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會考篇目:勸學(節(jié)選)

字號: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勸學》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róu)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yòu)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yù)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l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zào)也。
    譯文:
    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規(guī)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地思考,卻不如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經提起腳后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并沒有增強,但聽的人聽得更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不是腳步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槳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泳,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達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達到千里遠地方的辦法;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匯成江河大海的辦法。千里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樣物品但最后放棄了它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用心專一(的緣故)。蟹有六條腿和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通假字:
    1.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彎曲)
    2.生非異(生,通“性”,資質、天賦)
    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曬干。)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勸學(節(jié)選)》檢測
    班級 姓名 學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通 ,釋義: 。
    通 ,釋義: 通 ,釋義: 。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通 ,釋義: 。
    (3)君子生非異也 通 ,釋義: 。
    2.古今異義詞辨析
    (1)君子博學而日參乎己
    古義: 古義:
    (2)聲非加也 古義:
    (3)輿馬者 古義:
    (4)蟹六而二螯 古義: ..
    (5)用心也 古義:
    (6)就礪則利 古義:
    (7)蚓無爪牙之利 古義: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雖有槁暴,不復( )者(2)君子博學而( )參省乎己(3)吾嘗( )
    而望矣(4)順風而,聲非加疾也,而聞者( )(5)而江( )河(6)( )
    而不舍(7)假輿( )馬者,非利( )也(8)( )食埃土,( )飲黃泉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邊句中的“而”屬哪種用法,請把相應的用法的序號填在
    句后的括號里。
    a.連詞,表并列關系。b.連詞,表遞進關系。c.連詞,表轉折關系。d.連詞,表因果關系。 e.連詞,表順承關系。f.連詞,表修飾關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
    ③吾嘗終日而思矣( ) ④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4.翻譯句子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名句名篇默寫
    (1)君子曰: 。
    (2)故木受繩則直,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吾嘗終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4)君子生非異也, 。
    15.勸學
    通假字
    輮以為輪 “輮”通“糅”,使„彎曲
    雖有槁暴 “有”通“又” “暴”通“曝”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本性,這里指天生的資質
    虛詞
    而 而青于藍 (表轉折,但)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表并列/遞進,并且)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表并列/遞進,并且)
    吾嘗終日而思矣 (表修飾,可譯為“地”)
    而見者遠 (表轉折,但)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就,于是)
    鍥而不舍 (表轉折,但)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并且)
    于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從)(比)
    善假于物也 (對)
    焉 風雨興焉 (于之,從„)
    乎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于)
    以 輮以為輪
    無以至千里 (用來„的辦法)
    實詞
    勸學 (勸勉,勉勵) 木直中繩 (符合)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干)(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反省)
    吾嘗跂而望矣 (提起腳后跟站著)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強)(清楚)
    假輿馬者 (借)(車)
    而致千里 (到達)
    而絕江河 (橫渡)
    不積跬步 (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腳叫“跬”) 駑馬十駕 (劣)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雕刻)(雕刻)
    用心一也 (專一)
    用心躁也 (浮躁)
    古今異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驗,對照檢查;反省 今:探究并領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腿,蟹腳 今:下跪動作
    金就礪則利 古:金屬,這里指刀斧之類的金屬砍削器
    今:一種貴重的金屬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托身,安身
    而絕江河
    蚓無爪牙之利
    詞類活用
    其曲中規(guī)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輮使之然也
    積善成德
    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古:特指長江、黃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古:鳥獸的爪和牙 今:多指供驅使而幫助作惡的人 曲,曲度 日,狀,每天 水,游水 上,下,狀,在地面上,在地下 一,數詞專一 輮,彎曲的辦法 善,善行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2013內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數學真題(理科)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東數學真題(理科)試卷 2013廣東數學真題(文科)試卷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