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素材大全(一)

字號:


    2014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素材一: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于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分析:“人無信不立?!币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
    話題:“人無信不立”“誠信”“證明”
    素材二:海子的寂寞
    或許詩歌真是從寂寞中釀出來的,否則為什么所有的詩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與別人進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無聊賴之際隨意走進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他對老板說:“我給大家朗誦我的詩,你們能不能給我酒喝?”毫無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年輕人:長發(fā)凌亂,身材瘦小,落落寡歡,不修邊幅,而且說話如此神經(jīng)兮兮,就以為他腦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諷地回答說:“我可以給你酒喝,但你別在這兒朗誦?!焙W訜o奈地聳了聳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館,同時也走進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與溝通。溝通源于寂寞,無法溝通,也就更加寂寞。
    話題:“寂寞與溝通”“交流與理解”“冷漠是毒藥”
    素材三:李立三做自我批評
    20世紀30年代,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時,推行“左”的路線,給中國革命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后來,他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僅多次自我批評,還以自己為例教育別人。有一次在部隊作報告,講完那次路線錯誤后,他大聲問聽報告的人是不是都認識李立三,許多人說不認識,他指著自己說:“我就是李立三。希望你們從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彼倪@種勇于自我批評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
    分析:面對自己的錯誤、勇于承認,自我批評,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尊重負責。
    話題:“正確對待錯誤”“批評與自我批評”“名人的勇氣”
    素材四:林語堂上課請學生吃長生果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只見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著他,不知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林先生開始講課,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闭f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zhuǎn),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要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BR>    分析:林語堂,一位大師級語言大師。性格幽默、風趣,聽其談話,如沐春風,獲益多多。
    話題:“春風化雨”“為師之道”
    素材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文題展示】
    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思路點撥】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個成語,本義非常明確:曬網(wǎng)是指漁民捕魚期間,需要對網(wǎng)進行修補和晾曬,曬網(wǎng)期間漁民可以休息。一般修補一次久可以打很長時間的魚,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則是沒有干多少活就休息,表明做事不堅持,無恒心。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是貶義詞。
    寫作文時,如果按照貶義詞去構思,可能容易成文,但很難出新。作文要有新意,首先是立意要新,不按常規(guī)思維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因此,最好運用求異思維,反彈琵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又何妨,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角度去立意,扣緊“曬網(wǎng)是為了更好的打魚”立意,這樣就容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文章會自成高格。
    可以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新解”為題,引論: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我主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其理由如下:
    本論:先分析不“曬網(wǎng)”的危害:打不到更多的魚,相反留下一身疲倦!再分析理由:一是他知道張弛有度,打魚休息兩不誤;二是他既知道打魚又知道曬網(wǎng),曬網(wǎng)是防止?jié)O網(wǎng)霉變,這是為了能打到更多的魚;三是他最聰明的是懂得可持續(xù)發(fā)展,如果每天出去打魚,沒有適當?shù)臅r間休漁,那么總有一天魚會越來越少,到最后就會無魚可打。
    結(jié)論:適當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工作,也就是說,“曬網(wǎng)”必須有利于“打魚 ”?!叭齑螋~,兩天曬網(wǎng)”又何妨!
    參考擬題:①休息好,精神好,質(zhì)量好②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③該“曬網(wǎng)”時就“曬網(wǎng)”④“曬網(wǎng)”不誤“打魚”工⑤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新解⑦全是不“曬網(wǎng)”惹的禍⑧一味工作不美麗⑨呼喚“曬網(wǎng)”10、不可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經(jīng)典素材】
    名人名言:
    1、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翻譯:文武指善于治國的周文王、周武王。這段話是說: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緊而不松弛一下,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無法辦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緊張,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這樣做的;只有有時緊張,有時放松,有勞有逸,寬嚴相濟,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國的辦法。)
    2、睡眠和休息喪失了時間,卻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擔絕睡覺,他明天就沒有精神了,這是蝕本生意?!飨?BR>    3、國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時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時候。——錢三強
    4、會休息、會調(diào)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生物學家盧約瑟博士
    5、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袑?BR>    典型事例:
    1、周朝時期,民間有一個祭祀百神的“蠟”節(jié)日,孔子帶弟子子貢去看熱鬧。子貢擔心百姓只顧玩樂而會有危險??鬃咏o子貢解釋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間勞作,讓他們放松一下,有張有弛,這是周文王與武王定下的規(guī)矩,這樣便于更好地生產(chǎn)。”
    2、據(jù)《漢律》記載,早在西漢時就有明文規(guī)定:“吏員五日一休沐?!币馑际枪珓杖藛T上了4天班,第五天則放假洗澡更衣,修發(fā)刮臉。后期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是這個規(guī)律。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人大量進入中國,他們每星期休假一天,時間一長,國人產(chǎn)生了認同感。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層基本上實行了星期天為公休日制度。
    3、1917年,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范讀書期間有七名學生因不重視體育而致病死去,毛澤東寫挽聯(lián)說:“為何死了七個同學,只因不習十分課間?!? 此聯(lián)既諷校方,又警學生,又勉自己,說明毛澤東在修身、勤學的同時亦重視體育鍛煉。
    4、生物學家盧約瑟博士曾經(jīng)說過:“會休息、會調(diào)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睋?jù)說這話源于一個小故事:一天深夜,盧約瑟博士走進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還在那里埋頭工作,就問學生“為什么不休息”,學生自豪地答道:“我在做試驗?!辈┦坎]有肯定這個學生的做法,而是給他講了工作與休息的辯證關系??梢?,一味“打魚”而不“曬網(wǎng)”,甚至精疲力竭也不歇息,效率肯定不佳。
    5、心理學上的“艾氏遺忘曲線也告訴我們,適當休息所造成的學習上的間隔,有利于增強記憶力。如果一個人忙于學習而不注重休息,那他是不會出色地完成任務的。只有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進行適當休息,好比“打魚”間隙的“曬網(wǎng),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個人口只有七千多人叫奧森·戈洛夫的小鎮(zhèn)。別看這個小鎮(zhèn)沒法與華盛頓和紐約等大城市相提并論,但這個小鎮(zhèn)有一條自己的法令卻讓其他大城市望其項背,無法比及。這條法令是每逢星期天為“安靜日”。這天這個小鎮(zhèn)的每條街道都有鐵鏈隔開并上了鎖,除郵差的自行車外,禁止一切交通工具通行。就是這條獨有的法令,讓奧森·戈洛夫小鎮(zhèn)所有的居民,在忙碌了第六天后,享受一個安靜的星期日好好地休息一天。休養(yǎng)生息是正常人不可缺少的。
    7、西班牙人一天開幾個小時的門營業(yè)是一定的,干幾天休息是雷打不動的慣例。因為他們把休閑會友看得比掙錢更重要。由此人們提出“一天到晚的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事實上也就是這樣,現(xiàn)在許多一天到晚工作的人是為賺更多的錢,為了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韶敻划吘故菫槿朔盏?,倘若讓人為財富服務,成為金錢的奴隸,那是不明智,也是不理智的。
    高考作文頻道精心推薦: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2014年第一輪復習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2014年高考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