育機會更加的公平,考改革要動真格的必須從招生制度入手,而改革招生制度則相當于“革”了地方招生辦的命。所以高考改革一定要慎重,高考改革一定要理清三重關系才行,詳細如下:
一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與高考制度改革的關系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大整體,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個局部。就高考改革而言,它涉及的領域也很繁多,包括教育公平、高考科目與招生程序、招生主體、中央與地方政府考試機構的職能、中學的課程設置和學業(yè)考試評價、大學招生政策與培養(yǎng)模式,等等。要保證高考改革有序推進,需要頂層整體設計,有計劃分類實施配套方案。因此,關注高考改革不能只著眼于單一領域推進的做法,如在進行科目設置改革的同時,實施招生方式方法改革、招生機構設置改革等。
二是政府與高校究竟誰為招生主體
這涉及政府與高校的關系以及權力分配問題。當前,在招生問題上,政府的態(tài)度已非常明確,即“學校依法自主招生”。這就意味著,高校是招生主體。作為招生主體,高校理應擁有自主的招生權力,但同時也需要明確相應的責任——這一點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要真正發(fā)揮高校招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以學生利益為主,兼顧其他各方利益”,需要正確處理好學生、高校、考試招生機構、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四方”之間的相互關系,明確界定各自職責和功能。采用簡單剔除政府的方法是不現(xiàn)實的,高考社會化需要中學、高校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高考及招生方面明確分工,通力合作,各施其職。
至于地方招生辦是否應該取消,筆者認為,這涉及政府的職能轉變問題。高考機構設置改革還是應先考慮改變職能,后調整機構屬性,實行由管理向服務的職能轉變,逐步實現(xiàn)機構的社會化運作。由于目前我國高校招生機構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以及我國的國情,如考生數(shù)量較大等因素,采用簡單取消地方招生辦的方法不利于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高校不希望在招生時多個“婆婆”,但高校會非常歡迎能提供專業(yè)支持服務的社會組織,即考試與公共招生服務機構。這樣可以避免招生過程中的許多矛盾和困難,也能減少不同地域考生單獨聯(lián)系高校的麻煩,還可以預防高校之間的無序競爭,規(guī)范高校的招生行為。與此同時,大學招生制度建設仍將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大學招生隊伍的專業(yè)化、招生機構設置的獨立化、內部與公眾監(jiān)管機制的形成等內容都是需要系統(tǒng)思考的問題。
三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招生考試機構的關系問題
高考制度改革需厘清各類招生考試機構的性質、職能、職權范圍、角色與作用等問題。地方招生機構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容忽視。其實,除了需要統(tǒng)一的高考時間等政策規(guī)定,以及招生指標的確定與分配等,國家在高考與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已經把許多權力逐步下移到地方政府,如單獨命題、科目設置、錄取方法等。應該說,地方政府在高考與招生制度的具體實施、政策制定等方面已經擁有相當多的自主權,如何利用好這些權力需要科學規(guī)劃。
專家發(fā)聲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考試招生改革特別重要、特別復雜,要積極穩(wěn)妥、蹄疾步穩(wěn)。考試招生制度在改革中不會走舊路,要堅持制度、完善制度,改進民眾覺得不滿意、不科學的方面;不走錯路,絕不允許發(fā)生顛覆性錯誤;盡量不走彎路,不能給改革留下“后遺癥”。”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改革需要大膽探索,且允許失敗,但沒有科學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改革重返原點的可能性就大。改革需力戒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朝令夕改式的運作模式,也需防止出臺脫離實際、天馬行空式的理想化方案。當前,我們應認真考慮推出的改革舉措對學生及各學段教學所帶來的沖擊,以及某種程度上,對這些年間的考生所產生的公平問題。高考改革不是特意要“革”誰的命,高考改革是為了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選擇權利和機會?!?/span>
百姓發(fā)聲
永遠面對選擇:“高考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取消高考。增加社會化等級考試科目,如農業(yè)種植、手工制作、書法、茶藝、裁剪、戲劇等,而不只是現(xiàn)有中小學開設科目,用更為貼近現(xiàn)實生活、更能考察學生能力、考試方式更加多樣化、一年多次的各科目社會化等級考試(實行學分制),全面替代每年全國整齊劃一的“黑色三天”高考?!?/span>
茶色文章:“學習為考試,誰也救不了數(shù)學_觀點庫_觀點中國 社會分工有不同,需要千千萬萬普通的勞動者。其次,選拔、評價人才的機制要創(chuàng)新,高考改革要打破以分數(shù)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模式,代之以更科學、更多元、更靈活、更公平的學生評價和選拔體系,給廣大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和成才通道。?”
無依的落葉:“個人認為:中學(特別是高中)的教改最困難,因為高考給予的阻力很大,大部分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來保證教改和高考的“魚與熊掌兼得”,同時高考改革明顯阻礙過多以及復雜的教育現(xiàn)實因素也讓高中教師和學校難以招架。中學教改的空間與條件彈性值得深思并亟待解決,否則中學教改難以有出路?!?/span>
附:歷年高考改革大事件
???●1999年,教育部開始推行“3+X”科目改革。
?? ●2000年,北京等地進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為一年兩次。
?? ●2003年,北大、清華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
?? ●2004年,全國推廣分省命題。
?? ●2005年,開始實行高職高專單獨招考。
?? ●2006年,自主招生高校擴大到53所。
?? ●2007年,海南等4省區(qū)率先實行新課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高考政策 | 高考改革 | 自主招生 | 異地高考 | 招生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