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后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本文為你提供讀后感范本兩篇。)
篇一:
曾經聽同學介紹過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這本書,最近,終于有機會閱讀此書,書中記錄了母親生命中最后八十天的點點滴滴,愛為序,心為筆,平淡事,凄婉情,使人感受到生命、愛和靈魂的相知相隨,感受到不經意間的濃濃母愛,舔犢之情,著實令人感動。
張潔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度過了幾十年坎坷的歲月。最困難的時候,母親甚至上街賣冰棍貼補家用。后來家境好轉,張潔一心期望給母親一個舒適幸福的晚年。不想因為腦垂體瘤手術后引起血栓,母親丟下張潔,離開了人世。
“一個人在五十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要比在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苦多了”!母親去后,張潔大病。一年多痛苦掙扎,幾度命運捉弄,她終于寫完了這些不能不寫的文字,“了了一份心債”。她追念最后的日子里,柔韌寬仁的母親對女兒的順從,依賴,忍讓,剛強率真的女兒對母親的體貼,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瑣碎,纏綿,一夜之間都不復存在,只有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訴說著永遠的母女之情。
人生中難忘的莫過于母愛,那是流淌在血液中永遠也揮之不去的情懷。母親是普通的,但在女兒心中,母親就像是永遠可依靠的溫暖的墻。為了補貼家用,七十高齡的母親夏天推個小車在酷暑的太陽底下賣冰棍,冬天到小賣部賣雜貨。當女兒把第一筆稿費放在母親手里,要她今后別再出去賣冰棍時,母親癟著嘴無聲地哭了„„母親從未抱怨過什么,即使生命到了最后關頭,腦瘤已使她神智趨于不清時,她對女兒的愛仍是清醒著的。當聽說要為她做核磁共振的時候,母親
掉淚了,“又要為我花錢了”。最后一次落淚,是聽說女兒向單位借了一萬塊錢付醫(yī)院的押金,“為了給我治病,你都傾家蕩產了”。而那時她已虛弱得幾乎哭不動了。 讀到這里,我已忍不住落淚,我被無私而又偉大的母愛感動,我想到了我的母親。與張潔的母親一樣,當初由于父親的工資無法負擔一大家人的生活費和我們兄妹三人的學費,從我讀初中起,母親便出去賣菜來貼補家用,一直到我大學畢業(yè),哥哥參加了工作,她才結束了賣菜的生活。在我們家最困難的那段時期,母親起早貪黑的干,省吃儉用,但她很少讓我們去幫助她,就是怕耽誤我們的學習,而她自己從此卻落下了一身的病?,F(xiàn)在,雖然經濟條件好了,但她依然不能享享清福,而是一如既往的為我們操心,幫我們照顧各自的小家,無抱怨,無所求。記得有一次跟嫂子聊天,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如果我們平時看到適合媽穿的衣服,不管多貴都給媽買下來,在我的記憶當中,媽很少為自己買衣服。”當時母親正好在旁邊,聽到這句話,她感動的哭了,直夸我孝順、體貼。而我自己想想,我何嘗真正的孝順過母親,從小到大,不管是讀書、工作,還是戀愛,每一件事情都讓她操碎了心,而她卻僅僅因為我的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就已心滿意足,這就是母愛,偉大而又無私。
母愛,是平常的,關好門窗、注意天氣變化,諸如此類的“提醒”平常又平常,但當我們漸漸地將塵世間很多事情看得淡漠之后,就會懂得只有母愛,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最真實、最樸素的。張潔在書中說母親就是每個孩子的出氣筒,因為在社會中不論跟誰都得進入角色,只有跟自己媽才不必著意“關系”,才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暢所欲言。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永遠不會記恨兒女,那種寬容,不是不在意孩子的態(tài)度,而是不忍去指責與要求。
“我不知道每一個孩子的出生、成活、成長,是否都是母親的災難。又有哪個母親不是窮其一生為她的孩子榨干最后一滴血” 。張潔的話真實的詮釋了偉大的母愛。曾經無法忘記的一個故事,那個為了心愛的姑娘而挖出母親的心的男孩,在奔跑著去送給心上人的路上摔倒,那顆母親的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孩子,你摔疼了沒有?” 。多么無私的母愛,純粹得無可比擬!記得上次跟家里通電話時正好感冒,當母親聽到我在電話這端咳嗽,立刻非常緊張,問我吃沒有吃藥,難受不難受,那種關切之情立時讓遠在他鄉(xiāng)的我感到了陣陣暖意,之后的幾天,她每天都要打電話詢問我的病情,直到完全恢復。后來聽哥哥說,母親那幾天都沒有睡好,總是惦記我。即使這么小的一件事情,也讓母親如此牽掛,輾轉無眠,而她自己平時被病痛折磨的很難受的時候也強忍著不告訴我們,怕我們?yōu)樗中模绊懝ぷ?,而我們似乎也心安理得的以工作忙為借口,常常忘了去關心母親。想到這些,我又感動又慚愧。
“除了血肉相連的媽,不管你活、你死、你樂、你哭„„你和生活于其中的這個世界其實毫無干系”。張潔的話使我明白,生活中最善意、最平實的莫過于讓父母快快活活地多活幾年。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是唯一的。除此之外,這部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在張潔母親病重期間,社會各界及朋友給予她的種種幫助和關懷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愛的力量,它讓我懂得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愈加珍惜生活,善待生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篇二:
當我看完電影,平復了心情,提起筆,卻突然感覺自己辭窮了,不知該用什么樣的語句才能將這份感情表達,我不是一個矯情的人,也不是一個喜歡流眼淚的人,但看這部片子時,卻是從頭哭道了尾,默默的,失聲的„„
當片中的母親,開始犯糊涂時,當她對曾最感興趣的說書節(jié)目也失去了興趣時,當她走路開始蹣跚,開始和貓說話時,片中的女兒慢慢意識到,母親她,老了„„女兒說,她算是大不孝,在母親最需要她的時候,她卻遠遠的把她丟下了。
當片中的女兒,為母親是否應該做手術而拿不定主意,跟丈夫發(fā)生口角時,當她轉過身,發(fā)現(xiàn)了站在身后的母親,她終于明白她始終都瞞不住什么時候都比她明白的媽,結果是母親堅決要求做手術,并不是母親有那么堅強,那么看淡生死,只是她不想那樣活著,給她的女兒添麻煩。當女兒無法面對可能與母親天人永隔的事實時,母親又在此時充當了強者的角色,母親抱住女兒說:“我不能死,我死,你怎么辦„„”,然后我淚奔。母親啊母親,為什么在此時女兒竟反過來需要你強忍對死亡的恐懼,對這個世界的不舍,來安慰女兒!
當片中的母親知道自已因為做手術而要剪光頭發(fā)時,她會像個孩子似的膽怯,她會尋找女兒的身影,以求安慰,她會要求在剪光前先照相留影,可是女兒卻因為其他的事情沒能陪在身邊。當為生活的瑣碎而在外奔波的女兒回到醫(yī)院,看到被剪光頭發(fā)的母親獨自一人趴在窗前時,她的心該有多疼啊。
當女兒送母親進手術室時,生怕母親手術時叫出聲音,醫(yī)生因此給母親打麻醉藥,而對年邁的母親不利,所以叮嚀萬囑咐,像極了小時候母親對我們的叮囑,但是恐怕那時的我們還不懂,這叮囑里蘊含了母親多少的愛,甚至有時還嫌她過于嘮叨„„我想,不經歷過,我們永遠不會懂得等在手術室外面的女兒到底有多么的擔心,多么的忐忑,多么的害怕。當醫(yī)生從手術室出來,宣布手術成功的那一刻,女兒的喜悅或許并不亞于我們出生時母親的喜悅,我們和片中的女兒一樣,都天真的以為,手術成功就意味著母親的身體沒問題了,不會離開了,我們卻忘了有一種情況叫事與愿違。
當母親手術完,沒有像預期那樣慢慢恢復,而是越來越“折騰”人,越來越“不聽話”時,女兒沒了耐性,會怕脾氣,會訓斥,我想如果女兒知道不久之后母親就會離開,我想女兒會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陪著母親,從不發(fā)火,從不抱怨„„可是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那么多的后悔跟遺憾。
當女兒因為工作而暫時離開去外地出差時,母親被丈夫送到全托老人的“幼兒園”,女兒總是覺得來得及,來得及,母親的日子還長著呢,好像母親會像小時候一樣隨著她??墒?,當她從外地回來,看見年邁的母親獨自一人坐在那里時,她的心情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無從知曉。
當母親為了能活下去,而拼命做鍛煉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母親強烈的求生欲,這恰恰更加深了我們的疼痛,因為我們知道結局,即使她再怎么努力,最終還是離開了。
當母親臨走前要求跟女兒說說話,卻被女兒委婉拒絕時,我們開始明白,生活真的會如此殘酷,不會讓我們有所準備,就那樣的讓輕易而決絕的讓上帝帶走了我們最珍貴的人。除了哭泣,我們似乎做不了別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必然的事情,也知道,遲早有一天母親會離開我們,可是,我們總感覺那一天離我們很遙遠,也沒有去真正的想過,那一天如果真的來了,我們會怎么樣,我們的世界會怎么樣。
我們會如此自然的就想到另外一個女人——我們自己的母親。我也不例外。
當我的母親的染發(fā)速度已快不過那滋生的白發(fā)時,當她的年齡從40歲跨越到50歲的門檻時,當她的化妝品再也遮不住她的魚尾紋時,我也慢慢意識到,原來我的母親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變老。
我的母親也是一個愛美的人,以前的她從不服老,可如今的她卻會時常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她真的老了,我感慨歲月的無情,竟可以把曾經那么倔強自信的女人,變成如今憔悴的讓我心疼的模樣。
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這個愛嘮叨、霸道、丟三落四、對我最重要的女人離開了,我會如何。
片中的這幾句對白給我很深的印象。
“女兒,你就聽媽一次吧”
“媽,我從來沒聽過您的話,現(xiàn)在證明,都是我錯了。”
“唉,都是過去的事了,還提它干什么。”
為什么我們總是孩子氣,愛惹媽媽生氣,傷媽媽的心,而她卻總是那么輕而易舉的就原諒了我們,不論我們做錯了什么。可是小氣吧啦的我們卻會幼稚的因為一件小事和母親賭很長時間的氣,有時候甚至明明是自己的錯„„
其實父母要的僅僅是我們過得好,即使很想念我們,也不會說要我們回去看看他們的話,他們總是在為我們著想,把我們放在第一位,從來都是。
而我們呢,什么時候才能不自私的為他們想一想呢!
天下所有的兒女啊,別再等了,等他們老了,再好好孝順他們嗎?等你有一天飛黃騰達了再孝順他們嗎?就現(xiàn)在吧,別再跟父母頂嘴,別再惹他們生氣,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實在沒時間回家的,可以多打打電話,發(fā)發(fā)短信,他們就會很開心,很欣慰,他們從不貪心,他們要的真的不多,從來就不多。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