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題目如能擬出一定的文采,閱卷老師就會愛屋及烏,作出“考生一定是一位有文采的人”的判斷,從而影響對考生整篇文章的評價。更多有關(guān)2014高考滿分作文的信息可登錄出國留學網(wǎng)作文頻道,歡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長河里,有關(guān)“三”的哲理典故比比皆是,如“三省吾身”、“三緘其口”、“三思而行”等,不勝枚舉。這些短語中的“三”,大都不是確指,而是包含有“多數(shù)”、“反復(fù)”等含義。可以這樣說,在傳統(tǒng)文化中,“三”凝聚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菁華。
三省吾身
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看來,君子與凡人的差別不在于是否行無過,而在于是否能反思行為,反省自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一般的人呢!有了過失,沒有什么害怕的。關(guān)鍵在于過失者要有時刻警醒自己的意識和行動,要在多次的反省中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不貳過”,這才是成功的關(guān)鍵。
然而,反思自己是嚴格解剖自己的艱難過程,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經(jīng)歷一次次痛苦的考驗。“參省吾身”是循環(huán)往復(fù)的檢討,經(jīng)歷著恒久的折磨。反思愈頻繁徹底,也就愈能達到至善至美的人生境地。
三思而行
這個詞出自《論語》。魯國的大夫季文子,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復(fù)地考慮。孔子知道了,說:“想兩次就可以了。”
像魯國大夫季文子這樣的人,有智慧,有才華,遇事再思就可以了,孔子認為用不著“三思”。后來,“三思而后行”,成為人生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一般地講,我們遇到問題,應(yīng)該動腦想一想。一思,確立做事的目的、方式、方法及原則;再思,從相反的方面去推敲做事的方式方法和結(jié)果;三思,通盤考慮,全面衡量,篩選出最優(yōu)方案,確保萬無一失。只要是把問題考慮得周到了,想得仔細了,做得穩(wěn)妥了,那么,也就達到了思考的真正目的。
應(yīng)該看到,人們的過失大部分是由于莽撞不計后果造成的。特別是我們年輕人血氣方剛,更易喪失理智,感情用事。所以,長輩教導的“凡事多動腦子,三思而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至此,不禁讓我想起了《籬笆·女人·狗》中的主題歌的歌詞,因為它對生活中的人們的勸誡很耐人尋味:
“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那樣過/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
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的意思是告誡人們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其實就是一種由此及彼,以已知推理未知的方法。這個詞語正好體現(xiàn)了在事物的紛繁復(fù)雜之中探尋一般規(guī)律的特征,所包含的“一”,即一條適用于解決一類問題的思想、經(jīng)驗和規(guī)律,體現(xiàn)無限的生活現(xiàn)象中蘊含的有限規(guī)律、有形具體的物象里面潛藏著無形抽象的生活哲理和智慧。因此推求規(guī)律先要盡可能窮盡其“三”,抽象其本質(zhì)特征,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去指導實施疑難問題的解決策略。
“三”字是一臺顯微鏡,讓我們窺視出一種思維方法,一種哲學思想,一種人生智慧,其中的學問大著呢!
“三”字涵義,堪思量喲!
高考作文頻道精心推薦:
高考滿分優(yōu)秀作文范文匯總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滿分作文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2014試題庫匯總 | ||
---|---|---|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
2014近義詞匯總 |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 2014語文古文匯總 |
2014成語測試匯總 |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作文押題 | 高考作文預(yù)測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語作文 |
高考記敘文 | 高考議論文 | 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