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國的教育質(zhì)量

字號:


    許多中國父母把孩子送去美國的大學和高中讀書,他們認為,美國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至少,不管怎么說,要比中國的教育強。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學生在美國學校里能學到多少東西?
    關于這一點有很多討論,但多數(shù)觀察者都認為,如果選擇的是“硬”專業(yè),如數(shù)學和科學,那么中國學生在國內(nèi)高校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在美國學到的多得多。對于任何給定的年齡組,當中國和美國的學生一起接受測試,中國學生的成績總是更高。進入大學,兩者的差距或許小一些,但整個大學期間,這個差距可能將一直存在,至少平均水平如此。因此,從這一點來衡量,中國的教育體系要更好。
    但是,對于像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這樣的“軟”專業(yè),就很難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了。在美國,除了習得知識外,還有其它方面的東西,那就是批判性思維的拓展。美國各年級的學生都被積極地鼓勵去挑戰(zhàn)自己所學的東西,包括挑戰(zhàn)老師本身。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要學數(shù)學和科學,那么他們在中國或許能學到的更多——除非他們正在攻讀博士,進行科學或技術上的研究。但若是其它專業(yè),美國則可能更好。
    那么作弊呢?美國的確存在這種現(xiàn)象,但作弊被管得很嚴,因此這次哈佛的事件才會有這么大的報道價值。如此大規(guī)模的作弊在美國任何地方都極不常見。但在中國,就不是這樣了。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學生在課上到底能理解多少。畢竟,美國在用英語授課。多數(shù)中國學生來美國攻讀研究生學位,因此,許多人除了在中國的學校里學到的那些英語口語之外,在這方面沒有接受過多少訓練,英語能力是不夠的。
    出于語言上的問題,中國學生學到的東西事實上比你想的要少。
    美國的教育質(zhì)量如何?
    就像其他許多國家的大學教授一樣,美國的絕大多數(shù)教授除了教育外,也從來沒有在其它領域工作的經(jīng)歷。因此,即使他們在商學院教書,通常也并沒有從商的經(jīng)歷??茖W和技術方面的教師則好些。因此,你不能認為美國教授能教任何人與工作經(jīng)歷直接相關的知識(除了特別幾個工科和醫(yī)學領域)。當然,中國在這方面也一樣。
    但你或許已經(jīng)意識到,在美國多數(shù)大學,研究被放在了比教學更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許多教授盡管是個好研究者,但不一定是個好講師,因為他們通常就是這樣被選中的。因此你不得不意識到,當父母將孩子送到美國讀大學的時候,教他東西的往往是那些對研究興趣更低的教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想搞研究,那么或許他更適合美國之外的地方。但如果他只是想學東西,由于語言問題,許多中國學生在中國的大學里學習也可能會更好。
    但這里還存在一個很大的資質(zhì)問題。在美國的大學,要成為一名教授,就必須搞研究,而且是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剽竊是明確禁止的,盡管這種情況偶爾仍會發(fā)生。但在中國,教授論文中的剽竊據(jù)我所知并不鮮見。因此,美國的教學質(zhì)量可能并不如你想的那么高,但至少可以保證教授的出版物都是原創(chuàng)的。綜合下來,美國更勝一籌(除非你的孩子想攻讀研究型學位,而大多數(shù)人不是)。
    美國社會和文化對教育的價值有影響嗎?
    這是個非常主觀的問題。但我認為,這要分中國學生是在美國的大學還是美國的高中念書。
    如果在高中,中國學生其實是將一種傳統(tǒng)、狹窄、參差不齊、自上而下、不鼓勵批判性思維、多為機械性學習的教育換成了與這些特點相反、卻有可能受到一些有害文化影響的教育。
    所以,在美國高中學習,既有享樂也得吃苦。如果這個學生有好的價值觀,而且懂得自我保護,他的學業(yè)應該會較為順利。如果他不是這樣的孩子,那么就更有可能變得自毀前途或有情緒、交際甚至精神方面的問題。
    在美國的大學念書也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學生的年齡大些,會更成熟。所以,社交方面的問題會較小。但是,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仍有可能沾染毒品,特別是酒精,而沒有父母在身邊,助他們擺脫問題。
    中國父母將子女送到美國接受教育的一個原因是希望他們的孩子與美國學生做朋友。不少中國學生做到了這一點。但當一家學校有許多中國學生的時候,這些學生往往就會扎成一堆,不怎么與美國的學生互動。這不僅影響他們講英語的能力,也意味著你不能認為中國孩子一定會與美國人發(fā)生很多互動。我認識的一些中國學生就抱怨,他們的班里有太多中國學生,這讓他們很難接觸到美國文化,甚至根本接觸不到。
    在美國求學有助于在美國找工作嗎?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一份工作。在這方面,美國教育能得多少分?從許多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分數(shù)不是很高。
    美國一直有很多專門迎合中國學生的學位,其中許多設計得看起來屬于一些“硬”專業(yè),如信息技術(IT)和物流。但是,它們往往開設的都是些“軟”課程,而且沒有多少就業(yè)價值。我的建議是,辨認清楚,不要選擇這類專業(yè)。
    最安全的建議是,讓你的孩子去讀真正的IT或工科,他們在美國基本上可以很快找到工作。當然,許多學生不適合這類專業(yè),那么,你就得做好他們找不到工作的準備,除非他們的個性出類拔萃,或者在訓練之下表現(xiàn)得像個美國人(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當然,要回到中國找工作就不一樣了。美國學位會讓中國的雇主印象深刻,而且實際中也能找到比僅有中國學位的應聘者更好的工作。但這也不是一定的事,因為更有可能的是,把孩子送到美國念書的有錢父母,往往也有關系給他們找份好工作,不管孩子在美國真正學到的東西有多少。
    美國的中國人教育產(chǎn)業(yè)
    中國學生一直是美國大學和高中的“金主”。有許多媒體曾報道稱,若不是中國學生,一些美國私立學校早就因為財務困難而關閉了。美國大學喜歡中國學生,因為他們的學費要比美國學生多兩到三倍。中國留學生現(xiàn)在成了美國的一個重要產(chǎn)業(yè)。
    數(shù)不清的美國大學都在中國開拓了市場營銷,招攬中國學生給美國交學費,他們甚至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gòu)。
    美國的大學和高校并不真正關心提供給中國學生的教育質(zhì)量。他們的動機幾乎一致為尋找花大錢求學的學生,幫助他們化解迅速惡化的財務問題。因此,很少有美國教育機構(gòu)能給你關于中美不同教育價值的客觀建議,因為他們太需要你交的學費。
    中國也出現(xiàn)了招攬中國學生去美國教育機構(gòu)求學的新興產(chǎn)業(yè)。這個產(chǎn)業(yè)包括幫助去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完成準備工作,代他們寫論文,替他們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這個產(chǎn)業(yè)也從向中國父母和學生展現(xiàn)美國教育的極好一面中得到了利益。因此,你也不能完全相信這些人。
    當然,美國教育與中國相比仍存在很多優(yōu)勢。中國的大學和高中為美國教育的支持者提供了太多“彈藥”,包括中國大學里普遍存在的學術剽竊和教育質(zhì)量問題。因此,上述中國和美國的產(chǎn)業(yè)營銷者并不完全錯。
    移民的“后門”
    中國父母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還有一個原因。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想留在中國,因此多數(shù)并不介意美國的教育質(zhì)量。他們將送孩子留學視作讓他們移民美國的“后門”。孩子有可能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嫁給或是娶到一個美國人,也有可能獲得投資移民簽證加入美國。去美國留學像是得到一張移民彩票,每個人都想中彩。
    我理解并認同這種目的,但僅作為提醒,我想說,讓孩子在美國念書不等于讓他能在教育上、社會上或職業(yè)上變得比在中國上學更好。當然,作為一個美國人,我為中國家長將子女送到美國念書而感到驕傲。我一直在美國的大學里教書,我深知美國大學的好處與壞處。送子女去語言與文化均不同的異鄉(xiāng)讀書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只希望幫助人們謹慎地權衡那些風險,從而做出最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