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留學生和家長們要在了解國外生活的同時幫孩子制定好健康的生活計劃,讓孩子能在學到更多的知識的同時,保持一個陽光的笑臉,這才是最重要的。近期一則事例留學生在德國留學期間生活作息時間混亂導致身體垮臺,給家里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一起來關(guān)注一下。
楊天浩1980年出生,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兒子學習一直很好,中考那年,兒子以613分考入東北師大附中,高考的時候沒發(fā)揮好,那化學還是考了147分,最終入讀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當時他們夫妻是雙職工,家庭條件還不錯,有個朋友的兒子在德國,有一年暑假,天浩的爸爸就帶著他和朋友一起去德國玩,當時大家就勸天浩到德國留學。
2001年,楊天浩申請德國留學簽證成功,前往德國留學。2005年年末學成歸來,在長春一家公司工作。他回來時體重170斤,血壓特別高。后來才了解到,在德國,蔬菜比肉貴,兒子留學期間的飲食以肉為主,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喜歡熬夜,年紀輕輕就成為“三高”人群,平時血壓的高壓就能達到190,她有些擔心,經(jīng)常叮囑兒子吃藥,但兒子總是忘記。
王淑華的擔心在2009年12月的一天變成了一家人的噩夢。那一天,王淑華去附近的俱樂部打球,16時回到家里時,看到兒子躺在床上,叫了幾聲人都沒動,她以為是睡著了,就去做飯了。做好飯來叫他吃飯時把她嚇壞了:兒子嘴歪眼斜流口水!
王淑華趕緊撥打120.怕兒子摔倒,她把他扶起來坐到沙發(fā)上。急救人員趕到后,說:看著很像是腦出血。然后立刻打了止血針,一路送到醫(yī)院。
確診了,是腦出血,出血量26毫升。兒子住進ICU病房的第二天,王淑華也因為心臟病發(fā)住進了ICU.她在病房里一直哭,還是一個護士提醒了她:“你要是倒下了,你兒子誰來護理?”這才讓王淑華重新打起精神。
兒子性格有些內(nèi)向,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他們說,后來她才知道,兒子在長春換了好幾個工作,發(fā)病前的工作月薪是5000元,但北京一家公司想讓他去,他很糾結(jié),壓力也很大。另外,他還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經(jīng)常打游戲到凌晨才睡覺。
因為血塊靠近腦干,醫(yī)生沒有給楊天浩做手術(shù),只是做了保守治療。在ICU,連續(xù)幾天他的高壓都達到了300以上,低壓也達到了220,連醫(yī)生都說太少見了。
一個月后,血壓平穩(wěn)下來,楊天浩又轉(zhuǎn)入康復醫(yī)院住了5個多月的院。在此期間,他的工作自然解除了,因為公司找不到他,電話也沒聯(lián)系上。等到有一天他想起給手機充電開機時,單位才知道他是病了。
之后長達兩年時間,都是王淑華帶著兒子去做針灸康復。終于度過了最苦的日子,從大小便失禁到能夠自理,從幾乎失語到現(xiàn)在能慢慢交談,從一點點挪動到現(xiàn)在能邁開步子,楊天浩一天天好起來。
后來楊天浩能自己去做針灸了,能自己搭乘9路公交車出門了,能自己去逛超市了,能自己買少量的東西了?,F(xiàn)在,他右手和右腿使不上勁,單手在手機上打字還行,但是上網(wǎng)和朋友聊天,說幾句之后就慢慢落后了。
和以前比還有什么不同?楊天浩說,自己學過德語,剛回國時,還能看德國原聲電影,現(xiàn)在別人說德語他偶爾能聽懂,只是不會說了。
一場大病不僅消耗了楊天浩的健康,也小消耗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62歲已經(jīng)退休的父親不得不重新出去工作養(yǎng)家,母親也想出去工作,但為了照顧他而有心無力。
家里的窘境楊天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因為這場大病,他被定為二級殘疾,社區(qū)給他辦了低保(他的戶口和父母不在一起),每月有500元左右低保金,但他并不想一輩子靠低保生活。“我還這么年輕。”他說。
他也幾次央求母親去找社區(qū),希望社區(qū)能幫他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社區(qū)把這一情況上報到了街道,街道工作人員說,以前政府有一些公益性崗位,但是今年以來還沒有這方面的招聘,街道暫時也沒有合適的工作。
“如果能給我一份工作,干什么都行。”楊天浩說,辛苦一點也可以。他希望靠工作養(yǎng)活自己,也希望通過工作讓自己的身體能更快恢復。
現(xiàn)在,他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上也很注意,血壓控制得也很好,每天按時服藥。他說,自己應該可以勝任一些工作。
點評:首先來說去德國留學是好事,不僅可以擴寬視野,也可以增長見識,學會更多的技能,可以為工作增添籌碼,可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國外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要讓自己保證一個好的作息時間,讓自己在進步的同時,身體也能跟得上才是成功的留學!
小編總結(jié)了以上關(guān)于德國留學生活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楊天浩1980年出生,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兒子學習一直很好,中考那年,兒子以613分考入東北師大附中,高考的時候沒發(fā)揮好,那化學還是考了147分,最終入讀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當時他們夫妻是雙職工,家庭條件還不錯,有個朋友的兒子在德國,有一年暑假,天浩的爸爸就帶著他和朋友一起去德國玩,當時大家就勸天浩到德國留學。
2001年,楊天浩申請德國留學簽證成功,前往德國留學。2005年年末學成歸來,在長春一家公司工作。他回來時體重170斤,血壓特別高。后來才了解到,在德國,蔬菜比肉貴,兒子留學期間的飲食以肉為主,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喜歡熬夜,年紀輕輕就成為“三高”人群,平時血壓的高壓就能達到190,她有些擔心,經(jīng)常叮囑兒子吃藥,但兒子總是忘記。
王淑華的擔心在2009年12月的一天變成了一家人的噩夢。那一天,王淑華去附近的俱樂部打球,16時回到家里時,看到兒子躺在床上,叫了幾聲人都沒動,她以為是睡著了,就去做飯了。做好飯來叫他吃飯時把她嚇壞了:兒子嘴歪眼斜流口水!
王淑華趕緊撥打120.怕兒子摔倒,她把他扶起來坐到沙發(fā)上。急救人員趕到后,說:看著很像是腦出血。然后立刻打了止血針,一路送到醫(yī)院。
確診了,是腦出血,出血量26毫升。兒子住進ICU病房的第二天,王淑華也因為心臟病發(fā)住進了ICU.她在病房里一直哭,還是一個護士提醒了她:“你要是倒下了,你兒子誰來護理?”這才讓王淑華重新打起精神。
兒子性格有些內(nèi)向,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他們說,后來她才知道,兒子在長春換了好幾個工作,發(fā)病前的工作月薪是5000元,但北京一家公司想讓他去,他很糾結(jié),壓力也很大。另外,他還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經(jīng)常打游戲到凌晨才睡覺。
因為血塊靠近腦干,醫(yī)生沒有給楊天浩做手術(shù),只是做了保守治療。在ICU,連續(xù)幾天他的高壓都達到了300以上,低壓也達到了220,連醫(yī)生都說太少見了。
一個月后,血壓平穩(wěn)下來,楊天浩又轉(zhuǎn)入康復醫(yī)院住了5個多月的院。在此期間,他的工作自然解除了,因為公司找不到他,電話也沒聯(lián)系上。等到有一天他想起給手機充電開機時,單位才知道他是病了。
之后長達兩年時間,都是王淑華帶著兒子去做針灸康復。終于度過了最苦的日子,從大小便失禁到能夠自理,從幾乎失語到現(xiàn)在能慢慢交談,從一點點挪動到現(xiàn)在能邁開步子,楊天浩一天天好起來。
后來楊天浩能自己去做針灸了,能自己搭乘9路公交車出門了,能自己去逛超市了,能自己買少量的東西了?,F(xiàn)在,他右手和右腿使不上勁,單手在手機上打字還行,但是上網(wǎng)和朋友聊天,說幾句之后就慢慢落后了。
和以前比還有什么不同?楊天浩說,自己學過德語,剛回國時,還能看德國原聲電影,現(xiàn)在別人說德語他偶爾能聽懂,只是不會說了。
一場大病不僅消耗了楊天浩的健康,也小消耗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62歲已經(jīng)退休的父親不得不重新出去工作養(yǎng)家,母親也想出去工作,但為了照顧他而有心無力。
家里的窘境楊天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因為這場大病,他被定為二級殘疾,社區(qū)給他辦了低保(他的戶口和父母不在一起),每月有500元左右低保金,但他并不想一輩子靠低保生活。“我還這么年輕。”他說。
他也幾次央求母親去找社區(qū),希望社區(qū)能幫他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社區(qū)把這一情況上報到了街道,街道工作人員說,以前政府有一些公益性崗位,但是今年以來還沒有這方面的招聘,街道暫時也沒有合適的工作。
“如果能給我一份工作,干什么都行。”楊天浩說,辛苦一點也可以。他希望靠工作養(yǎng)活自己,也希望通過工作讓自己的身體能更快恢復。
現(xiàn)在,他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上也很注意,血壓控制得也很好,每天按時服藥。他說,自己應該可以勝任一些工作。
點評:首先來說去德國留學是好事,不僅可以擴寬視野,也可以增長見識,學會更多的技能,可以為工作增添籌碼,可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國外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要讓自己保證一個好的作息時間,讓自己在進步的同時,身體也能跟得上才是成功的留學!
小編總結(jié)了以上關(guān)于德國留學生活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